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烈山镇洪庄村不断探索党员管理新路径,针对不同类别,结合实际情况将全村党员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老年党员,通过“四分类”管理,形成多样化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力量,激发党员队伍新活力。
在职党员“双重”管理
针对在职党员具有专业特长的特征,坚持由村级与单位党组织共同管理,通过“三报到”了解党员实际情况,建立登记报到、公开身份、活动纪实、意见反馈等工作制度,根据在职党员的技能特长,将在职党员纳入洪庄村业主委员会预备人选,为他们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洪庄村在职党员共计18名,通过“双重管理”,使在职党员“八小时内有单位管,八小时外有村级管”,极大地调动了在职党员参与村级建设的积极性。
敬老院宣传反诈骗
无职党员“岗位”管理
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照年龄情况、岗位需求,设置政策法规宣传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岗、党务村务监督岗、文明新风示范岗、社会治安维护岗、民意调查反馈岗等9个岗位,22名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其中,围绕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带头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协助村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无职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无岗”变“有岗”,“无责”变“有责”,“无为”变“有为”,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
流动党员“动态”管理
各个支部对党员流入地、工作岗位及职务、联系电话等详细摸排了解,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保持联系,及时更新信息;依托“互联网+”,建立党员微信群,定期发布学习资料、组织线上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流动党员搭建了学习和交流平台。2023年以来洪庄村各支部共计发布线上学习34次,宣传推广经验做法5次,组织线上招聘3次。同时,鼓励在外党员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与参与感,达到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目标。
流动党员端午节慰问活动
老年党员“关爱”管理
洪庄村目前共有党员174人,其中,年龄在65岁以上的党员占20%。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门”敲行动,通过结对帮困、看望慰问、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等形式,经常性上门走访,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目前生活状态及困难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同时,积极引导老党员发挥余热,将有条件、威望高、善沟通的老党员纳入“四事四权”工作法里的“五老人员”,针对网格员上报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让老党员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洪庄村党委自实施党员“四分类”管理以来,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党员的困难和需求解决得更加及时,对党员的服务更加细致周到,不断增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与战斗力。(王晓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