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黄山 > 经济产业

2022-05-17 08:05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檀磊

  “在人口密集村庄的河里,却有如此成群的野生军鱼和草鱼,我走过这么多地方都从来没有见到过,实属难得,也由衷敬佩。”专程来体验肉丝糕之旅的外地驴友张先生边竖大拇指边拍着抖音说道。

  近年来,地处祁门县西麓的新安镇始终秉承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科学治水护鱼,通过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该镇大力实施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工作,全力做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绘就清水长流、鱼跃欢腾、产业振兴的答卷。

  组织振兴,构筑治水护生态屏障新安镇高塘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在2019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庄更清洁、布局更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班人在美丽乡村建成的基础上,对“生态宜居村庄美”通过两委扩大会议等形式进行多次的讨论,结合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的文件精神,迅速行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意见,将“村内‘全域禁渔’,禁止任何方式捕鱼,违者处于罚没生态补偿金”写入村规民约,同时,村内成立以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组成的义务护鱼队,对全流域进行常态化护鱼和河道巡查,确保了治水护鱼的组织保证,形成了良好生态屏障。

  文化振兴,孕育治水护鱼乡村好风尚。“下河洗衣服是我们这辈人的习惯,三年前,河里水量稍微小一点,就飘着浮萍,河水又浑又难闻;现在河里鱼多了,水草、浮萍都没有了,河水更清了,自己生活在这里,都感觉生活幸福多了!”说起以前的脏水河和现在的“幸福水”,新安镇高塘村村民王丽娟感慨不已。

  好水出好鱼,好鱼护好水。群众的幸福感,源于对流域内河道治水护鱼的保护。三年来,新安镇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在所辖的5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化流域保护,设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核心的镇村两级河长9名,制定巡河、举报、考核、执法等管理制度,坚决做好靓水文章。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约四会”、送戏进万村等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治水护鱼宣传活动,普及护鱼在提升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使人民群众将护鱼意识内化于心,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

  生态振兴,铸就“生金产银”、鱼跃欢腾。走进与高塘河仅一道河堤之隔的同人豫文创肉丝糕合作社小作坊,映入眼帘的是一整套现代化的肉丝糕生产“链条”:更衣消毒区、浸泡舂米区、灶台蒸制区、冷却分装区,社员们在区域内生产加工着,一派繁忙的景象。

  “小作坊目前能达到月产最多1500斤,产值18000元的销量,多亏了我们的良好环境,蒸糕用我们村自己的水、自己种的稻!”合作社社员王丽霞介绍道。

  王丽霞说的“自己种的稻”,是高塘村两委一班人结合当前产业发展和撂荒地治理的工作需要,将村内20余亩撂荒地进行了承租,用于种植糯米水稻,既增加了“同人豫”肉丝糕的品牌效应,又很好地解决了当前农村中存在的撂荒地的生态难题。

  像同人豫文创肉丝糕小作坊一样,新安镇高塘村把治水护鱼与富民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既护鱼保生态,也让渔业养殖销售“生金产银”。

  据了解,该村去年建成一座泉水鱼养殖(繁育)基地,繁育军鱼、草鱼、鲫鱼等几类品种,年均产值达3万元,成为助农增收、促进发展的强劲“水军”。

  如今,漫步新安镇的河道旁,随处可见河畅、水清、野生河鱼成群的鱼跃欢腾景象,不仅成为游客眼中的风景,更让全域旅游倍增灵韵,惠及八方。(檀磊)

编辑: 程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