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 新闻中心 > 要闻

“城市大脑”让合肥更智慧

拟搭建“2+3+4+N+1+1”框架,未来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时间:2020-11-27 08:22:34 
摘要

智慧社区建设实现高龄老人“在线”看护

  近年来,合肥全力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如今,已经在社区、交通、医疗、政务等多个方面,搭建起智慧应用场景。目前,合肥市已经初步确定了2+3+4+N+1+1的“城市大脑”建设思路,项目规划实施方案已完成讨论稿编制。

  【智慧社区】智能门磁、智能猫眼守护高龄独居老人

  高空抛物现象是不少小区的烦心事,给业主生命财产带来威胁,事发一瞬间也让管理部门非常头疼。天鹅湖社区天鹅湖畔小区物业经理张女士介绍,“以前小区内,就有人从楼上扔牛奶盒、鸡蛋壳下来。物业也是苦于没有证据,找不到肇事者,只能逐门逐户去宣传劝导。”

  如今,推进智慧社区启动建设之后,小区实现了高空抛物探头全覆盖。这些摄像机可以7×24小时智能抓拍高空抛物肇事者、攀爬盗窃者、外墙脱落位置。“不管从哪个方位多高楼层丢东西下来,查找肇事者都方便多了,很多业主也安心多了。”

  去年11月,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智慧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天鹅湖社区是首批试点社区之一。天鹅湖社区党委书记洪军介绍,该社区辖区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约2.98万人,现有天鹅湖畔、内森庄园、山水名城等10个住宅小区。

  科大讯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该公司承建的合肥市首批智慧社区试点项目还有元一社区、水西门社区、大湖新村社区,目前已完成融合平台、社区微门户、社区“一张图”、高龄老人看护、幼儿园周界守护、高空抛物监控、重点人员监控、智能外呼等创新场景的研发。

  一批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已经率先体验到了社区智慧化带来的便捷。比如,针对高龄独居老人,社区探索为他们试点安装智能门磁、智能猫眼,老人每天开关门的人脸信息会被系统记录,通过智能猫眼传回老人出入家门的大数据,可以自动分析老人行为轨迹,一旦发现长时间未出门或未回家的老人,系统就会发出预警。

  家住元一社区的张大爷独居多年,“前段时间,我去女儿家住了一天,社区就收到了我离家未归的预警,电话就打到女儿这里。得知我是走亲戚了,他们才放心。”

  随着智慧社区建设的深入,一批新的智慧应用也即将在这些试点智慧社区投入使用。比如,在天鹅湖畔小区,一个“直通空车位”系统即将上线,今后,业主通过“智慧社区微门户”,回家途中便可查询小区车位空余情况,自动引导到近距离车位。【智慧交通】让“你我他”日常出行之路更通畅

  在合肥市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硕大的“合肥交通超脑”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记者上下细看,在大屏幕上“交通拥堵指数”、“道路拥堵排行”、“当前在途车辆”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

  合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科研所民警王飞告诉记者,合肥市交通超脑示范应用去年10月启动建设,今年8月完成。今年9月,智能交通三期项目开始建设,要对交通超脑进行升级。“现在使用的是交通超脑介于1.0与2.0之间,2.0的一些场景还在建设中。”

  等三期项目全部建成之后,将给市民提供交通感知分析、可变车道智能管控、交通诱导发布、高架快速路智能管控、特定场景交通管理、信号智能优化、大货车通行证、违法管理、微信便民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

  “现在交通超脑每天对2亿条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全市所有路口、路段流量的精准感知。实现实时拥堵预警、常发堵点的挖掘。”王飞介绍。

  以往合肥也有可变车道,但是可变车道都是离线控制、方案都是提前确定。此次智能交通三期项目当中就建设了可变车道智能管控系统,新建了23处可变车道,实现可变车道的实施状态感知,系统可以根据路口实时流量,为交警提供可变车道设置状态。

  在交通诱导发布方面,对全市217多处诱导屏实现统一的管理,将实时交通状态通过诱导屏发布,引导市民选择最优通行路线,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交警也可以通过诱导屏快速发布一些信息,让市民快速了解。

  另一方面,通过交通超脑将道路施工信息发布在合肥交警的微信公众号上,同时还可以将这些信息一键同步至大家常用的高德、百度。让更多出行的人提前了解道路施工信息,提前做好路线规划。

  “发展智慧交通,落脚点在于让大家在出行中更便捷、更省事。”王飞说,今年我们还进一步对智能交通系统资源进行整合,依托智能交通三期项目建设,提升微信公众服务能力,实现了车驾管业务预约、一键挪车、有奖举报、停车诱导等互联网应用功能。

  截至目前,有奖举报已经超过了16.6万条;违法业务处理预约391460用户,预约近49万人次;办理电动自行车上牌20.18万。

  【智慧医疗】初步建成合肥市全民健康医疗数据库

  11月26日中午,市民马女士在中午下班回家的途中,顺路到临泉东路与王岗路交口的一家药店给婆婆买点感冒药。她想用自己社保卡刷卡买单,不料却忘了携带。正在发愁之际,药店前台工作人员告诉她,打开支付宝或者皖事通,使用电子社保卡就行。很快,她就完成了付费。

  其实,这只是智慧医疗的一个应用。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应用推进处处长吴波介绍,当前,合肥市已经建成居民健康卡平台和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提升了居民就医获得感,改善就医体验,实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电子健康卡申领127.1万张,使用人次656.8万次,通过电子健康卡完成的结算金额达到3.86亿元。合肥市还建立了902.6万人的合肥市全员人口数据库(含外来人口),采集电子病历数据1536.5万人次,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总数769.5万,初步建成合肥市全民健康医疗数据库。

  【智慧政务】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贴心服务

  上班时间或者节假日,要去办理政务事项,对很多群众来说都是非常不方便的。如今,在合肥市为解决群众下班时间及节假日办事需求,各县(市)区都已经开始提供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贴心服务。

  在肥西县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内,这里安装了门禁设备,办事群众可以通过刷身份证和人脸识别进入大厅。记者在大厅内看到,这里已经进驻了4台智能政务服务工作台、1台智能文件柜、1台税务发票申领自助终端、1台综合办税终端、1台个体登记智能自动审批系统终端。

  这5类自助设备当中,智能政务服务工作台是“明星”设备,占地最大、本事也最大。肥西县数据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志刚介绍,与安徽政务服务网成功对接后,已具备智能导办、材料智审、自助查询、复印打印、自助取件等多种功能,可办理13家单位共150项事项。

  任志刚透露,目前,肥西县还在全面推广服务地图“导航办”。全县上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在“皖事通”APP上汇集了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的办理流程、材料、时限、渠道,直观地展现办事地点,通过智能导航推荐最优办事路线。

  【部门】城市大脑初步确定“2+3+4+N+1+1”框架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局长陈睿介绍,近年来,合肥市积极谋划、认真调研,并借鉴外地经验,推进“城市大脑”规划、整合、建设工作,已经初步确定了“2+3+4+N+1+1”的建设思路。“目前,项目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完成讨论稿编制,正在逐个对接重点领域牵头部门细化完善。”

  具体来说,就是构建两级联动市县大脑,夯实网络、政务云、物联网三项基础设施,完善数据中台、智慧中台、业务中台、时空中台等四大基础能力平台,深化N类智慧应用场景,集成一套城市管理服务入口,夯实一套综合支撑体系。

  依托市级政务云和市级大数据中心,合肥市还不断试点开展应用场景搭建。比如,交通超脑、建成覆盖全市400平方公里建成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构建24小时全方位监测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综合平台等。

  当前,合肥市级大数据平台已实现与国家、省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互通,先后接入近200个系统、231亿条数据,编制8955类数据资源共享目录;编制数据需求清单、责任清单,开展20余亿条常用数据的深度治理。

  吴波透露,下一步,合肥市将以现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夯实网、云、物联感知段等三项设施。重点是扩大5G在城市安全、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政务外网的覆盖面,同时加快应急和视频等专用网络建设,为城市大脑在实时感知、应急指挥调度和城市安全等各类场景应用上,提供支撑。

  同时,推进“城市大脑”城市中台建设,为城市各类应用和平台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治理、人工智能和部门协同等核心能力,强化数据的统一监管、互联互通和安全保障,为智慧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支撑。

  吴波表示,今后,合肥市还将继续深化各行业智慧应用场景。围绕城市运行管理的“痛点”“难点”“堵点”,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支撑三类城市功能,按照“急用先建、实用优先”原则,基于“城市大脑”基础能力平台创新智慧应用建设。

来源: 合肥在线  作者: 方佳伟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