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 政务 > 政务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成为代表热议高频词

时间:2022-01-12 09:02:56 
摘要

  量子信息技术保持国际领先,“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年度国家十大科技重大突破合肥独占四席,11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过去一年,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出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成果。在1月11日的分组会议中,“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成为与会市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

  引才、稳才两手抓

  建议合肥建立产业人才评价体系

  “作为科技从业者,我很感谢合肥市一直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市人大代表贺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科技成果是科学家多年的心血,应该何时、何地、在哪里、由谁转化最好?同时,各地政府有着各具特色的招揽政策,又该如何选择?这是很多准备创业的科学家遇到的共性困惑。

  “很多中国科大的科学家也有这样的疑问,有时也会找我交流,当我把国仪的创业经历、合肥的创新创业政策尽可能全面地介绍和解读给他们后,他们中的多数都会选择迈出第一步,并且就在合肥。”贺羽说,这些年合肥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仍有提升之处。

  对此,贺羽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他提出设立咨询小组,通过广泛调研,将成果转化的真正难点系统地梳理出来。针对主要难点,梳理成果转化政策,并且优化宣传方式,力求将在合肥成果转化的优势传播覆盖到大多数科技工作者。与此同时,还需要与各科研单位建立长效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比如联合设立专项基金等。

  同时,贺羽还建议发展具有合肥特色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他认为,科学仪器行业前景广阔,是常常能诞生世界500强的行业。合肥是全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研成果发现都需要大量的高端科学仪器。同时科学仪器往往也是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第一站,发展科学仪器产业也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的新抓手。

  “量子信息技术就是典型案例,量子计算的研究需要一批高端的科学仪器,而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首先的应用场景就是科学仪器,因此发展量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发展相关科学仪器产业。”贺羽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合肥已经诞生了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技术优势的科学仪器企业,因此下好先手棋,引导培育龙头企业,集聚孵化一批产业链企业,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合肥特色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集群。

  “希望在合肥集聚更多高端产业人才,特别是产业人才,他们同样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就拿量子信息产业举例,对于企业来说,往往缺的是能够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工程师等产业人才。”贺羽建议,合肥可建立产业人才评价体系,并且针对产业人才,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做到引才、稳才两手抓。

  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走出具有合肥特色的创新路

  市人大代表孔令杰是合肥人,2011年回国曾在深圳创业,后来回到合肥工作和生活。“我有幸经历了这两座城市的高速发展,常常观察和总结其发展背后的逻辑。”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对过去的总结客观真实,对未来的部署稳健有力。”孔令杰说,“合肥为什么能过万亿?这与我们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密不可分,特别是近几年的产业布局可谓高瞻远瞩。”

  “产业的发展具有周期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加快战新产业集聚集群,压紧压实‘链长制’‘群长制’,扩产增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开工建设维信诺模组、讯飞人工智能小镇等项目……这些产业是未来的支撑,背后也是技术对产业的支撑。”孔令杰认为,要获得这种技术的支撑,最主要的就是做好前瞻性的基础研究。

  “现在,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可以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驱动,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结合当下发展大环境,孔令杰认为,需要政府支持一些长久的、持续的发展,走出适合国情、省情、市情的创新路。

  报告指出,2022年新增5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同样引起了孔令杰的关注。“相信未来,这些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企业将成为合肥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孔令杰说。

  “当我看到‘亩均论英雄’的时候,激动万分!”孔令杰说,合肥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将进一步牵引要素市场化配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城市更具归属感

  加大支持外来产业工人安居合肥

  合肥的科技创新有目共睹,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对于打造“产业名城”,市人大代表谢申衡表示,合肥近几年在招商引资方面表现优异,一大批企业落户合肥,产业用工需求也在同步激增。“我建议合肥加大力度支持外来产业工人安居合肥,使他们对这座城市更具归属感,为合肥的积极增量带来更大贡献。”

  谢申衡表示,合肥在科创领域的诸多成果为合肥树立了品牌效应,他以自身所在的光伏产业为例,他的企业借着合肥“创新之城”的名片,在吸引人才上也更具优势。“未来,新能源产业势必是高增长产业,一定要抓住机遇,保持引领,在人才、产业等各方面做好服务保障。”

  跳出市人大代表和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谢申衡说,作为一名合肥市民,最满意合肥这两年的交通建设。“高架、地铁和各大主次干道都在升级建设当中,这不仅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如今,我从政务区开车到老城中心只要20分钟左右。”

  “这是一座科技感强又宜居的城市,作为合肥市民,我感到自豪。当然,我们也应该更加爱护这座城市,共同为更好的合肥努力奋斗。”

  在先发优势之上持续加码

  让科技红利充分普惠于民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我很激动,合肥把打造科创名城放在五年主要任务中的第一条,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看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刘青松表示,他对合肥科技创新的发展十分有信心。合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亮眼表现,让他愈发坚信这是一片创新的沃土,是科技人才大显身手的福地。

  “合肥能在科技创新中取得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政府的全力支持。”以合肥转化科技成果为例,刘青松告诉记者,合肥近几年对科技成果的转化下了大力气。“近年来,合肥加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建立起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五大要素融合的生态体系。”

  去年,合肥科创领域的“变化”更是让刘青松振奋。“合肥成立了科创集团,能够更加全方位、全周期地优化配置资源,让合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上升到了新台阶。”刘青松认为,在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保障下,科研人员能够更专注、更有目标性地投入研发。

  对于合肥的未来发展,刘青松建议,要进一步推进大科学装置集群在合肥的建设,在先发优势之上持续加码,形成绝对优势。其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合肥要以市场需求为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应用。“比如我专攻的生物医药领域,所对应的需求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面对巨大的临床需求,政府要给予新技术更多扶持,让合肥老百姓充分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福祉。”

  以创新打破发展瓶颈

  搭建平台培养企业创新意识

  来自肥西县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吴成亮,是一名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他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此次参加“两会”,吴成亮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带来了关于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作为一家科技类企业负责人,吴成亮认为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遇到瓶颈,而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投入创新。

  “大力扶持企业创新非常重要,因为企业负责人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上舍得投入,才能让企业迅速发展。”吴成亮建议,建立增加创新意识的宣讲平台,在政府的指导下,把企业的领导者召集起来,邀请行业的专家教授,给大家讲解创新的方式方法,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同时,搭建起这个高端技术型人才与企业对接的平台,还可以让更多中小型企业有机会接触到创新型人才,助力企业发展。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记者 刘畅 刘小容 周勇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