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各地围绕“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精彩活动。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近日在池州启动。现场发布了安徽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十佳新发现文物点、第二批安徽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等,并推介了2025年安徽省文物主题游径。本次活动以“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为主题,全面展示安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进展新成效。
青阳腔青年演员 柯敏
青阳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肩负起创新的重任,将更多的现代元素融入进戏曲创作当中。
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在淮北、滁州、马鞍山等地,人们走进博物馆,沉浸式探究历史文化的多维面貌。作为安徽省首家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凌家滩遗址博物馆今年正式对外开放,展陈的1100件文物集中展示了凌家滩文化的内涵。
南京游客 钱月娴
很多凌家滩出土的文物在这边进行一个“聚首”,通过这些实物,仿佛和五千多年前的凌家滩的先民们进行了一场对话,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副主任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馆长 孙良凤
深挖文物内涵,通过持续输出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让观众进一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黄山市歙县以鱼灯为媒,举办非遗民俗表演及鱼灯主题集市,来自芜湖的无为鱼灯与歙县本地的汪满田鱼灯、瞻淇鱼灯共同穿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瞻淇鱼灯县级非遗传承人 郑冬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所谓根深者叶茂,源浚者流长。我们一定要把它传承好,让更多人来关注这项非遗文化。
多彩非遗、魅力传承。雉山凤舞、马派皮影戏、望江挑花、黄梅戏展演……合肥、阜阳、蚌埠、安庆等地举行多种形式的非遗展演和非遗市集。现场展示、互动,让人们体验非遗的无穷魅力。
广东游客 林松奋
今天特别幸运能来到这个景区感受一下这里的非遗文化,还有剪纸,包括我现在手上这个香包,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来说,确实是需要去传承它,把它去发扬光大。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安徽各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尽享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