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南 > 教育科技

该不该“让家长批改作业”?

2020-11-04 08:53      作者:

  日前,太原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对待这一事件的看法,有的支持,理由是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作业由老师批改天经地义,这本身就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把批作业推给家长显然有“偷懒”之嫌,况且家长往往工作繁忙、压力大,下了班就想休息,哪还有时间精力去批改孩子的作业?也有的反对。他们认为,让家长批改作业是为了加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监督,同时参与体验、共同完成,通过“家长微信群”进行互动,有利于构建老师、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监督、辅导和鼓励孩子学习。

  众所周知,批阅学生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及时有效调整教学活动、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完成作业几乎是学生每天的“必修课”,而批阅作业则是评判作业质量、及时巩固知识、监督养成学习习惯、加强交流形成动力的基本方式和工作常态,是“完成”作业的最后环节。用现代教育理念来看,这一“闭环”不应只限于学生和教师,让家长第三方参与进来,更有利于学习行为的监督和成长环境的完善,而三方互动也不仅限于课堂作业层面,户外活动、主题演讲、体育竞赛、社会实践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课堂”。有了家长的参与和共同体验,的确有助于培养自觉习惯、发掘自信力量、激发进取意识。

  然而,家长的参与更多应在于监督、引导、交流与互动,而不能如影随形、亦步亦趋、处处事必躬亲,那样便违背了“三方教育理念”的初衷。就批改作业而言,由老师完成应更加科学合理,因为作业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教师与学生直接互动有的放矢、效率更高,放手交给家长则难免让人觉得有“推脱”之嫌。况且现实生活中,家长或工作忙、压力大,或文化水平有限、跟不上教学程度,作业沟通存在障碍,批改作业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由家长批改作业,不仅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往往会令其产生烦躁、埋怨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作业的实践与成绩的提升。

  当前,教育界一直在喊着“减负”。太原市教育局提出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目的也有对“减负”理念的延伸,在社会调查中遭到一些家长的反对也情有可原,因为应试教育体系内,压力无处不在,竞争无处不在,你“减负”了,别人却在千方百计“抢跑”,到头来自己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怎么办?大家最怕这个!一言蔽之,要破解“减负”难题,只有寄希望于未来发展中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改变。但眼下,能不增加的负担,最好不要增加。

  让家长批改作业的初衷,是为了完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果,而不应成为一种负担。对学生如此,对家长亦是如此。在“完成作业”这样一个“常态循环”中,需要家长参与,但不能要求家长事事“陪练”、忙于应付,让家长作为一个“主角”参与进来,充分激发其培育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个“常态循环”中,教师的角色无法替代,守护阵地、呵护成长责无旁贷。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承担起润物无声、教书育人的天职,在与家长的充分沟通及配合下,利用从校园延伸到社会的广阔成长园地,挥汗浇灌蓓蕾,倾心放飞雏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万翔)

来源:淮河早报   编辑:
相关新闻
 
看点
文化旅游
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