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南 > 文化-旅游

战旗飞扬穿越千年历史 锣鼓喧天邀你梦回战场

2022-07-04 10:18      作者:记者李钧 李严摄影报道

  在风景如画的焦岗湖边,锣鼓喧天、战马嘶鸣。表演者将道具马系在腰上,全副戎装,披挂上阵,边舞边唱:“手举灯笼放豪光,送你红马归南方;手持灯杆颠一颠,送你青马归东边;手捧烛台四方方,送你黄马归中央……”这是花家湖马戏灯艺术团在表演。 

  在淮河流域,有一项大型的民俗表演叫马戏灯。2008年,马戏灯被评定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了马戏灯省级非遗传承人王献兵。

  马戏灯,古称竹马灯、马灯舞、小马灯。起源于淮河流域的淮南市毛集实验区花家湖社区,该项目以战场摆兵布阵的场面为素材,经过民间艺人的艺术加工,用竹篾和彩布扎制成道具马,表演者将道具马系在腰上,全副戎装,披挂上阵,锣鼓伴奏,按照设计编排的阵式图登场表演。演员除了表演跑阵外还有战场厮杀,夹有说唱、念白、顺口溜等艺术形式。该灯舞传说共有七十二阵,现挖掘整理了二十二阵。因该灯舞取材于古战场骑兵布阵,整个场面战旗飞扬,锣鼓震天,战马嘶鸣,凯歌高亢,气势磅礴,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上千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先后流传到淮河流域的潘集、寿县、怀远乃至江苏、河南、山西等地。此灯舞既有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表现手法,又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马戏灯在演出时,演员们将舞蹈动作与古战场上排兵布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它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高超的马戏灯技艺与多样的阵式让观众目不暇接,惊叹不已。马戏灯在传承过程中有很多用于表演的阵式图已经失传,好在老艺人们还在整理挖掘。和许多传统艺术一样,马戏灯的传承也经历了起起伏伏。

  据介绍,马戏灯起源于宋朝,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征战南唐时,巾帼英雄刘金定与其夫高琼出征助战,一举夺取南唐兵守护的寿唐关,为宋朝的建立立下战功,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们的英雄事迹,每逢春季庙会,便以马戏灯这一表演形式,再现当年排兵布阵的作战场面,以表达国运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马戏灯是淮南的民间艺术,历经千年风雨不衰,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已被列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世纪50年代,艺人们曾组建马戏灯班子,在淮河两岸扎场演出,观众很多,风靡一时。2004年,在社区帮助下,组建了毛集实验区毛集镇花家湖社区民间艺术团,自筹资金购置服装、道具,并挖掘整理出马戏灯22个阵势,每逢节假日,他们就到各社区巡演。王献兵老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目前马戏灯非遗传承人有6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4人。做了一辈子马戏灯表演,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更多地挖掘出已失传的马戏灯表演阵式图,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王献兵说:“我们这些马戏灯艺人全是业余演员,平时都各有自己的事做,只是抽空排练,逢年过节去演出,目的就是要让这一国之瑰宝传承下去。”

  毛集实验区文化局负责同志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现在,区工委管委非常重视马戏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马戏灯表演队伍在逐渐壮大,演出场次逐渐增多,演出效果也越来越好。希望马戏灯表演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能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马戏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前不久在寿县举行的淮南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中,马戏灯应邀参加了展演。在现场,一队身着战袍的人马,前有“先行官”开道,后有“元帅”压阵,迂回穿插,浩浩荡荡,宛如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上“沙场秋点兵”,蔚为壮观。演员们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向观众们展现了战旗飞扬、锣鼓震天、战马狂奔的古战争场面,展示了马戏灯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这些老艺人身上,人们看到了他们对非遗艺术的钟爱。

  王献兵介绍道:“我们这个马戏灯艺术团成立于2004年,当时只有20多人,现在已发展到了60多人,艺术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经常受邀到周边县、市表演。团员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马戏灯这朵非物质文化遗产殿堂里瑰丽的小花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图一:马戏灯省级非遗传承人王献兵在接受采访。

  图二、图三、图四:马戏灯艺术团演员在表演(记者李钧 李严摄影报道)

来源:淮南日报   编辑:管立
相关新闻
 
看点
文化旅游
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