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 > 皖投 > 巡礼“十三五” > “十三五”系列报道 >正文

巡礼皖投“十三五” ——洞见丨一个创新生态体系的“从无到有”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际,安徽创新捷报频传——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人造太阳”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多次刷新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长鑫公司自主研发的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实现量产,安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8位……一项项喜人成绩的背后,也有着皖投的见证,更融汇了皖投的辛勤汗水和巧思匠心。不从事科技研发,不直接生产科技产品,皖投何以与创新发展结下不解之缘?

  守初心 立潮头

  5年来,省委省政府高举创新旗帜,依托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创新打造成为安徽最靓丽的名片。

  创新的浪潮激荡在江淮大地,奔涌向前。企业是创新主体,国资更有责任、也有实力、有能力服务科技创新。

  2014年8月以来,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抢抓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战略机遇,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明确皖投为安徽省首家试点企业,承担政府战略任务,打造保障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工业产业升级的平台。

  2016年5月,时任省长李锦斌来皖投调研指导,要求打造“融资保障、产业引领和资源整合”三大平台,用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大力推进业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业绩,充分发挥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支撑作用。

  怀抱坚定的初心,肩负光荣的使命,皖投勇敢地站上了创新发展的潮头。皖投紧跟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服务源头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产业,逐步构建起一个崭新的创新生态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国有资本服务创新发展的新路。

  深耕耘,绽异彩

  一份初心可以走多远?考验皖投的既有恒心,也有匠心。

  量子科技,作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三大科技,与14亿人口的未来安全息息相关,蕴藏着科技大提速的创新密码,这是任何一个大国不应踏空的科技领域。而量子产业,却因研发投入高、周期长,商业化不易,短期内大规模变现难度高。使得众多纯市场化的投资人望而却步。

  皖投却已先行先闯:带头捐款5000万元,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墨子量子科学基金,鼓励量子科学基础研究;通过股权投资方式,以省财政资金1亿元支持世界首条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项目建设;在产业化阶段,投资国科量子、本源量子等运营主体,支持其成为行业头部企业;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量子科学产业发展基金,进行全产业链的投资布局。

  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布局,一条尖端科技创新链上的谋划清晰可见,一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变革蓄势待发。

  如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皖投力图打造百花齐放的繁荣创新生态。除了量子科技,围绕“芯屏器合”“集终生智”,通过“基金+项目+园区”全方位合作等模式,皖投产业基金全面发力各类我省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能源汽车等24个战新产业全覆盖。

  有广度,也有深度和温度.

  立体的建筑、浩瀚的宇宙、动态的人像一一清晰地浮现在空中,手指一挥,还可以进行互动、操控。这种炫酷的黑科技又被称为“可交互全息空气成像”。这一技术的开发者正是中科大两名“90”后学生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东超科技。

  2016年,东超科技由皖投旗下的创新空间发掘并孵化,被推荐参加2018年“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后,获得了数千万元融资,顺利起步。到了全力研发和大规模量产的关键阶段,皖投及时提供融资,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疫情期间,东超科技的核心技术因“无接触”的特点受到格外关注,但企业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不足等实际困难,皖投再次“雪中送炭”,通过招引团队专项资金、基金投资等工具,帮助其快速突出重围,迅速开拓市场,转为危机。

  东超科技是皖投深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早期项目的代表之一。在突破集成电路“卡脖子”领域、尖端军民融合、新材料进口替代等领域,皖投已投资了一批 “专精特新”企业。未来可期,皖投相伴,将助力它们迸发强力后劲。

  创新需要资金,但资金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割裂的人才、技术、资金并不能简单叠加出健康的创新生态。皖投多渠道集聚创新要素形成势能,配置整合各类资源持续释放强大动能,完成了从聚合到聚变的华美绽放。

  2020年10月,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正式落户中安创谷科技园,该中心是欧美同学会总会在全国率先建设的第一家区域性双创中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陈竺发来视频祝贺,施一公、潘建伟、常进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同到场,令科技园更加熠熠生辉。

  2019年正式开园以来,这座按照“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目标、联手合肥高新区建设的“中安创谷科技园”,已招引6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70余家行业知名高成长企业和4家知名孵化平台入驻。一个集孵化、加速和整合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综合双创社区初具规模。

  这是孕育创新种子和幼苗“看得见”的土壤。“看不见”的土壤则是皖投的双创服务体系。

  5年里,按照“基地+基金+双创服务”的业务模式,皖投的双创服务体系实现了从0到1的不凡突破。引进各类专业双创服务机构,打造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新型孵化平台,提供资本对接、人才服务、政策服务、创业辅导等“七位一体”的双创服务,累计孵化项目逾400个。

  创新时代,举目皆是机遇。皖投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汇聚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在上海和深圳设立“离岸”孵化中心,在上海建设“创新飞地”——“G60安徽(松江)科创园”。连续四年承办的“创响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已吸引81个海内外项目落户安徽,促成86个获奖项目获得22.8亿元融资,在海内外创新高地建立了创新资源链接渠道,逐步形成全球创新资源链接网络。

  创新生态的生命力,不仅有赖于各种创新主体、各种资源要素的丰富程度,还需要各主体间的互动联动和各要素的有序流动。

  华米科技,安徽省首家纽交所主板上市企业,其与皖投定向开发共建的全球创新中心坐落于中安创谷科技园内。

  筑巢引凤,凤鸣蝶来。皖投有针对性地招大、引强、育小,联合其设立安徽首家专注智能硬件领域的孵化器——中安华米硬客公园,围绕“补链”培育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50余家。联合设立规模10亿元的智能硬件基金,通过“投资+孵化”模式集聚产业上下游企业近百家,年产值近百亿元。一个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生态圈”由此形成。

  从无到有搭建创新生态体系,探索其内在逻辑并付诸实践,皖投寒耕暑耘,成果流光溢彩。

  谋新业,当自新

  创新生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温室,只有在能力和体制机制方面加强自我革新,才能保障整个生态的持续健康活力。

  这些令人欣喜的数字定格在“十三五”期末:皖投发起设立和管理的产业基金累计投资金额231亿元,投资项目776个;所投企业累计实现上市(过会)41家,其中科创板15家,创业板15家,正在进行IPO审核排队的8家,接受辅导的30余家。一批皖资、皖企上市及储备的“梯形军团”正在发展壮大。截至“十三五”期末,皖投发起设立和管理产业基金71支,认缴规模917亿元,产业基金实现从1.0到3.0版本的三轮迭代升级发展。

  任重道远,皖投依靠的是修炼“内力”与巧借“外力”。内外兼修,才能涵养良好生态:

  创新基金管理机制,初步建成基金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以“雷达图”为模型的基金和管理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标准化、数据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皖投基金管理运营水平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抓住“全创改”战略机遇,聚焦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募、投、管、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谋划推动“创新国有出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试点”,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激活了国有投资机构的内生动力。

  嫁接高端机构导入优质资源,参与设立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国家先进制造基金、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等一批国家大基金,与毅达资本、基石资本等数十家国内领先投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21年1月9日NIO DAY上,蔚来ET7发布,这是蔚来汽车首款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电动旗舰轿车,而合肥也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0年,皖投精准把握投资时机,联合国投招商、合肥建投战略投资蔚来汽车,引进其中国总部落户安徽,开创了国家级产业基金、省级产业基金和市级产业基金三级联动、联合投资创新合作典范。

  还有长鑫存储、科大讯飞、铜化集团等,都是具有牵引性的重大产业项目。这些“大手笔”运作的背后是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互相协作的三支投资队伍。第一支队伍是市场化管理机构,第二支队伍是我省首个混合所有制的省级基金管理机构创谷资本,第三支队伍是纯国有的省创投公司,承接省“三重一创”、中小企业基金直投任务,聚焦政策性重大项目及前沿科技早期项目。三支队伍协同运作,大大提升了皖投整体的投资运作能级和效率。

  “十四五”的蓝图已徐徐勾勒,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皖投提出创新生态链战略,以科技园区为“土壤”、以科技金融为“阳光雨露”、以科技产业为“种子、幼苗和树木”。皖投将继续秉持匠人精神,恪守园丁品质,打造和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守望蓬勃生机,静待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