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 民生

城市生命线的地下“守护神”

合肥市计划推进更多“黑科技”应用落地保障用电

时间:2024-12-04 09:52:43 
摘要

  12月3日,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获悉,合肥计划加快推进声纹识别等“黑科技”应用落地至高压电缆运维工作,让“城市生命线”变得更可靠,保障用电高峰供电更平稳。

  机器人自动为电缆“体检”

  在合肥人的脚下,密布着高压电缆,源源不断输送可靠电力至千家万户。地下高压电缆隧道,在城市电网输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保障线路安全、节约空间资源、绿色环保等优点,与安全供电、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被喻为“城市生命线”。

  初冬时节,近日在合肥一处地下电缆隧道内,电缆运检工胡燕和同事开展设备特巡工作,确保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高峰城市供电更平稳。

  顺着狭窄的盘旋楼梯来到地下,再换乘电梯至负六层,就抵达了电缆隧道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气体检测仪表。确认安全无误之后,两人进入隧道,眼前立刻出现犹如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令人感到震撼。隧道整体接近正圆形,直径超3米,高压电缆整齐敷设于隧道左右两侧的金属构架上,一直延伸至数百米外看不见的远方。隧道上方,一台智能机器人沿着轨道缓缓移动,自动执行着红外测温等检测项目,全过程无需人工操作。

  这条隧道离地面深度约40米,隧道内的高压电缆服务周边区域内十几家大型企业、十万余户居民的供电任务。沿着电缆隧道,胡燕使用钳形电流表、电缆局放检测仪器等新型设备,对运行中的高压电缆进行带电检测,同步检查电缆外部是否存在破损,金属构架是否完好等情况,保障隧道内所有高压电缆均正常运行。

  推进声纹识别等黑科技落地

  随着冬季用电高峰期将至,为确保今冬明春城市更可靠供电,合肥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定期对全市的电缆隧道进行全面巡视,及时消除隐患。该中心每天24小时通过隧道内部的巡视机器人、传感器等设备,实时掌握电缆真实运行情况,精准定位异常并做好处置,始终确保电缆平稳运行。

  “像裕溪路等电缆隧道内的机器人具备视频分析、红外测温、环境监测等七大类功能,每天自动开展多轮巡检。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平台’实时掌握电缆运行情况,出现异常平台自动报警并发送短信至我们的手机端。”合肥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运维人员王谋畅说。

  截至10月底,合肥拥有四个专业地下电缆隧道,内部集合重要高压电缆16回。目前,合肥电网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地下高压电缆总长度达531.11公里,占比全省同类型电缆长度超70%。

  目前,合肥供电公司正和相关科技公司合作,计划加快推进声纹识别等“黑科技”应用落地至高压电缆运维工作中,同时也将加快高压电缆建设工作。

  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通讯员 李岩 丁文康

来源: 合肥晚报  作者: 吴奇 李岩 丁文康  编辑:汪赛霞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