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科教文卫

  • 2021-09-22 07:00
  • 来源: 合肥晚报
  • 作者: 方佳伟 李福凯

  ○航拍合肥体育中心

  体育公园等各类健身设施举步可就;鼓励市县、高校、俱乐部和社会力量合建“三大球”专业队;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体育强省,安徽省已正式启航。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群众体育】

  体育公园等各类健身设施举步可就

  家住临泉东路恒大城小区的王女士,如今已经习惯在每周二四六下班后,骑车10分钟到附近的亿丰羽毛球馆挥汗如雨。和她一样在同一个微信群里固定时间到球馆“打卡”的,每次都有几十个。让王女士更高兴的是,小区不远处的钟离路和大众路交口未来还将建设一个综合性体育馆。

  截至去年底,安徽省体育场地已经有17.80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34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安徽省全民健身路径3.38万个;健身步道4014个,长度9440.36公里。

  接下来,全省还将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举步可就的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健身设施,实现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农村体育设施向自然村延伸;并合理做好城乡空间二次利用、复合利用,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除了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承办体育赛事活动;安徽省将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运营,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综合利用率;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加强备案管理,在组织建设、活动场地、活动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给予支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后,全省还将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系,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使青少年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并将冰雪运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冰雪运动后备人才队。

  在大中小学校,安徽省将设置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探索先入职后培训等过渡办法,聘用退役运动员到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体育相关专业。

  到2025年,体育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5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4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竞技体育】

  到2035年核心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安徽体育事业创下多次辉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安徽运动员许海峰夺得男子自选手枪射击比赛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金牌史上“零”的突破。在东京奥运会上,安徽运动员王春雨夺得800米第五名,创造了中国运动员在该项目奥运会的最好成绩。

  今后,围绕“奥运争光、全运争先”目标,安徽将建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综合评估体系,适时调整全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

  足球、篮球、排球常被称为“三大球”,关注度历来极高。目前,安徽在这方面还存在专业队不足的情况。为此,安徽还将积极探索符合本省实际的“三大球”路径;鼓励市县、高校、俱乐部和社会力量合作建设“三大球”专业队,探索专业体育和职业体育融合发展方式;鼓励中小学大力发展“三大球”,构建“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在职业体育方面,安徽还将推动“三大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电子竞技等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到2035年,安徽省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将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国争光贡献度位于全国前列。

  【体育产业】

  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多点”的发展格局

  当前,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西安激战正酣。截至9月17日,安徽省代表团已经在武术、射击、空手道等竞技体育项目夺金。接下来,安徽还将积极申办全运会等国内国际高端赛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赛事,培育汽车、自行车、冰雪、马拉松、水上运动等品牌赛事。

  为了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全省将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多点”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以高端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用品销售和智慧体育产业为重点,打造合肥都市圈体育产业增长极;以健身器材装备制造为重点,打造皖江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带。

  另外,以体育旅游休闲为重点,打造皖南体育旅游示范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皖北体育用品制造业聚集区;并推动全省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体育产业。

  到2030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500亿元。到203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

  【体育文化】

  鼓励兴办体育博物馆

  2019年9月20日,位于合肥市芜湖路省体育局的安徽省体育博物馆开馆,这是全省首家综合性体育博物馆。今年,该场馆还对一层的奥运展厅进行了升级改造,在7月底开放了“奥运主题厅·许海峰”展厅。

  接下来,安徽省还将推动省体育博物馆功能提升,提高展览水平;并鼓励各地兴办体育博物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打造一批具有体育人文精神、地域发展特点、地方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品牌。

  此外,安徽还将深化与沪苏浙体育交流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协力打造全国体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区域体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文 李福凯/摄

编辑: 汪赛霞
推荐阅读
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发布于2024-03-18 07:17:4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