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淮北 > 淮北要闻

淮北破局

2021年11月23日      作者: 姜刚 林翔 金剑

  淮北采煤沉陷区治理后的绿金湖

  淮北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安徽省北大门,也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1958年建矿,1960年建市,淮北累计生产原煤约11亿吨。作为全国13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淮北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2009年,淮北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采煤沉陷区亟待治理,城市高质量发展如何破局?近年来,淮北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打破资源依赖的发展惯性和思维定式,在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

  生态修复

  走在淮北市区,仿佛置身于一半山水一半城,昔日一个个采煤矿井开采形成的沉陷区,经生态修复后“摇身一变”,如今是乾隆湖、南湖、绿金湖、碳谷湖、古乐湖、朔西湖等六大生态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这里曾是煤炭采挖而造成的沉陷地,房屋倒塌、道路下沉、桥梁断裂,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成为城市的‘伤疤’。”淮北市南湖公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绿金湖项目部部长周伟介绍,绿金湖经过治理后,因采煤下沉塌陷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修复,脏乱黑臭的沉陷地已变成水清岸绿的城市中央公园。

  以企业与政府共赢为目标的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是绿金湖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项目的特色。该项目采用PPP融资模式,有效融资超过22亿元。项目治理后恢复土地2.45万亩,形成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的城市中心水库。建成圆梦岛、连心岛等生态岛屿,为100余种动物和近百种植物提供栖息地,成为皖北地区重要的候鸟中转站。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大会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淮北市绿金湖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

  淮北市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7万人。然而,贡献煤炭资源的同时,淮北市有41.57万亩土地沉陷。由于灰岩资源的无序开采,全市遗留约123处废弃采石宕口(点),面积达1.37万亩。这些问题成为民生最大的痛点。

  “为高质量完成点多面广的采煤沉陷区、废弃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治理任务,单靠政府拿钱的治理模式已经很难持续,必须要创新治理手段破解生态修复难题。”淮北市委书记张永说,该市探索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推动生态修复治理升级。

  “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通过复垦整地、治理造地等举措,淮北市累计投入资金150多亿元,综合治理沉陷地20.6万亩,累计搬迁压煤村庄498个,有效解决20多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淮北市烈山区泉山采石宕口,从山顶往下望:一台台挖掘机正在运送废料,景观提升工程正稳步推进,边坡平台绿化初见成效,山上新植的各式树木绿意盎然。

  两年前,这里被毁山体的面积达32万平方米,原始植被荡然无存,乱石危岩遍布耸立,大气污染、地灾隐患等问题突出,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受到影响。

  “这个采石宕口的治理投入大概要2亿元。”淮北市烈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响称,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区政府财政是无力承担的。淮北市创新市场化治理手段,将项目整体打包推向市场,创新推行“分段治理法”,发起设立2200万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基金,确保项目推进。对治理产生的废弃土石料进行公开拍卖,将2.3亿多元收益反哺生态修复,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难题。

  “现在的生态修复治理更彻底。”作为泉山采石宕口生态修复的实施单位,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杜占吉说,以前政府投入有限的资金进行修复,消险占大部分,覆绿为辅助。采用市场化模式后,一半资金用于消险、覆绿,一半用于城市公园的配套提升,将实现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双丰收。

  中华环境优秀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奖项纷至沓来,昔日生态“疮口”变身城市“窗口”,淮北城市形象实现了由黑灰煤城向生态美城的历史性转变。

  绿色转型

  “今年前9个月,公司的产值已经做到16亿元,订单接踵而来,已经排到年底了。”记者在淮北市濉溪县见到了意气风发的安徽力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大学毕业后,梁稳一直在外地工作。四年前,他被家乡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吸引,深入调研营商环境后,决定返乡创业。

  主攻动力电池箔、高性能铝板等领域的力幕公司,2018年一期投产,2020年二期投产,到今年年底,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照这个势头,我对继续扩大经营信心十足,”梁稳说,三期项目明年4月份投产,届时年产值将达30亿元。

  2009年,淮北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于淮北来说,不转型就没有出路。”张永说,淮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布局,重点提升“五群十链”发展水平,将其作为振兴工业的“四梁八柱”,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狠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培育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五群十链”已成为淮北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发展“关键词”,具体是指着力培育壮大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和精细化工、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聚焦提升陶铝新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智能制造装备、纺织服装、锂电池、电子元器件、氢能源等10条产业链。

  梁稳所在的公司便是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周边已聚集6家下游企业,形成抱团发展之势。截至目前,濉溪铝产业基地已形成以高强韧铝基复合材料、铝箔精深加工为主导,新能源、轨道交通等产业延伸集群,年工业产值超过150亿元。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淮北市探索实行群长、链长制,由17位市级领导领衔领办,负责组织推动群链“双招双引”“多链融合”工作,常态化举办企业家沙龙,成立“五群十链”推进服务工作专班,让所有涉企政务服务、要素保障流程驶入“快车道”。

  “这里政府部门的营商理念特别超前,干部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到生产基地现场办公。”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霞说。她所在的英科公司主营防护手套等产品。

  因为上下游产品需求大,除了手套工厂外,英科公司还上马了原料工厂和手模工厂,同时带动纸箱厂等供应商一起来淮北投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防护用品需求和产能提升,英科医疗的母公司全年生产防护手套突破500亿只。今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800亿只,其中淮北生产基地的产能便占到一半。

  陈玉霞介绍,去年船运紧张时,海关部门主动上门联系企业,帮助协调铁路联运破解难题。疫情期间,政府干部加班加点,快速协调复工复产事宜。“我参加过3次淮北市委书记领办的企业家沙龙,政府的帮助很贴心,公司将加大在淮北的投资。”

  在突出“双招双引”方面,淮北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绘制“五群十链”招商路线图,明确精准招商任务和责任清单,着力引进一批头部骨干企业、系统集成和配套项目。全市组建首批百个县干招商组,重点聚焦“五群十链”,在谈项目353个,签约落地项目26个,协议投资额38.7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淮北市“五群”产业累计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的65%,同比增长16.2%;“十链”产业产值累计增长22.1%,其中锂电池、医药健康2个产业链成倍增长。

  “更高质量转型发展永远在路上,我们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精准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一条条全产业链加速形成。”张永说,“五群十链”是现在,也是未来。

  共建共享

  “过去棚户区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较差。”淮北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孟庆方说,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群众搬进了环境优美的小区,享受着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改善,户均住房面积由60平方米增加到90平方米,圆了棚户区居民“小房变大房、旧房变新房”的梦想。

  改造老旧小区127个、棚户区住房14.6万套,县域医共体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有效整治黑臭水体,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五年来,在淮北市,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与此同时,淮北市统筹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形成100公里大外环,打通14条城区断头路,建成城市规划展示馆和历史档案馆。新城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至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居全省第五位、皖北地区第一位。

  突出协调联动,推动共建共享,城乡融合加速推进。为了集中力量补齐 “三农”领域短板,淮北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太阳落了山,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王堰村村民王德义倒忙碌起来,精心给白玉蜗牛“做饭”,穿行于三座大棚之间,逐栏投喂、检视他的约50万只蜗牛宝宝。王德义是濉溪县刘桥振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蜗牛饲养员,3个多月以来,最初的3万余只已繁衍出大小蜗牛约50万只,让他喜出望外。

  “白玉蜗牛浑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高、需求量大,深度加工大有可为。”王堰村党总支书记王修设说,白玉蜗牛肉质肥嫩、营养丰富,还可加工制成化妆品原料、牲畜饲料蛋白添加剂等。待到明年春节,这些蜗牛一卖,初步估算,收入将超过30万元。

  今年5月,淮北市探索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试点工作,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出台相关实施方案,明确要点任务、规范运行等内容,特别是对于股权设置,要求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集体经济合作社作为成员单位入社,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

  王堰村是四个先行先试村之一,注册成立濉溪县刘桥振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营白玉蜗牛养殖、蔬菜大棚以及规模化农业生产。

  据王修设介绍,目前,全村有60户村民资金入股,共计43.4万元;58户村民土地入股,共计210亩。之前承包这片地的大户,因为管理松散,效益较差甚至亏损。合作社成立后,社员们种上150亩地玉米和大豆,前不久迎来丰收,累计净效益达6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从长远来看,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稳扎稳打。”濉溪县委书记郭海磊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特色小镇各具魅力,美丽乡村扩点成面,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推进村级“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推行“一杯茶调解法”,列入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五年来,淮北市注重城乡协同,融合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428元、15218元,比2010年翻一番多。

  站在新起点上,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成为淮北市更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定位。张永表示,下一步淮北市将围绕这一新定位抓落实,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淮北、实力淮北、美丽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编辑: 冯一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