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 新闻中心 > 要闻

探寻合肥创新企业 高速成长“密码”

创新环境怎么样?听听他们怎么说

时间:2022-08-04 08:38:47 
摘要

1659568605232.png

墨子号模型

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将“空中成像”科幻电影场景变为现实

华米的科技芯片

  2012年以来,合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长到4578户、增长6.4倍,当前,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慕名而来”,选择合肥。这片“创新天地,养人之城”究竟有怎么样的“魔力”,能不断推动着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连日来,记者走进多家企业,探寻他们的高速发展“密码”。

  【创新链赋能】

  2013年,华米科技在合肥成立,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一家技术导向型公司,研发成为该企业发展的核心,人才更是成长的关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高校院所,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和创新资源。”华米科技公共事务总监朱永梅表示。

  有了人才与资源的积累,企业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与此同时,华米科技还与合肥的研发机构长期开展着深度合作,例如与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了“脑机智能联合实验室”,基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中国科大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优势,共同突破关键技术。

  “联合实验室不仅仅是对当下的技术进行攻坚,更重要的是在专业研究机构帮助下,我们可以对未来5年乃至10年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分析和规划,让企业的眼光和判断更长远、更精准。”朱永梅说,每隔一段时间,华米还会定期邀请来自中国科大、合肥工大等诸多领域内专家来到企业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指导。“正是基于合肥丰富的创新资源,我们在未来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和产业创新等方面始终有着强大的支撑。”

  近十年来,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华米科技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的智能可穿戴芯片——“黄山1号”,能够实现30秒一键测量血压的先进穿戴设备等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创新产品。截至去年年底,该企业健康监测设备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亿台。“2013年刚成立时,企业营收不到1个亿。2020年、2021年,我们的营收已经连续两年突破60亿。”朱永梅说。

  【产业链加持】

  成立于2009年的国盾量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企业。10多年前,国盾量子率先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出实验室,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让光量子成为传递“密钥”的安全“信使”。

  “成立之初,我们的目标是服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设,推动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国盾量子副总裁、副总工程师唐世彪介绍,那个时候,这一领域尚属一片“无人区”。

  “合肥敢于先行先试,尤其是对于量子通信技术来说,大力投入并让我们放手去干是需要勇气的。我经常在想,如果没有当年的这种先行先试,可能到现在我们的技术还在实验室里。”

  十多年来,国盾从“勇创无人区”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行业“领头羊”,如今,已经成了全球少数具有大规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计、供货和部署全能力的企业之一,国内的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大多使用的都是国盾的产品。在7月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后续的在轨测试、星地联试中,也将有国盾的助力。

  与此同时,国盾还开发了一系列能“走向千家万户”的量子通信应用。与中国电信等合作推出的“量子密话”用户规模已接近30万,基于量子安全密钥的双模对讲机用于北京冬残奥会加密融合通信保障场景。在2020年,国盾量子在科创板成功上市,被称作“量子科技第一股”,上市首日,便打破了此前的科创板新股开盘涨幅纪录。

  在唐世彪看来,国盾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与量子通信应用的拓展,与合肥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量子通信仍是一个新兴行业,它的发展不是‘独立’的,需要依托许多相关产业。”唐世彪举例道,当前企业的产品正不断朝着小型化、集成化、国产化发展,在不少产品中,需要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的先进集成电路来做信息处理,而合肥“链式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正是有利的资源。

  “我们与合肥多家优秀的集成电路企业联合,着手开展相关产品的研制。同时,正为未来的多种产品做着充分的准备。”唐世彪说,不仅仅是集成电路产业,合肥的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多个成熟的产业,也正一起有力推动着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保姆式”服务】

  今年初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东超科技的“可交互空中成像”产品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吸睛”无数。在“鸟巢”中的无人特许商店,访客点击位于商店入口处的“空气按钮”,即可轻松打开门禁进店。在减少人—物—人交叉接触的同时,让这座世界瞩目的“双奥场馆”更具科技感。

  而就在6年前,东超科技的创始人韩东成、范超,还在为公司起步发展所需的资金犯愁。2016年,这两名还在中国科大学读研的“90后”学生,怀揣“空中成像”之梦,期望能将电影中“隔空动动手就能操作屏幕”的科幻场景带入现实,决定要一起创业研发“空中成像技术”。可白手起家,创业的艰辛似乎超出了两位年轻学生的想象。

  “我们企业最初的基础技术,实际上是我们在科大的时候就进行了研发。但是,因为刚刚毕业,我们并没有多少资金去推动技术产业化。”韩东成说,当时他们常打趣地自嘲项目是“三无”。“我们刚毕业,有技术,但无职称、无头衔、无论文,所以对投资人来说,风险的确是很大的。”

  2017年,合肥高新区举办“合创汇”创业比赛,听说有直面投资人的机会,范超和韩东成立马带着项目参赛,并在决赛中拿下大奖。没过多久,合肥高新区种子基金出资800万元,投资东超科技。“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一笔强大的资金力量,对于我们这样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更是一针强心剂。”

  好技术被“看见”被“珍视”,已让韩东成兴奋不已。“更令我们没想到的是,此后,安徽省、合肥市给予我们持续的‘保姆式’服务。”韩东成说,在市场推广上,他们产品被列入“首台套”设备行列,政府购买后免费投入医院等应用场景,提供了样板市场。在技术研发上,他们的技术更迭项目得到了重大专项的资金支持。在人才晋升方面,也给予了大量支持。“企业成立至今,政府给予的帮助是全方位、跟踪式、‘保姆式’的。”韩东成说。

  几年来,东超科技已研发出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产品在多个城市医院、地铁等场所广泛应用且远销海外,公司市场估值达20亿元。今年,东超科技获得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最高奖。目前,该企业的技术还在不断更新,产品也向着智慧家居、智慧车载广泛布局。“我们研发出了‘虚拟仪表’等有关智能座舱的产品,目前正与国内诸多主机厂展开深度的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大家有望在新能源汽车中,感受到我们的技术。”韩东成说。

  【开放式体系】

  在时间的长河里,创新企业面临的是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自身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如何保证能持续地为企业精准赋能?

  “合肥构建的是‘开放式’的创新体系。”合肥市科技局局长范进一语道破其中玄机。范进表示,科技创新的背后有着诸多体制机制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科研人员的需求来开展的。“科研人员、企业、公众对创新环境有好的建议,经过专家等论证可行的,我们都会采纳、推广。通过这样的‘开放式’创新体系,才能让科技发展、产业发展始终保持活力。”

  记者获悉,多年来,合肥逐年修订调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引导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迭代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不断建立健全合肥市常态化企业诉求收办机制。

  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此后,在该板块,刮起阵阵“合肥科技风”。目前,合肥已拥有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17家,居省会城市前列。

  多年来累积的雄厚创新实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无疑是这股“合肥科技风”的最大动力,而合肥及时给予的专项奖补政策等关于企业科创板上市的配套支持和服务也尤为关键。在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合肥高新区,还建立了科创板后备资源企业分层清单,以及科创板重点后备企业库等,同时,实施“一企一策”,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及时传递资本市场改革的最新政策,引导企业把握政策窗口。

  2012年以来,合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长到4578户、增长6.4倍。同时,合肥持续壮大科技企业规模,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上市企业”培育链条,分类分阶段精准支持。目前,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98家,培育高成长企业267家。

  如同个人的成长并非某一项因素决定一般,企业的成长往往也受多重因素影响。而透过合肥诸多企业的发展路径我们清晰地看到,合肥持续给予的如家一般的温暖与支持,正是他们茁壮成长之路上的关键因素。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文 卓旻/摄 见习记者 汪涛

来源: 合报全媒体  作者: 记者 刘畅司晨 卓旻 见习记者 汪涛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