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 > 皖投 > 媒体聚焦 >正文

[安徽日报] 为“独角兽”筑巢

  东超科技大概是如今安徽最具传奇性的初创期科技公司。这家位于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科技园的企业,由两名“90后”创始人韩东成、范超在中科大读研一时创办,历经五年多的发展,最近刚刚在科技部主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中夺得大奖,并在资本市场上获得1亿元Pre B轮融资。与不少“科大系”创业公司有教授乃至院士直接参与或“背书”不同,韩东成与范超的创业有着强烈的草根色彩。最初是瞒着导师“偷偷干”,后来也没有行业“大咖”加入团队。

  两个毫无背景的学生,在数年间打造出一家估值近10亿元的隐形独角兽,造就如此传奇,最重要的当然是创始人的胆识与才华,但同样也离不开安徽及合肥围绕科技创业所构建的良好生态。以省投资集团旗下中安创谷公司为例,这家位于“科大硅谷”核心区的公司,以“基地+基金+科创服务”为模式,汇聚产业、资本、人才、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运营两年来已累计孵化创业项目602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

  帮好项目“找钱” 解决融资痛点

  万事开头难。初创期的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是融资难,科技公司在创业之初尤其如此。

  与传统行业不同,高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往往会经历较长的研发静默期。从公司成立到技术成熟、产品量产上市,通常需要数年。在这段时间里,企业不停“烧钱”,却没有任何产出。四处“找钱”,让公司能够活到产品上市的那一天,是创业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些初创公司会在将主要力量投入关键技术研发的同时,兼做一些“副业”,以补充运营资金。不过,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问题,主要还是靠股权融资。帮助科技公司对接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资本,是中安创谷等科技园区的重要服务内容。

  位于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的绿舟科技,是一家主攻新能源汽车换电和工业互联网赛道的科创公司,核心创始人曾在人工智能行业深耕多年,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一定产业资源。“创业之初,我们在主赛道以外承接其他项目,既改善现金流,也能锻炼团队。不过,从长远来看,企业不能将力量过多地用于非战略方向,还是要集中精力于主赛道,挣能让自己‘长本事’的钱。”绿舟科技副总经理万琳说。

  绿舟科技在新能源汽车换电赛道上已经占据有利身位,搭载其AIOS智能换电控制系统的在运营换电站已有数百座。凭借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去年底,绿舟科技完成A轮融资,金额近亿元,领投方为真石资本、浙大大晶创投。在寻找投资方的过程中,绿舟科技参加了中安创谷组织的“创谷汇”融资路演活动,在中安创谷科创服务团队的帮助下,与领投方真石资本达成初步投融资意向。

  为好项目找投资,为投资人找好项目。作为中安创谷科创融资服务的品牌活动,“创谷汇”至今已举办120余期,帮助项目和资本两端的众多优质资源成功对接。负责中安创谷园区建设运营的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在对接资本市场上具有天然优势。截至目前,中安创谷旗下孵化载体举办项目资本对接会、专场路演、行业论坛等活动550余场次,累计为273个项目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超66亿元。

  为新手赋能 让创业者少走弯路

  “找钱”是本事,花钱是艺术。东超科技在中安创谷科技园租了两层办公楼,面积约3000平方米。韩东成和范超本打算买下这两层楼。省高新投公司副总经理、中安创谷公司董事长王芳考虑到买楼会增加企业资金负担,建议东超科技改买为租。“许多中小科技公司都会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租楼能让我们将资金更加集中地用于研发,对公司发展更为有利。”韩东成说。

  科技创业者大多是技术能力过硬的“理工男”,特别是其中直接从高校、科研院所走向创业赛场的新手,往往缺乏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经验。如何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优势,如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如何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激发团队积极性……这些都是创业者要面对的问题。做好科创孵化服务,就必须帮助创业者回答好上述问题,在经营管理上作出正确决策。

  像王芳那样直接给予合理的建议,当然是帮助创业者的方式之一。不过,中安创谷园区目前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其中初创期科技公司占相当比例,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更有效地帮助创业者,一方面靠导入法务、财务、管理咨询等第三方服务资源,另一方面,更关键的则是提供专业的创业辅导服务,以提升创业者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目前,中安创谷常态化开展创谷成长营、创谷讲堂、私募股权投资高级研修班等活动,针对科技创业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开展培训辅导,让创业者少走弯路。如创谷讲堂以园区企业需求为切入点,根据投融资服务、法律风险、市场营销、股权设计、税务筹划等不同主题开展系列培训,去年共举办4期,受到企业欢迎,每期均有数十家企业报名参加。

  韩东成就曾多次参加国内知名“硬科技”投资机构中科创星举办的创业培训活动,还曾参加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NEED)”。“没有人比创始人更了解公司全面、真实的情况,所有的决定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作出。”韩东成表示,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才是根本之道。

  链接产业资源 助力初创期企业“扎根”

  资金和管理经验之外,产业资源对于初创期企业的成长同样重要。助力科技创业,培育、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还需要帮助链接供应链、市场及人才等资源。

  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公司集聚发展的基地,具有串联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匹配人才资源等优势。中安创谷园区数百家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天然存在相互协作的可能性。中科新源是一家主营热电控温系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下半年由江苏南通迁来合肥,落户中安创谷。热电控温系统需要使用的特种电源,以前中科新源主要依靠从海外进口。不久前,经中安创谷牵线搭桥,中科新源与园区另一家生产特种电源的企业安徽金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对接,商谈供需合作。

  “中科新源与金屹本来互不了解,但园区掌握双方情况,看到了合作的可能性。”中安创谷科技园运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中科新源来说,就地寻找供应链伙伴,有利于克服疫情影响、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同时也能降低成本。

  除了一般的供需对接,依托龙头企业打造特定行业的科创孵化器,开展深层次产业协作,有利于初创期科技公司在产业链“扎根”。中安创谷与智能可穿戴龙头企业华米科技合作设立的孵化器——中安华米硬客社区,利用华米在智能硬件供应链中的领先地位和小米生态链中的资源优势,为创业团队提供涵盖技术、专业人才、营销等多方面的系统化服务,已累计孵化企业逾1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

  一些聚焦于前沿技术或是新业态的科技公司,往往有着特定的人才需求,仅靠常规招聘渠道难以满足。金融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公司图谱智能,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工程师与销售人员。“工程师相对好找,销售人员可选择的范围就很窄,因为我们的销售必须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经验。”图谱智能副总裁沈莉说,通过中安创谷园区及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等渠道,能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对接潜在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员工。

  科创大潮澎湃,扬帆正当其时。从融资服务到创业辅导,从产业资源整合到人才聚合,多维度的科创孵化服务让创业变得更简单。当技术、资金、产业、管理等各类要素共同组成完整的科创生态“拼图”,科技公司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也必将出现在不远的前方。

  新闻链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205/09/node_09.html#c903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