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南 > 文化-旅游

淮河水质持续变好看,鱼儿是最好的证明

2021-09-02 10:27      作者:记者张雪峰

8月底,渔业资源环境监测项目在淮南淮王鱼保护区按计划开展。在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渔政执法人员全程配合下,项目实施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保护区水域采样,取得一些渔业资源样本,其中有达25厘米的“毛刀鱼”,个体重量近一两,表明淮河水质持续变好,“毛刀鱼”这种对水质要求很高的鱼类已能在淮河中长期生长。

当前,淮河汛期尚未结束。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随同渔政人员上船时,看到淮河水流湍急,蚌埠闸还在开闸泄洪。因为这个原因,采样网具无法下到河中央,只能下到水势相对平缓处。采样点水浅,很难有大鱼,即便如此,仍采集到了体长79厘米体重5.2公斤的白鲢和体长48厘米体重1.4公斤的淮河鲤鱼,数量较多些的还有鳊鱼和鲫鱼,此外,还有鲌鱼(噘嘴腰子)和黄颡鱼等近20个品种。采样过程中,渔政人员还对在保护区游钓人员进行驱离和政策宣传。

本次监测中,有2个明显向好的现象值得一提,其中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在淮河里长成了大个的“毛刀鱼”。据介绍,“毛刀鱼”是民间俗称,为刀鱼的一种,是鳀科鲚属动物。由于形似刀,又称刀鱼、毛刀鱼、长江刀鱼等。该鱼头小,体扁,刺细可食,味道鲜美。“毛刀鱼”和银鱼一样,集群活动,对水质要求高,一旦水质恶化,这种鱼会首先死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毛刀鱼”的数量增加和大规格成鱼个体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保护区禁捕工作的成果。同时,本次监测中还采集到几尾鳜鱼,鳜鱼是凶猛鱼类,它和噘嘴腰子一样,以活鱼为食。凶猛鱼类资源回升,也表明淮河饵料鱼资源日益丰富,这样,淮王鱼的食物来源就不缺了。

  据了解,在去年冬季的监测中,由于流域发大水,淮河渔业资源数量猛增,淮河淮南段监测到有接近30斤的鲢鱼。当时,还采集到有2尾淮王鱼,经测量后,1尾放生,另1尾因腹部膨大,带回实验室解剖观察食谱,结果发现吃的是青虾。淮河水质好转,虾类资源十分丰富,为保护区内长吻鮠、江黄颡资源恢复提供了饵料基础。

  据渔政人员介绍,淮王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环境监测项目是以生态补偿资金实施,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渔业资源环境调查数据,为今后开展保护区生态保护积累本底资料。此次调查为期3天,共采集了凤台二桥、李咀孜、九里湾、祁集、平圩、石头埠6个断面的水体理化指标、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渔业资源,重点是通过调查掌握鱼类种群组成、群落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资源密度等指标。

  渔政执法人员强调,保护区禁捕任重而道远,当前又滋生出数量众多的垂钓群体,人数多,钓的鱼也多,甚至有利用垂钓变相进行捕捞;一些钓者所用钓具“路亚”就是刮鱼、钩鱼,不但伤鱼,也破坏渔业资源。保护区禁捕,同时也禁止垂钓。淮南渔政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偷捕行为,让鱼儿休养生息,全力维护保护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为鱼儿提供一个安稳舒适的家园。(记者张雪峰)

来源:淮南网   编辑:管立
相关新闻
 
看点
文化旅游
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