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庐江县:打通百姓阅读“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1-03-02 14:55:13 
摘要

  补齐短板、因地制宜、文旅融合……近年来,庐江县积极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増效,已经建成6个城市阅读空间,改造完成20多个农家书屋,打通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补齐工作短板

  “过去文化站离得远,想去看书不方便,现在搬到公园里来了,空闲的时过来散散步,到图书馆里坐下来喝喝茶、看看书,感觉很愉悦。”乐桥镇街道居民胡浩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有效整合资源,乐桥镇将镇文化站搬进“阅读空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结合,并引入皖新传媒运营,广泛开展文化文艺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乐桥镇的文化站升级改造只是一个缩影。从2009年—2011底,我县17镇均建成了规模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可随着时间推移,农家书屋资源闲置、机制不活、内容不合口味、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凸现,急需解决。

  改革势在必行。2018年起,庐城建设了6座“阅读空间”,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了政府和市场双赢,政府、企业和群众三方受益,打造集阅读、文娱、德治、休闲“四位一体”的新型城市文化综合体。

  “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及运营模式,为农家书屋改革提供了样本,指明了方向。2019年起,我县借鉴城市阅读空间运营模式,推进乡镇阅读空间建设,同时在有条件的镇、村(社区)先行试点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转型升级。”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德全介绍:“我们把这个经验复制到农家书屋和乡镇文化站转型升级上来,补齐这块短板,实现基层图书馆与城区图书馆联动发展,让书香在乡村飘起来。”

  为了让这项惠民工程落实落细,我县出台《庐江县推进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农家书屋转型升级图书奖补办法》,从政策层面予以引导、支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采取政府投入、购买服务的方式,按政府公益性项目组织实施。

  因地制宜实施

  “外形是粮仓,里面却是装修一新的书屋,在这里看书,别有一番情调。”矾山镇乐华村56岁的村民卢惠红说:“一座旧粮仓变身农家书屋,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阅读快乐。”

  矾山镇农家书屋建设有个特点,所有场地都是通过旧房屋、旧学校或其他公共设施改造而来,通过加固、装修就能直接投入使用,因地制宜、因景制宜,不仅盘活了社会沉冗资源,同时实现“一地多用”,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释放了阅读空间效能。

  盛桥镇许桥村是将破旧的小学校园改造成的农家书屋,结合党建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渔耕文化,打造党建学习平台,成为村民们看书学习的好地方,也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阵地。

  冶父山镇魏岗村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空间,建成少儿、老年、青年3个阅览室,共藏书有1万多册,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周边群众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达这座农家书屋,就能体验到这里的浓浓书香,如今阅读已经成为村民们每天闲暇时最喜欢做的事。

  “在农家书屋升级改造过程中,一是向中心村落集中,二是向中心学校集中,把农家书屋真正建在农民家门口和农村少年儿童身边,确保农家书屋便民惠民、富有人气、发挥效益。”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邓芳介绍,每个新型农家书屋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平方米,按照“4+X”功能合理设计空间。“4”是指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4个标配服务功能,“X”是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四点半学校,以及代购、邮寄、快递、电信等便民服务,通过功能扩容,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和服务力。

  文旅融合发展

  春天花开如雪,秋天结果如金,冬天积雪如玉……白湖镇六岗村芝麻滩梨园是网红打卡旅游地,村里把旅游项目和农家书屋升级改造结合起来,在景区里打造了“时光列车书吧”,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眼下,一列绿皮火车静静地卧在梨园中,已经改造成农家书屋。步入其中,坐下来,凭窗阅读,别有一番情趣。

  “我和我的家人经常来这里游玩,春天的时候也可以赏花,秋季可以品果,冬季可以来踏雪,玩累了的时候,可以到书吧里坐坐,增加了旅游乐趣。”合肥游客姚亚蕾高兴地说。

  在农家书屋升级改造中,我县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将农家书屋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结合;将农家书屋与旅游项目结合,让书香梦与美好的田园生活结合,让农家书屋有书读、有人管、有活动吸引,形成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的生动局面。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钱良好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