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北 > 淮北要闻 > 市外媒体看淮北

中安在线   2018-10-08 15:04:21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作者:   编辑:

  “俺的娘真狠心,把俺嫁到东山根。山又高来水又深,一根井绳十八斤。镰刀把磨手心,柴火捆不离身。有女不嫁榴园村。”一首民谣,道尽了人均不到一亩田、守着一片石头山的淮北市榴园村曾经的苦日子。

  经过当地人的艰辛摸索和实践,石质山造林从不可能逐渐变为现实。石头山种上石榴树,救活了这个村。昔日的荒山成了果海,背井离乡的村民又回来了,承包果园,办合作社,做起电商。如今,榴园村石榴种植已发展到6万多亩,曾经的穷山僻壤成了4A级景区,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6万元。

  巨变的不止榴园村。改革开放40年来,历经风雨、迈过坎坷,从因煤而建、一煤独大的煤城,到全国文明城市、转型崛起的美城,淮北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日前,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走进淮北,从几位普通市民的幸福故事中,感知这座城市的脉动。

荷美相城

  老石圆了心中梦

  橛头、撬棍、铁锤、铁锨……2001年冬季的一天,60多岁的石宗宏扛着这些工具上山了。“看着光秃秃的山头,心里难过。退休了没事干,一心想往山里跑,种棵树试试。”提起最初上山的岁月,老石记忆犹新,“山上满眼大石头,我就寻着石头缝往下挖,首先用铁锤敲,听响声判断能不能撬动,‘死’石头就撇开它,‘活’石头就撬起,刨出一个树穴。”

  老石就用这种办法,石头缝里见缝插针地栽树,每天早出晚归,干得浑身是劲。两年后,看着树苗成活了,老石激动坏了,干得更起劲了,周围的邻居看到后,也被带动起来,你一片来我一陇,你拿锨来我扛锤,愣是让荒山没了脾气,抹了绿妆。

南湖湿地公园

  再后来,村民们成立了“杂果协会”,老石任会长,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协议,自己带头包了200亩,山顶种松柏,山坡种果树,市林业局送来技术指导和免费的苗木,当地政府部门修了水渠和蓄水池。就这样,荒山彻底被征服了。

  “现在,不但有了收益,更有了好空气,夏天到山上找个树荫喝茶聊天,别提多舒坦。多年的梦啊,圆了。”老石对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说。

  系着红领巾,书包背上土,跟着老师去植树,是几乎每个淮北人的儿时记忆。淮北的山是石质山,曾被论断为不宜林之地。为了心中的绿色梦,淮北人没有放弃,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2002年开始,淮北市每年在相山进行两千亩左右的石质山造林绿化试验,为全面绿化石质山积累经验,经过10年反复摸索尝试,总结出一套“七步造林法”:炸穴挖坑、客土回填、壮苗栽植、多级提水、培大土堆、覆盖地膜、修鱼鳞坑。就这样,硬是从石头缝里凿出“绿金”,植树成活率从30%跃至90%以上,如今,淮北20万亩石质山都披上了绿装。

东湖美景

  张恒住进新房子

  打扫着刚装修好的新房子,想想过去的老房子,张恒感慨万千,“结婚那天,煤矸石铺的路把婚车的车胎都扎破了,结婚后想装空调都不行,因为屋子有裂缝,捂不住风。最怕还是下雨天,水渗不下去,路面成了河,只能趟水过。”

  张恒家所在的濉溪县刘桥镇小城村,处在采煤塌陷区,家家户户盼着搬迁。2014年,政府投入资金,启动小城村拆迁安置,2017年9月,一期住户拿到了钥匙。新小城村挨着镇上,一栋栋红白色搭配的六层小楼干净清爽,门口就有幼儿园、卫生院等,还有一路公交车直接通县城。

  120平米的新房子没有花一分钱,水、电、气、空调、电视、洗衣机也都配置齐整。“怎么样?不比城里差吧。”搬家前一天,张恒没睡着,激动地像是迎接迟来的婚房。

  塌陷区是每个煤城都避不开的痛,不但使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更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安全。历届淮北市委市政府都把塌陷区综合治理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

华家湖风光

  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淮北累计投入资金150多亿元,探索形成了“深修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等16种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模式,治理塌陷地18.67万亩;搬迁压煤村庄226个,近20万搬迁群众迁入新居。

  滟滟随波千万里,碧水荡漾游人醉。这是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在淮北中湖看到的景象。站在湖边,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大酱缸”,荒草丛生、污水遍地,养鸡的、养鸭的,还有养狐狸的,那叫一个乱。“最怕来这一块,灰尘有一扎厚。新衣服穿出来,黑衣服回去。”当地村民形象地说。

  如今,黑色“伤疤”成了城市“氧吧”,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塌陷煤城摇身变成生态美城,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绿金淮北”款款走来。

相山公园显通寺

  老陈有了新头衔

  陈平退休前是位教师,现在,他是春秋社区的志愿者,还兼着“春秋书屋”管理员、“春秋社区百姓服务群”群主等多个头衔。每天忙前忙后,心里却美滋滋的,“为社区服务,怎么作奉献都乐意。”

  问他为啥?陈平回答:“因为咱是小区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亲身感受了小区变化带来的实惠,才愿意为它付出更多。”

  陈平在小区住了20多年,见证了春秋社区的巨大转变。环境整治前,有人曾用“惨不忍睹,比农村还像农村”来评价它。“开门见山,是‘垃圾山’。左邻搭个棚,右舍盖个屋,推着自行车都费劲。下水道经常堵,臭气熏天,没辙,只能全楼栋的人你家50块、我家60块凑起来喊人来通。”老陈回忆说。

  2011年起,春秋社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拆除影响施工的围墙300多米、民房108间,在改造过程中,对下水道、窨井盖、破损路面进行全面整修;规划建设停车位1200个;种植银杏树、高杆女贞等绿植210棵;安装照明路灯82处、监控16处。

  “这是我做过最难的一件事,为拆除违章建筑,我们一次次深入群众家里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用‘责任心、耐心、细心’换取居民的‘放心、舒心、开心’,最多的一家我上门30多次,每天买酒买菜,和他边吃边唠,前后2个月,最终用真情打动了他。”社区党总支书记侯勤山欣慰的是,在没有一分钱赔偿下,没有一例群众为此上访。

  以“三心”换“三心”,春秋社区把工作做进群众心坎里。社区组建了7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由城管人员、公安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四位一体”管理队伍,搭建“社管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全程代理工作站,畅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精心打造“好人巷”,通过好人上墙上榜,宣传好人文化,使广大居民学习榜样,争做标杆。目前,社区各级各类好人已达19位。

  2017年,春秋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也正是那一年,历经22年创城路,淮北终于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圆了创城梦。7月20号,陈平大学同学来淮北聚会,走一走,看一看,大家都感叹,马路宽了,城市净了,以前人让车,现在车让人,淮北变化太大了。

濉溪铝业

  李明到了新岗位

  已经适应了新岗位的李明,比以前更忙了。虽然还是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是新岗位的要求更高,需要他不断补充新知识。“因为去产能,需要有人从矿上退下来,当时的确心有不舍,甚至还有些心慌。”回想起2016年11月的那一天,李明说话的声音略微低沉。

  作为2万名转岗矿工的一员,在家休息3个月后,李明通过网上应聘,凭借着在国企练就的扎实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经验,入职到位于濉溪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华中天力铝业有限公司。

  “现在来看,当时的心慌是多余的,只要本领真,外面天地宽;只要脚踏实地干,在哪都能闯出路。”新岗位、新平台,李明继续施展胸中抱负。其实他没看到的是,他曾经奋斗过的煤矿、新入职的华中天力,还有他生活的这个城市,都在转型。

  中煤远大淮北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作为淮北的传统支柱产业,淮北矿业、皖北煤电等省属煤炭企业压减过剩产能,岱河煤矿、刘桥一矿、金石矿业等7对矿井顺利关闭,累计退出产能794万吨,妥善安置职工19748人。淮北推动“跨煤入化”,年产440万吨焦、45万吨甲醇、30万吨煤焦油和20万吨粗苯的煤化工项目运行良好,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

  对于高新企业华中天力来说,转型升级更是常态,落户濉溪经开区后,华中天力开始转型专攻民用铝箔市场,每年的科研投入占营销收入的5%以上,通过不断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占据了全国60%以上的市场。

  生物制药科技研发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淮北市正通过大力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集聚各方面创新资源,把“三基一技一大”(碳基、铝基、硅基新材料和生物科技、大数据产业)作为产业主攻方向,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城.....如今的淮北正逐步摆脱煤炭资源的路径依赖,走上一条发展转轨、产业转型、城市转向、动力转换的转型崛起之路。

  金鸿盛电气有限公司精密智能冲压设备

  “淮北变了”,是每位受访者的心声。老淮北人为淮北的转变而自豪,新淮北人被煤城新姿所吸引,选择留下来。

  2012年跟随金龙机电公司落户淮北的总经理张录文每天工作之余都会到南湖转几圈,“除了生态环境变美了,淮北的营商环境也‘美’了,不但企业大门外的不用我们操心,围墙内的事也帮着解决,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山西人耿娟娟从淮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到濉溪县扶贫办投身扶贫事业,“淮北是个有活力的城市,我愿为她奋斗。”榴园村大学生村官王飞虎向记者讲述当年村干部千辛万苦打出“四眼井”的故事时说,“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说话间,漫山遍野的石榴树随风摇曳,火红的石榴探出身,昂起头。

  京信电子有限公司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