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动态更新” 职称“贴近企业”马鞍山市产业工程师学院为人才成长赋能时间:
2025-03-19 10:01
摘要
3月18日,记者从马鞍山市人社部门了解到,今年马鞍山市产业工程师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学课程改革,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全力促进产教融合,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深化教学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动态更新调整产业工程师学院试点专业。我市鼓励引导高校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引入更多企业参与人才前端培养,共同完善教材编制和课程设计等,将产业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动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学生参加产业工程师学院培养的积极性,举办产业工程师学院宣介会,达到试点专业在校学生宣讲全覆盖;建立健全工程实践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自主性。 完善职称评审标准,以科学合理的体系引导高校持续优化工程师学院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下转第二版)我市将着重强化对学生能力与业绩的评价导向,特别突出学生在工程实践及设计创新方面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展现;探索进一步提升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审中的参与度,使评审标准更加紧密地贴合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并注重吸纳企业内高水平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评审;强化资格认定工作,紧密结合高校培养实际,加大对助理工程师的培养力度,严格把控工程师资格评价标准,确保评审结果获得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可。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引导更多本地企业与产业工程师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行人才联合定向培养,更好契合市场所需、产业所需、企业所需。我市将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和技术技能人才特点,开设小而精的冠名班、定制班,订单式培养人才;加快推进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搭建新兴产业和未来接续产业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实践实操机会;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导高校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鼓励企业选派资深工程师深入高校开展创新型应用类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实践。 据了解,自我市在马鞍山学院、安徽工业大学、皖江工学院试点建设产业工程师学院以来,积极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机制,已有1758名毕业生经评审认定获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其中,65人被评为工程师、514人被评为助理工程师、1179人被评为技术员,一批高校毕业生实现“带着职称去就业”,产业工程师学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记者 况安轩 通讯员 张文林
编辑:汪淳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