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黄山 > 社会民生

2021-09-14 08:34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汪建武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于2021年7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党的十八、十九大代表,黟县洪星乡红光村党支部书记金玉琴作为“最美奋斗者”,参加了此次大会。此时此刻,金玉琴的心中是感慨万千,百年奋斗目标进入一个新的征程,回首走过的道路,虽然历经坎坷,但在一路走来中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图片 2.png

  梦想的序曲

  红光村原名“洪径”,地处皖南山区黟县。1934年3月22日,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洪径,翻越方家岭进入黟县县城中心地带,使得这里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红色足迹。1958年取红星永放光芒意,后一直沿用。全村下辖方坑、墩上、龙岸、汪村、汤村5个村民小组。因林多地少,当地百姓的主要生活来自于山林和茶园。1992年,布依族姑娘金玉琴嫁到这里,有关她的故事也就从那时开始;

  红光村为青弋江之源头,境内山高林密,一条清澈的清溪河穿村而过,溪水潺潺山泉曲,鸟儿鸣唱欢乐歌,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动感和灵气。这里有着丰富的木竹资源,村里有个叫张基元的小伙子很有商业头脑,做起了木材生意,他走南闯北,将村里优质的木材销往全国各地。才郎遇佳人,有缘千里来相会。1992年,他带回了贵州省福泉县布依族姑娘金玉琴成了他的媳妇,整个山村顿时沸腾了,热心的村民扶老携幼前来向这对新人表示祝贺,这种热情与真诚让金玉琴感动,她也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新婚不久,金玉琴发现当地的木竹资源十分丰富,而乡亲们还是出售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她为之感叹,于是萌发了创办木制品加工厂,带上乡亲们能够过上小康生活的念头。金玉琴同爱人说了创办企业的想法,共同做通公公婆婆的思想工作,自筹资金10万元,于1998年9月正式注册了黄山市第一家少数民族个私企业——黄山市黟县金元木竹制品工艺厂。

  初行之路并不平坦,只有几个工人,资金短缺、产品单一和市场信息不畅,使工厂一度陷入困境。为了使产品适销对路,扩大市场份额,她与丈夫一道跑苏浙、闯东北,硬是靠产品质量和诚信服务,逐渐拥有了一批固定客户。

  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她先后投资80多万元创办企业林场,又投资35万元添置现代化生产设备用于新建的精制、烘烤车间,与东北双盛、浙江万荣公司进行外贸业务合作,产品畅销华东、东北等市场,并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金玉琴出生于贵州一个贫困的大山深处,清贫的身世让她更能感受到百姓的疾苦。她竭尽所能回报社会、报效乡邻。公司每次招工时,家庭困难户、勤劳而致富无门者、少数民族和残疾村民都会优先招收。如今,公司46名员工中少数民族和残疾村民占一半,女工占三分之二。在公司,金玉琴把员工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大家兴建了员工宿舍和食堂,员工年收入人均数万元;在村里,公司收购的木材单价比市场价高出50元左右,仅此一项全村村民人均增收200元。公司创办至今,加工剩下的边角料她全都无偿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当柴禾。   

  从几万元起步的家庭式作坊到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的企业,金玉琴越来越体会到多学文化,不断充电,增加知识,跟上发展需要的重要性。她每年都拿出几千元订购各类报刊、书籍供员工学习,鼓励大家参加各类继续教育,自己还带头报考了黄山市委党校的大专班。   

  “说实话,我是苦怕了。为了乡亲们都能富起来,我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金玉琴这位身材娇小的“黔妹子”,谈吐一如她的为人,朴实而厚道。

图片 1.png

  上任村支书

  红光是一片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在洪径境内发生的大大小小战斗无数,革命的烈火曾在这里燃烧。同时,红光又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山区村落,方家岭隧道没贯通前,红光村与黟县城区被一条海拔近千米的方家岭阻隔,通往红光的路是翻越方家岭的盘山公路,险峻陡峭,坡道弯急,汽车一过,尘土飞扬。一趟行程,就让人浑身满是灰尘。因为交通不便,进入红光是一个遥远的路程。过境的公路干道尚且如此,村内道路更是坎坎坷坷,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生产劳动。村民上山过河都只能靠手提肩扛,遇上雨天山洪,更是不能出门。

  红色精神的传承,现实处境的激发,金玉琴心中燃烧着改变现状欲望。2002年她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2011年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她就把目光瞄准了位于汤村组和汪村组的两条路和一座桥。

  建桥需要找设计师,她四处奔走寻人;建桥需要资金,预算高达110万元……有人提醒她:“不修路和桥,村民走田埂和你没关系;要是路和桥修好了,村民开车出了事故,你可得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和质疑,金玉琴有自己的想法:“我是村党支部书记,这是村民的信任,即使困难再大,为了百姓,也一定要做好。”

  她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奔走,同时依靠各项扶贫政策,最终筹集了80多万元,在2014年为村里修好了全长3公里的两条路、一座20米长的桥。既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又促进了林区资源开发。

  红光村因为耕地匮乏,林场资源丰富,村民们祖祖辈辈靠采伐林木生活,曾经靠着砍伐林木而步入小康生活。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砍伐受到限制,木材市场的不景气,让村民难以为继。红光村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

  如何脱贫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金玉琴陷入了沉思:要想让村民都富起来,光靠砍树是不行的。望着广袤的林场,金玉琴想到了因地制宜,多样化实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她率先在自己家承包的林场发展种养殖业,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效果好,村民自然愿意加入进来。

  尝试取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其中。她将部分村集体林场以联营方式,与企业合作发展种养殖黑猪、山羊、黑鸡等,村集体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致富。

  方家岭隧道于2006年9月30日竣工通车,大大缩短了红光村到县城的距离,而原来通往方家岭头的老路并没有废弃,成为山林经济的一条生产通道。在方家岭养殖基地,漫山遍野的山羊奔跑、成群的黑鸡嬉戏,栏内一头头或吃或睡的黑猪傻得可爱,新兴的产业模式焕发出活力。

  金玉琴常常到村民家中促膝谈心,了解到一些贫困村民有致富愿望但苦于没能力没技术,她就积极与县农业、科技等部门联系,通过争取在村部专门成立村民培训中心,定期邀请各级专业技术干部及专业人才就林下经济、养殖技术、外出务工等方面知识进行现场授课指导。根据红光村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引导村民发展笋竹两用林、进行笋干加工,全村230户有80多户从事笋干加工,笋干加工收入已占到每户收入的30%,成为“笋干加工专业村”。   

  说起笋干加工,家住方坑组的村民汪林生难掩心中的喜悦,说:“以前我们的鲜笋都是卖给进村收购的贩子,价格低又不得不卖,因为无法贮藏,一年也就6千多元的收入。现在好了,加工成笋干后,可以在家里放放,捡行情好的时候卖。笋块、笋衣、笋尖分类进行精美包装,大气又上档次,一年能卖一万多元。”

  当选党代表

  2013年,金玉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传党情、听民意、促和谐”,这是悬挂在“金玉琴党代表工作室”的标语。每月10日,金玉琴都会在这里接访党员群众。“让群众尽快过上好日子,是我这个书记的职责。”简单的话语道出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通过定期接受采访,方便了群众把问题集中反映过来,也方便了村里及时进行统筹安排和解决。金玉琴有一个信念:只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把村里的事情办好,才能不辜负党组织和乡亲们的期望。

  通过在村里推行乡村工作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17个基础网格,建立起“村、组、户”三级网格体系,使村级党建、信访、文明创建等工作可以迅速传达部署,村民的意见建议也可以及时收集处理。这不仅增强了网格内党员的责任意识,也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反映个人的诉求。

  几年来,村委会通过网格收集意见建议189条,解决难题152个。“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调动党员积极性,让党员在各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也激励党员为家乡建设做贡献。”金玉琴说。

  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从群众基础好的年轻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让一批带头致富的先进典型加入到党组织中。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调动党员积极性,让党员在各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也激励党员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金玉琴带领村两委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电子塑料件项目落户县工业园,成为全县第一个村级招商入园的工业项目,不仅解决了村内15名留守妇女的就业,还为村集体提供了稳定的税收分红收入。村里还将部分村集体林场以联营方式,与县内企业合作发展山羊、黑鸡、黑猪等养殖业,不仅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益,还带动了群众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2016年,村集体还投入资金3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种植中药材,带动周边26户群众共同种植覆盆子,户均增收达6000余元。  

  五年来,红光村的村级集体收入从每年2万元壮大到20万元,如今,村两委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有心干事、无钱办事”的尴尬境地。

  红光村深化“智志”双扶,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整合驻村工作队,党员,乡村干部,对贫困户进行“输血”,“造血”同步帮扶,确保村民收入稳步提升。红光村2012年被列入省“千村推进工程”重点贫困村,2014年被列入市级贫困村,而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90元,较上年增幅达13%,形成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谈起金玉琴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一起共同建设红光村,村委会委员章汪祥心有感慨地说:“红光村是一个封闭的山区小村,金书记带领我们村两委班子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几年来红光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村里浓浓的时代气息与和谐的气氛,金书记为此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

  金玉琴先后当选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以及省、市、县各级党代表,各级劳动模范,被授予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也凭着自己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致富的事迹荣登中国好人榜,被誉为中国诚实守信好人。

  重振香榧乡

  香榧又称“黑果”,属红豆杉科,口感香脆,具有润泽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还以“沉五痔,去三虫”的奇效被药圣李时珍收录进《本草纲目》,为黟县“五黑”特色产品之一。

  红光村龙岸组有一个名叫“杨家”的自然小村落,这里实际只有七、八户人家,而常住只有2户,让人感觉有些荒凉。村子保留着二株树龄达一千三百多年的香榧树,高大、苍劲而古朴,一雌一雄紧紧靠在一起,雌树枝上结满了绿油油的果实,人见人爱。红光村有着曾经可以媲美“香榧之乡”泗溪村的历史,沧桑的岁月没能有效保护而留下规模,重振“香榧之乡”成为金玉琴心中的美好梦想。

  杨家山上,成片的香榧苗遍布山野,每株都用木根撑起尼龙黑网遮护。这里新造的80亩香榧林,为村集体与村民个人合股,也是为了方便外出务工而无暇顾及山地的村民,村民出山地,村集体购买香榧苗栽种和管理,将来有了收获与村民分成。

  现在,红光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香榧树,而全面的发展还得从2012年说起。香榧虽然经济价值高,但是首次挂果期需要3年,很多村民想到这就望而却步。为了给村民们树立信心,金玉琴带头在自家种起了几十棵香榧树,同时鼓励几户贫困户进行尝试,并为他们提供各项帮助。在她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观望到愿意尝试了解,在看到香榧挂果成熟产生的经济效益后,大家也都行动了起来。

  9年过去,如今的红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起了香榧树。脱贫户程佑明已经七十多岁,谈起种植香榧脱贫致富的过程,心有感慨:“我从12年开始种香榧,发展到了一百多亩,去年干果产量一百余斤,每斤能卖上80余元,且供不应求,收入就有一万多块钱。”

  在金玉琴的坚持下,荒山结“黑果”,村民们不仅增收走上了致富路,而且抓住了机遇,因为当时购买香榧苗40元一株,现在已经涨到了一百多元一株。

  铿锵的承诺

  走进红光村村史馆,馆内醒目地介绍了俞正燮读书处,他在《文选自校本跋》中的自述:“舟中读《文选》,所记烂然于眉上、行间,四十日始毕。”却得益于在十二都(今红光村)手不释卷的那段日子,学问大进,积累了不少行万里路的底气。俞正燮有喝茶的习惯,对十二都的茶叶更是情有独钟,读书的时候总爱香铭品味相伴。

  红光村山高雾浓,有着孕育高品质茶叶的绝佳环境,茶叶是红光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茶农收入方式一般是出售鲜叶或在自家小作坊里进行加工,小作坊加工难以形成气候,更谈不上创品牌。金玉琴瞧准了这一点,于2015年投资200多万元创办茶厂,采用“农户+基地+合作社+公司”模式生产有机红茶绿茶,并注册“黟金茶叶”品牌。

  形成品牌,对茶叶品质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帮助村民建造有机茶基地,免费提供有机肥,定期开展技术培训,茶叶品质得到很大提升。在茶叶管理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从管理到施肥到采摘,首先是不能打农药,采摘要按照标准,不能长长短短,参差不齐的都采到一起,影响了茶叶的品质。通过几年的管理,品牌意识在茶农心中形成,对茶叶的标准,也做到合格达标。现在,红光村的茶叶收购价格已经从20几元涨到了80多元,一年可以为每户村民增加两三千元的收入。

  茶季来临,茶农们大清晨就头戴小竹笠、挎上竹背篓上山采茶。漫山遍野的嫩绿,映衬着茶农的笑脸。茶厂内,机器轰鸣,茶叶飘香。现代化的制茶生产线正有序转动,一个融合了地方文化的品牌正地崛起。

  品质不断提升,品牌越做越响,不断获得各种奖项,展示平台越来越宽广。最激动人心的是在2018年6月22日至25日,“黟金茶叶”受邀参加“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2018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历届“北京国际茶业展”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展品品类最齐全,种类最繁多,国际化程度最高,观众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茶业博览会,在此次博览会上,“黟金茶叶”大放异彩,将皖南高山茶的品质做出完美地呈现。

  从当初不到十万元的资金创办了金元木竹制品工艺厂,通过十多年的打拼,企业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扩展成“黟县金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整个山区产业,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当初办厂的宗旨就是想,不能让村里人守着丰富的资源过贫困的日子,我会一直沿着这个宗旨走下去。”金玉琴铿锵的承诺将伴随着红光村百姓们一起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行!

  大山幸福歌

  在红光村百姓的眼中,金玉琴是个爱说、爱笑、易相处、热心肠的女子。最能表现这一切的是她的语言天赋,一口流利的黟县话让当地人感到十分可亲。公婆是安庆人,在家里用安庆话同公婆交流让公婆感到贴心,不同的语言饱含的是一颗赤诚之心。她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丈夫张基元是位有着超前意识,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能人,在“黟县金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融入的是他那诚实、守信、善良、憨厚的本性,这些都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在他承担起企业重担的同时,对妻子做好村里工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他们共同的小孙子也已一岁多,天真活泼,乖巧可爱,一家人享受着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

  遇见乡亲,她就会热情地主动招呼,灿烂笑容散发着真诚。村里五保户张桂花阿婆,子女不在身边,老伴是位抗美援朝老战士,去年因病去世。玉琴平日里常来阿婆家唠家常,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阿婆生病需要去县医院就医,她专门开车送接,阿婆夸赞玉琴“不是亲女儿,胜似亲闺女”。

  爱心树新风、真诚促和谐。村集体修桥铺路、安装路灯、自来水等公益事业,金玉琴或个人捐款,或企业垫支。村里道路亮化她捐3000元,墩上建桥她捐2000元,村室建设她捐2000元。给学校捐钱,给孤寡老人捐钱,这些年随便点点,她就捐了3万多元。洪星乡小学留守儿童较多,因家里没人照顾,所以都寄宿学校,自己手洗衣服耗费时间,金玉琴得知后,专门向学校捐赠了一台洗衣机,让小朋友们能够专心于学习。

  漫步于红光村,浓浓的新农村气象让人耳目一新。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家家户户,整洁漂亮的徽派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说起村党支部书记金玉琴,乡亲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幸福之歌唱响在这美丽的大山深处。

图片 4.png

  美丽新篇章

  北京活动现场,金玉琴满怀激情地倾吐着心声:我们都是奋斗者和追梦人,走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带领全村人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打造乡村振兴黄山样板,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红光是革命老区,党和政府一直关心老区的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已经编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扬帆起航,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红光村的领头人,金玉琴更加踌躇满志,一个新的美丽篇章已经开始谱写,红光村的明天必将走向新的更大辉煌!

编辑: 程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