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淮北 > 社会民生 > 民生

发展为百姓 共圆幸福梦

——建市以来淮北市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重大改善

2020年12月04日      作者: 王晨

  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淮北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淮北传媒发布微信公众号一经推送,不到24小时阅读量就突破3万。

  成绩揭晓,满城欢腾!广大市民纷纷转发消息并在公众号留言,许多话语饱含深情,为淮北骄傲、为家乡喝彩、为身为淮北人感到荣耀和幸福,对家乡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确如此。此时的淮北人,力量再一次凝聚,文明再一次提升,同心同德的热情再一次点燃!

  建设幸福之城,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地体验到。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北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共享理念,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用一年又一年的创新、一年又一年的发展,为百姓打造更好的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让转型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生态环境增强居住舒适感

  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落后、安全隐患多……一提起原来的生活,此前居住在濉溪县新仓新村棚户区的居民直摇头。“这里是老居民区,房子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平房,一个大杂院里住了好几户人家。附近没有公共厕所,卫生环境较差,吃水更是老大难。”

  2016年,新仓新村被列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工作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制定征迁、补偿、安置等各个环节的激励政策,并且通过阳光操作确保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让群众拆得明白、拆得放心。如此贴心的关怀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支持。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民之所盼,政之所为。淮北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造棚户区14万多套,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及机制、房屋征迁、安置、监管、基层党建等11个方面不断创新,通过成立“居民自改委”、实行货币化安置等创新工作,获得了国家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更让40多万棚户区居民蜗居变安居,实现了“无房变有房、小房变大房、旧房危房变新房”的梦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多样化。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坚定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抖去黑灰披上绿裳,探索形成“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综合治理模式,打造南湖、乾隆湖、绿金湖、碳谷湖、古乐湖、朔西湖等六大采煤沉陷湖泊,“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特色城市风貌日益彰显,淮北人民拥湖发展、依水而居的梦想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淮北市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捧回国家11家部委和单位联合颁发的第十届“中华环境奖”奖杯。特别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推出淮北转型十年成功经验;国家自然资源部在淮召开全国部分省市矿山生态修复暨采煤沉陷区治理座谈会,推广淮北经验。

  立体交通提升出行体验感

  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长期以来,因与铁路主动脉“擦肩而过”,淮北人欲乘火车前往国内部分重要城市大多需要到徐州、宿州等铁路枢纽站中转,由于开行列车较少,费时费力不必细细言说。

  2012年12月,作为国家高速铁路“四纵四横”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徐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建设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对于迫切希望打通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快捷通道的淮北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数十次跑省进京,不遗余力推进符夹铁路扩能改造,千方百计争取建设郑徐高铁淮北联络线。

  久违的等待,执着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2014年5月4日,符夹线扩能和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项目获得铁路总公司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建设。2014年12月30日,淮萧客车联络线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开工以来,市委书记黄晓武等市领导倾注大量心血,多次带队前往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协调解决工程遇到的问题。各有关县区及市直部门负责人靠前指挥,主动作为,及时了解情况,妥善化解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力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

  2017年12月28日,淮萧客车联络线正式开通运营,淮北火车站共开行动车组列车6对。随着淮萧客车联络线的开通,淮北220多万百姓出行变得更加轻松快捷,市民从市区即可乘坐动车组列车出行,最快2个小时通达合肥、南京、济南,3个小时可达上海、苏州,3个半小时可到北京、杭州等地。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交通状况是一个关乎城市运行的重大民生工程。淮北市不断加快城乡道路设施建设:濉溪县城乡一体化公交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村村通公交,偏远乡村农民只花一元钱,公交可进城;淮北至京沪高铁联络线、市区至煤化工基地快速通道、创新大道等建成通车,实现高铁梦;青龙山铁路“无水港”项目建设对淮北市提升外向型经济战略,有效改善淮北市外贸进出口物流通道以及转型发展意义重大;淮—宿—蚌高铁、淮—蒙—阜高铁、徐—淮—阜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多方向打通对外通道。

  如今的淮北,高速环城四方、高铁川流不息、浍河航道通江达海、内通外联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让百姓出行越来越便捷。

  医疗保障提高百姓安全感

  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群众就医获得感稳步攀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强化,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伴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淮北市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市加快医疗机构布局建设,着力构建多元办医格局。从建市之初市级无医疗卫生机构、郊区农村仅有1所个体医生参加的联合诊所,到全市拥有各级各类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414家、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494家,建成等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77家,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15家。市紧急医疗救援(市120)指挥中心启用运行,实现院前医疗急救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总投资预算11.67亿元的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住院北楼、住院南楼、门诊医技楼区域等主体医疗区已全面封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淮北市于2012年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濉溪县医院和濉溪县中医医院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和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创新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中,濉溪县两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完成对6个基层医疗服务区全面托管,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暨智医助理建设推进现场会2019年9月在濉溪县召开,2017、2018连续两年濉溪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淮北市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疾病突发事件应急防控得到检验。2018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淮北市普降暴雨,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各级卫生健康系统全力做好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出动医疗、防疫卫生应急分队706支、3213人次,救治伤病人数1062人;发放消杀药械价值89.3万元,开展外环境消杀680.7万平方米,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全市卫健系统和医疗机构人员奋战在一线、挺身在前沿。来自市人民医院、淮北矿工总医院、濉溪县医院、濉溪县中医医院的28名医务人员闻令而动,奔赴支援湖北一线。市人民医院、淮北矿工总医院、濉溪县医院3家定点救治医院,各级疾控机构以及15家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不畏辛劳、坚守岗位,截至3月5日,全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努力绘就“健康中国”美好蓝图中的淮北画卷。

  稳就业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就业惠民生,创业促发展。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淮北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就业领域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市委、市政府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全力保障好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了全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做好大型公益系列专场招聘活动,温馨服务暖意浓。在去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中,全市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624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112人,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14人,去产能职工72人;组织专场招聘会5场,帮助7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11人,去产能职工63人。在去年的“春风行动”活动中,全市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24场,入场参与现场招聘的单位2204家次,提供就业岗位累计13404个次;为1.9万名求职者提供了免费就业服务,共推荐5807名劳动者实现就业,并为5807名劳动者提供了劳动维权和法律援助服务。在去年的民营企业招聘周工作中,淮北市共举办7场现场招聘会,全市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共有367家,提供就业岗位13252个。

  淮北市着力解决困难人员就业难题,大力实施就业扶持民生工程,助力精准扶贫。通过托底安置助力精准扶贫,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开展进家入户送政策,密集招聘送岗位,创业扶持养家送服务,专项援助送温暖的“四送”活动。同时设立“就业困难人员服务窗口”,承诺及时推荐上岗,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职业指导帮扶,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落实市场准入、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一条龙服务。

  上半年,受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给稳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淮北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六稳”“六保”工作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与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相关安排,强力推动保居民就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积极做好就业岗位开发,开展“阳光就业行动”,协调推动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子女招聘社会化工作者;实施创业促就业援助行动,开通“创业促就业援助”绿色通道,为符合条件的去产能转岗分流职工、返乡农民工、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等群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无息借款、生产资料支持等服务。

  精准帮扶带来满满幸福感

  伴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淮北市保持响鼓重锤、尽锐出战的攻坚姿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结合起来、统筹协调推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不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淮北市把牢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遵循实事求是,不急功近利、不消极拖延,在杜绝数字脱贫、指标脱贫、虚假脱贫的基础上,稳扎稳打推进各项任务,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持续优化脱贫举措,强化抓镇村两级工作导向,出台《淮北市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接续部署四季攻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等领域固强补弱效果显著。持续优化精准帮扶,出台《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市级104家单位包保贫困户670余户,183个非贫困村均选聘扶贫专干。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专干“三驾马车”联动发力,抓增收、强保障、增动力、防返贫等方面成效明显提升。

  在脱贫攻坚扶志扶智的同时,淮北市大力帮助贫困户开展庭院净、卧室净、厨房净、个人净、厕所净“五净”活动,同时聘请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的贫困户为保洁保绿公益岗,充分提起贫困户精神气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齐头并进。在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方面,淮北市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行走在淮北广袤的农村大地,远处望,山青水碧天湛蓝,一幅幅秀美的乡村画卷如幻灯片般接连展现在众人眼前;近处看,房前屋后一眼净,错落有致的民房、宽阔平坦的马路、干净整洁的农村小院,一个个笑容可掬的村民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建市60年,是淮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续写辉煌的新起点。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站在新起点,淮北市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不移增进全市人民福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速崛起,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奋力开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新未来,让淮北人民的腰包一年更比一年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强。

来源: 淮北日报    编辑: 何鸿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