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 民生

数字赋能 守护群众安居梦

合肥建立建筑安全信息数据库

危旧房屋有异常,系统将提前警报

时间:2025-05-21 09:49:36 
摘要

   5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财政局了解到,该局安排2025年城市生命线三期建筑安全专项经费400万元,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建筑安全信息数据库,进行24小时值守与分析。初期12个建筑列入试点,正在安装安全监测系统的相关设备,以“数字赋能”守护群众安居梦。

  “以前我们主要靠人防,巡查和鉴定来对危旧房进行处置。今年合肥市财政安排了专项经费,将危险住房处置工作纳入城市生命线工程管理。”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房屋安全鉴定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建筑安全信息数据库,进行24小时值守与分析。

  “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可以提前感知,并发出警报。初期12个建筑列入试点,正在安装安全监测系统的相关设备。”该负责人介绍,从人防到技防,支持房屋安全管理精细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提升房屋早期安全预警及排危解危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城区老旧小区的住房以建于1970-2000年、采用预制楼板的砖混结构为主,还有一部分上世纪50-70年代建造的非成套住房、1980年前后建造的大板楼等。

  由于长期失修失养导致各种问题,影响使用安全及功能、加速房屋老化。

  依托全市联动,合肥市已经将城市危旧房排查纳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等专项工作,全面建立城市危旧房屋隐患“疑似清单”“重点清单”以及“危房清单”。

  近两年,全市累计改造危旧房1684套(间),D级危房全部实现“人房分离”。以包河区为例,继市科委宿舍后,该区已先后对省委党校、省粮食局宿舍、市政一区、三区5个项目“解危”,累计改造危旧房302套。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城市危旧房多数零星分布于老城区,受场地局限,在消防通道、日照要求等方面很难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要求。加上种种原因,部分危旧房改造推进并不容易。

  合肥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安排2025年城市生命线三期建筑安全专项经费400万元,合肥市紧跟中央财政支持政策导向,最大限度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2025年已争取上级财政城市危旧房改造专项补助资金312万元。修订市级危险住房处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及对困难家庭救助标准,进一步优化补助资金拨付流程,2025年安排危房维修加固、翻建重建、产权置换等解危处置市级补助资金950万元。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余佼佼

来源: 合肥晚报  作者:   编辑:毛书兵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