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 资料库 > 皖投动态

长三角金融创新的“安徽智慧”

时间:2018-08-21 10:56:00 
摘要

  如何更好地融入长三角,这是安徽省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与江浙一衣带水的地域与文化渊源,并未让这个中部省份像长三角的苏浙一样,随着改革的脉搏,快速崛起,大步向前。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安徽省正式加入长三角俱乐部整整第十个年头。

  从局外人,到合肥市成为长三角俱乐部中与南京、杭州并列的副中心城市,面对巨大的变化,安徽省投资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翔坦言,“十年前,确实不敢想。”

  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三角要“体现国家更高质量的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加快打造“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安徽的发展得益于一体化,安徽省投资集团的发展发展更是受益于一体化。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迎难而上,用金融创新加快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7月2日,“奋斗新时代——长三角改革开放再出发”皖沪苏浙采访团走进安徽省投资集团,聆听陈翔阐述安徽的实践和智慧。

  据记者了解,安徽省投资集团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企业,承担保障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工业产业升级等重要战略任务。依托安徽经济成长、国资国企改革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等机遇,着力推进大基建、大产业和大金融平台建设,在承担政府战略任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化业务,形成以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金融投资为主的业务格局。

  国资的双重逻辑

  “更高层次的一体化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陈翔一直在摸索。

  作为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企业,陈翔明白,安徽省投资集团做事逻辑,本身就受到双重逻辑的约束。

  “我认为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它是改革,是开放,更是创新。”采访中,陈翔对记者说,“与一般企业只需按照商业逻辑行事不同,国企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承接政府意志,执行政府战略,这是使命,是它存在的理由。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个很好的平衡,既要体现政府意志,又要让市场之手发挥高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一体化的实现,需要有战略、有谋划、有机制,在战略机制和项目的运作层面都要有重大突破。对于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陈翔格外看中,“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用金融资本来推动产业融合,再通过产业融合推动实质性的经济一体化,把政府意图政府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结合起来,是真正以创新的思维与创新的方式,落实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务实之举。”

  据了解,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首期总认缴规模超过100亿元。基金将以母基金为载体,通过对“硬科技”子基金、“完善产业链”子基金、“明星项目”三个方向的投资,放大、撬动起千亿级社会资本积聚长三角,推动长三角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链优势企业加速发展。

  “在具体运作方面,我们计划通过基金搭建与参与各方共享的资本协同平台,以基金共投、项目共推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优势产业加速发展,推动安徽省产业与长三角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长三角形成面向未来的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陈翔说。

  产业融合的资本路径

  对于金融资本如何推动产业融合,陈翔分析,大致三种情况,其一,以基金加园区方式实施。就是共同成立一个基金母基金,然后针对一些园区的开发,发挥安徽土地资源优势,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比,这在安徽具有广阔的空间。其二为基金加项目形式,通过发行债券等金融方式,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扶持力度。其三则是非常重要的国企改革领域,采用基金或混改基金的方式,推动三省一市的国企改革。

  “如果说以上这三种方式属于平台思维的话,那么要实现高效的产业融合,还需要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陈翔说。

  首先是利益机制,或者说是共享机制。陈翔喜欢将其比喻成“开模具”,“就是为什么大家要走到一起?为什么可以持续的走下去?”

  例如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出资人既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有地方政府平台,各类金融机构,很容易产生利益矛盾。“需要各方一起,出资人和投资人一起,协调出科学的利益分享机制。这个模具如何开,有着很高的专业性和技术含量。”陈翔说。

  接着就要“找猎手”了。在陈翔看来,好的“猎手”就像从事量子科学研究的顶尖人才潘建伟教授一样,需要依托长三角的整体人才承载力,放眼全国甚至全球寻找。

  最后是求共赢。这样的共赢必然是双向的,既是与高端人才、高端项目的共赢,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共赢。

  合肥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三大科学中心之一,加上上海、南京,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大科学装置最密集,人才积累最为雄厚的区域。这也给长三角区域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不断产出,构筑了丰厚的人才和项目承载力。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就更容易看出合肥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采访中,陈翔对记者说,“把长三角打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新高地,不仅要发挥上海‘五个中心’的龙头优势,也需要江浙皖错位发展,各展其长,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长三角城市群格局。”

  互融互通的融合之路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浙江和安徽的经济总量不相上下。而如今,安徽已远远被江浙落下。对于过往,安徽人做过反思。

  除了改革开放的力度不够外,“可进入性”较差的交通劣势及其带来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差距,在数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演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面差距。

  融入长三角。陈翔说:“在国家的高铁规划上,合肥市已经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领先了半个身位,‘可进入性差’的弊端也大大得到改善。”

  高铁改变了中国,改变了长三角,更改变了安徽。合肥现在已经形成米字形的13条放射状高铁,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很少有像这样的高铁密度的。而且因为区位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安徽的交通优势正在向产业红利转化。

  下一步,安徽省投资集团将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来自沪、苏、浙的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深度的战略和业务合作。在产业合作方面,与远景能源合资组建,专业从事新能源发电项目及相关项目投资;在基金和资本方面,与上海城投、上海国际、江苏高投、江苏毅达资本、浙江赛伯乐等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通过这些合作,初步形成了有安徽特色、皖投特点的资本生态圈,密切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也印证了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参与度、紧密度和融合度不断提升。

  据了解,目前正在积极谋划推动的合肥--宿迁--新沂--青岛的高铁,使合肥形成一个米字形放射状高铁路网。用资本的纽带,市场化的手段搭建一个共赢的一个平台,推动建设性的推动一体化。国企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承接政府意志,承接政府战略,这是国企的使命,是它存在的理由。同时国企必须市场化运作,用市场的逻辑市场方式,市场的机制做事。陈翔最后说:“像皖投这样的国企有这样的情怀担当,有这样的实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记者:梅源)

来源: 中国江苏网  作者: 梅源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