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淮北 > 县区动态 > 烈山区

烈山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努力争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烈山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努力争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020年11月09日      作者:

  烈山作为全市因煤而起、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变的一个缩影,建区40年来,在为国家贡献原煤数亿吨的同时,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近年来,烈山区紧紧围绕美丽烈山建设这一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攻坚、全力克难,确保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际,高标准高质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收官战,努力争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坚持问题导向,更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让天变蓝。承担着全市70%的火电装机容量任务,加上东面环山、污染物不易扩散的特殊地理位置,烈山一直面临着大气污染治理难题。为实现大气考核市定目标任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烈山区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布设空气自动监控微观站点42个,实时掌控、靶向治理,先后实施16次攻坚行动,完成48家企业VOCs 综合治理,全部淘汰35蒸吨以下各类燃煤设施,严格落实工地、道路等扬尘管控举措,秸秆禁烧连续五年实现“零火点”。截止11月1日,PM2.5平均浓度45.4微克/立方米,全市降幅最大,比2019年下降9.6%,比2015年下降18.1%;优良天数比例达72.2%,比2019年上升11.2个百分点。

  让山变绿。占全区土地面积22.4%、全市山场面积65%的13万余亩石质荒山,加上经年累月地野蛮式开采、掠夺性开发,烈山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烈山区痛定思痛、警钟长鸣,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全力当好生态卫士。对易盗采的84处宕口严格实施“五个一”包保巡查机制,全天候、全方位监管,累计取缔非法石料场46家,查处非法采矿案件30余起,非法采石得到全面遏制。制定全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计划,累计投入资金3.74亿元,先后完成烈山、卧牛山等10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修复面积7530亩,剩余6个计划年底前竣工验收。现在建成的天街景区,就是破损山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示范样板,与南湖形成了山水一体的自然景观。

  让水变清。作为全市水系最密、水库最多、水资源保护任务最重的区,烈山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力打好河湖保护攻坚战。将全区8条河道、53条大中沟计580.71千米和4个湖泊、4座水库、3个塘坝计11.94平方千米全部纳入“河(湖)长制”范围,开展河(湖)“清四乱”、“洗河”等各类专项行动,整改入河排污口16个、清理乱建乱占130余处、清运垃圾万余吨,水质稳步改善,新北沱河考核断面已连续三个月稳定实现达标,先后获得补偿金910万元。先后投入1.36亿元实施了萧滩新河、闸河下段等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闸河上段、新北沱河、化家湖综合治理等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注重源头治理,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烈山曾因陶瓷、水泥等产业而闻名。但为根治污染难题,烈山区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承受工业产值下滑、财政税收减少之痛,5年间淘汰退出50余家老旧产能。同时,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平山电厂新型高效洁净煤发电机组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顺利推进,全区煤电企业各项环保指标均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节约标准煤30万吨/年,烈山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绿色发展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紧紧围绕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绿色建材三大产业,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依托,主动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不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引进培育金龙机电、锂动芯、中煤远大、康美建筑等战略性新兴企业20余家,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科宝生物上榜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烈山区新型元器件成为省第三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2020年1-9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高达61.8%。

  挖掘绿色生态产业。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努力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融资10亿元建设石榴特色小镇、龙脊山景区等重点项目,举办石榴文化旅游节、秦楼桃花节、七彩和村梨花节等活动,全区全年接待游客392万人次,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与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密切合作,培育“塔山石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黄营灵枣”“和村苹果”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著名商标,发展特色果树种植业10万余亩,年产值近8亿元,获批“全国经果林建设百强县区”。

  优化体制机制,推动生态治理现代化

  严明责任制度。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完善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先后制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量化考核办法、秸秆禁烧责任制等系列刚性文件,因环保问题追责问责领导干部17人次,真正实现任务部署、督查考核、问效问责工作闭环。依托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激光雷达组网等信息手段,持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先后查封“散乱污”企业68家,限改26家,处罚金额372.88万元,着力引导企业清洁化改造、绿色化发展。

  加强制度创新。首创“第五级林长”机制,设立古树保护树长、古树园保护园长、山场绿化管护段长等486名“第五级林长”,规划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治理、智慧林业建设等5个示范片项目,获批建设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稳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持续优化环保服务,加大帮扶企业力度。完成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改革,依法设立镇(办)生态环保工作站,打通基层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

  强化刚性约束。把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列入督查重点,全部完成18个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31个省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消除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污水管网空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3%。严格环保执法,依法打击恶意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16件。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全区上下将更加自觉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让绿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最靓丽的底色,为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烈山力量。

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何鸿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