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黄山 > 综合新闻

2021-07-28 08:06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倪姝娜

  “市社科联创新培训方式,带领学员深入传统村落学习党史文化与徽州文化,既提升了我们的徽学研究能力,又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徽州的‘红色基因’,这种实地调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徽学研究人才培养10303计划”项目学员来自徽州文化博物馆的90后馆员汪晓峰在参加市社科联近日组织的第二期“读百年党史、看乡村变化”活动后表示。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黄山市社科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中国特色、黄山特点、徽州风格”哲学社会科学品牌,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组织引导社科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笃定创意、创新、创造,立足现实市情,强实智库功能,积极服务当下,在推动社科事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紧抓一条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社科工作提质升级。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万二、大洲源、泗溪村等偏远乡村开展实地调研,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在“徽学研究人才培养10303计划”项目学员中开展“读百年党史、看乡村变化”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徽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代代相传。以《徽州社会科学》为平台,推出“乡村振兴”“记住乡愁”等专栏,刊发特色文章20余篇。以“最江南”长三角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安徽典型案例遴选工作为依托,推荐并入选9个典型传统古村落,提升黄山市对外形象。

  突出两项职能,聚智资政培根铸魂。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实施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选题工程,三年来实施课题项目220多项,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传统文化、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法治建设、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等十多个领域。搭建《社科建言》平台,先后向市委、市政府呈报《对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整治的建言》《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考》等资政文章,为科学决策提供社科智慧。担当社科普及之责,当好理论与文化的“宣传员”。组织所属协会、学会,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批示、指示精神和本领域学术研究相结合,开展回望“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学术活动,以优秀学术成果献礼建党百年和第二届徽学学术大会。

  用好三个平台,创新载体深化普及。提升《徽州社会科学》可读性,以精品文章彰显“文以载道”作用。如《山水筑景 文化为魂——月潭湖旅游开发之我见》一文受到市委领导批示。依托“阅读徽州”公众号时效性,以“徽味”文章传播黄山影响。公众号受到来自国内93个城市和德国、美国、加拿大等6个国家徽州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单今年就推出21期高质量徽学研究和徽文化宣传文章。利用融媒体新方式,打造“徽州学人”可视化互动文化品牌。与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合作,联手打造徽文化融媒体宣传品牌《阅读徽州》融媒体可视化直播。已从12个方面讲述徽州文化故事,“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诗意徽州”已成为地域文化符号,社会认知率、赞誉度大为提高。

  实现四项突破,坚守初心奋发有为。不懈推动“设立国家徽学研究院”工作,该项工作列入省、市“十四五”规划。创设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取得突破,在安徽省社科联命名的第四批“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黄山市推荐的中国徽菜博物馆、徽州府衙等8家单位全部入选,位列全省第一。“徽学研究人才培养10303计划”项目取得新突破。实施该计划以来,学员立足市情,以课题代以实训,共有3人获“2018-2019年度黄山市社会科学奖”,4人课题获“2020年黄山市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共发表优秀论文22篇。2人分别考取四川大学和云南大学博士。在今年发布黄山市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中,吸引安徽省社科院、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等市外专家学者承担的课题就有9项,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新黄山、新徽学对外界的吸引力。(倪姝娜)

编辑: 程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