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社会

打好城市防汛“主动仗”

马鞍山市多个防汛排涝工程项目建设正酣

时间: 2025-02-19 09:38
摘要

  每年汛期,都是对城市防汛能力的一次大考。由排涝水系、排涝泵站与排水管网共同构成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决定着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在今年汛期到来前,马鞍山市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建设,补齐防汛排涝设施短板,确保城市排水安全。

0dac17b2e8ff55b12b7251f07a3cc772_d40aec2c-5cf8-404b-ad78-93cd79f39f13.jpg

  2月18日,记者走进学苑路雨水管道提标改造项目现场,道路施工期间全线设置了围挡、警示标识,工作人员正在铺设新的雨水管道,工程预计4月下旬整体完工。

  市水环境治理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鲁茂祥介绍,学苑路周边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往年强降雨天气易产生积水,影响周边居民出行。此次改造内容包括扩升雨水管道管径、破除新建箱涵、连通周边水系等,将极大提升该路段的排水能力,有效解决当前积水问题,进一步保障周边市民的出行安全。

  据了解,市市政管理处自2024年12月20日起正式实施第二批次马鞍山市雨水管道提标改造及积水点整治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对钟山路、学苑路、竹园路三处共1971米雨水管道进行提标改造,系统提升区域排水能力,建设周期约120天。目前,钟山路沉井主体结构浇筑完成,检查井基础施工完毕,整体进度达35%;竹园路采取高压旋喷桩进行桩基施工,目前进度过半;学苑路共计1160米管网分三阶段实施,目前第一阶段400米管网已施工完毕。

  在市区西南角,位于黄家塘水系入采石河河口处的四喜桥泵站改扩建项目同样建设正酣。目前现场泵房主体正在进行电机层结构施工,箱涵段结构已经完成,准备恢复长江大堤,以确保长江汛期安全。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为马鞍山市排涝泵站改扩建工程第二批项目。完工后,该座泵站的总排水规模将从15立方米/秒提升至55立方米/秒,将更好地保障市区西南片区的排水安全。

  据介绍,马鞍山市排涝泵站改扩建工程属于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工程分两批次推进,旨在全面提升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排涝标准由20年一遇提升至30年一遇。随着2024年12月首批小南圩泵站建成运行,第二批次的13座泵站建设也已进入攻坚期,截至目前,山河村、西塘、冯桥等10余座泵站已完成泵房主体结构施工,转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其余泵站也正在加速推进主体结构施工。

  “我们将加紧建设步伐,全力冲刺4月底完工节点,为今年城市安全度汛筑牢屏障。”市市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持续完善城市防汛体系,抓好硬件改造,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守护市民安全与城市运行。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记者 黄筱敏 通讯员 陶升兰 编辑:潘轶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