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霍山县东西溪乡持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积极挖掘“镇团村队”文艺人才,不断充实志愿服务队伍力量,深度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我行动”等主题活动,创项目、树品牌、聚人气,让文明实践在基层“出圈”。
“山乡小课堂”项目陪伴留守儿童度过暑假生活
建设品牌阵地。为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阵地功能,东西溪乡持续整合现有资源,对全乡1所7站及中国·月亮湾作家村市级示范站进行全面提档升级,聚焦本土风情、群众需求、旅游印象三大要点,对所、站的设计风格、场景布置、活动室硬件等进行更新。走进作家村站,独具“中国散文小镇”特色的“作家墙”是游客的“打卡点”;村史馆是呈现当地“三线”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展示绿色发展成果的“红色课堂”;藏书可达6万册的淮河书院是留守儿童假期的“图书馆”;依托三线食堂成立的“家宴中心”既是移风易俗的主阵地,还可满足群众下棋、唱歌跳舞、排练节目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借助自身的历史人文和景区发展优势,作家村站逐步建设成为“文明实践+”融合发展的品牌阵地。
在“家宴中心”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打造品牌队伍。“穿过河流和梧桐树林,有一片金色的稻田……”今年10月,在“月亮湾少年文学社”开班式上,四年级成员小阅正在向大家分享她的习作《美丽的家乡》。为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自主性,东西溪乡在“8+X”服务支队的基础上,依据年龄层次、文艺形式、服务对象,招募成立“小湾豆”青年志愿服务队、“红三线”艺术服务队、“月亮湾”少年文学服务队等多支品牌队伍,针对性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近百场。队伍成员不仅熟悉本地群众对文明实践活动的需求和偏好,更自带“粉丝”参与其中,编排出一批如《唱唱咱们东西溪》《吉祥颂歌》《桃李芬芳的地方》等体现本地人文美景和乡土风情的原创节目。
“红三线”艺术服务队参加霍山县老教系统文艺汇演,原创节目《吉祥颂歌》获“优秀节目奖”
培育品牌项目。“人已找到,谢谢大家!”10月8日14时许,“幸福守望者联盟”项目的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终于在邻近的岳西县头陀镇找到了桃李河村的走失青年,这则报平安的微信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引领文明新风,东西溪乡开展“一年一项、一项一事”文明实践项目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精心培育“山乡小课堂”“护苗行动”“双面工程”“幸福守望者联盟”“‘三线’红色课堂”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内容涵盖关心关爱“一老一小”、应急救助、守护农业种质资源、和美乡村建设、文化传承、矛盾调解与基层治理等众多方面,既擦亮了文明品牌,为民所需、解民所忧,也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热心群众参与其中,凝聚志愿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王玉兰)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