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南 > 影视淮南 > 淮南图片

中安在线   2025-02-19 10:18:05   来源:淮河早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明星 摄影报道   编辑:李娜

  图为:指纹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建立(左)展示指纹画技艺

  一条条活灵活现并蕴含着“金玉满堂”美好寓意的金鱼,一头头形态各异、生动传神的孺子牛,一只只气势威猛、强壮霸气的老虎……在杨建立指纹画工作室内,这些悬挂于墙面上的一幅幅“以指代笔”创作的指纹画,不由得让参观者心生赞叹:“手指能传万物神!”

  近日,淮南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传统美术指纹画名列其中。2月16日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位于洞山中学北校区的杨建立指纹画工作室,采访了中国指纹画家、指纹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建立。

  杨建立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乡村工匠名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探索指纹画创作,为指纹画的保护和传承付出了巨大心血。他以大拇指、食指和小指作为主要作画工具,运用手指的天然纹路进行绘画。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主要为写意花鸟,具有独特的趣味,深受大众喜爱,也屡获金奖。2023年,杨建立的指纹画被列入淮南市田家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他本人也被评选为指纹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杨建立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指纹画简单地说,就是将设计构思好的图案,通过蘸取颜料或墨汁,以人手的指纹纹路,以摁、印、辗等技法形成具有独特肌理和艺术效果的画作。成品指纹画画面简练、洁净,纹理清晰,色彩清雅,给人以画风清新、精美典雅的艺术享受。

  “要画好指纹画,需要有天分、缘分,更需要勤奋。”杨建立笑着说道。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杨建立仍然坚持每天创作指纹画,至今已近40年。他那刻着岁月痕迹而依然灵活敏捷的双手,诉说着光阴的故事。指尖的纹路, 则记录着往昔的辛勤。

  在工作室内,杨建立现场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展示了指纹画的创作,徒弟段平昌在一旁观看学习。杨建立用大拇指蘸上自己调制的颜料后,先在一张白纸上按压,然后才在画纸上创作。只见他手指灵活变动,不一会儿,一条条金鱼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似在水中嬉戏。

  “指纹画看着容易,画起来难。”段平昌说道。段平昌对传统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杨建立相识后,就被指纹画的魅力深深吸引。去年,他拜杨建立为师,开始学习指纹画的创作。

  虽然年龄一年年增大,但杨建立有一个“年轻的好心态”。他说,退休后,自己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就像古人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我现在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指纹画的创作当中,专心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是非常幸福的。”杨建立说。

  更让杨建立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指纹画感兴趣,而他也乐于将指纹画的技艺传授出去。“指纹画此次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感到非常开心,这是对指纹画的认可和重视,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作为指纹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建立表示,他将把指纹画这一非遗技艺保护好、传承好,不断发扬光大。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