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县区 > 博望区

博望区:借“智”登“高”启新程

时间: 2025-02-08 19:00
摘要

  从刃模具“一枝独秀”,到机床、刃模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四轮驱动”;从“叮叮当当”人工敲打,到整条生产线一键操控,博望制造在经历了40余年的转型升级后,迎来“数字化”“集群化”时代。

  拥有2000余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01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面对如此雄厚的“家底”,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将如何实现制造业的再次腾飞?

  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传统特色产业稳中向前,新兴产业集群成势,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这,就是博望区给出的答案。

  智改数转转型升级迈出加速度

  130台生产设备,每台都安装有信号发射器,设备运行情况在后台一目了然……走进位于博望区的马鞍山奥特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特佳),好似走进了一家智能工厂,所有设备都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相连,管理人员扫一眼屏幕,就知道哪些设备在工作,哪些设备空闲着,从而作出相应的生产安排。

  奥特佳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公司总经理叶海军介绍,2024年,公司开始新一轮数字化转型,接入博望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了机械加工、装配数字化管理系统,所有数据传输到平台,管理层能第一时间掌握生产和市场信息。

  “比如,看设备运行状态,以前需要工人到现场查看,设备联网后,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一眼就能看到每台设备的工作时长、待机时长。如果待机时间长了,管理层马上就能派人去现场查看原因。”奥特佳工艺负责人周浩说道。

  智能升级,设备联网,也为奥特佳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叶海军介绍,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提升产量,降低成本,“单件成本下降了5%,机械加工效率提升了5%—10%,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在博望区,以数字化转型开拓市场、实现产值增加的企业不在少数。为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博望区强化数字赋能,分行业、分领域开展“智改数转网联”,建成并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15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3700余台关键生产设备联网上线。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省级重点平台,产业集群“数转智改”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2024年,博望区实现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13%,荣膺全省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蝉联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

  招大引强集群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4年3月,总投资额50亿元的李氏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纳迪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相继签约;2024年5月,总投资20亿元的中钠时代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项目签约……2024年博望区招商成绩单,大项目、好项目接踵而至。

  抓投资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博望区始终保持“求商若渴”的态度,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带头下活“一盘棋”招引,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抢抓招商引资。2024年以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累计外出考察62批次、拜访考察企业118家,接待来博客商58批次。

  尽锐出战,硕果盈枝。数据显示,2024年,博望区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20.6亿元;新入库项目34个,其中新入库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333万美元;新注册外资企业1家;新开工项目28个,纳统项目16个;新签约项目38个,其中新引进重大工业项目5个、重大服务业项目2个。在全市同类载体招商引资季度“赛马”考核中,博望区获得一季度“赛马冠军”。

  “正在和银行沟通贷款的事,一旦贷款下来,业务就能进一步拓展开。”2024年12月26日,安徽圣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新国高兴地说。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环保技术研发、生产的企业。为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环保技术的研发能力,公司急需一笔100万元的银行贷款。博望高新区第二网格网格员在走访中获悉这一情况,迅速行动,积极联系了博望高新区财政局,为该公司与金融机构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投资“风向标”、发展“晴雨表”,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强的“吸铁石”。

  博望区坚持“两上两下”工作法(即“请上来和走下去+线上和线下”),以“企业家接待日”“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家座谈会”等系列活动为抓手,畅通经营主体诉求建议直达渠道,分类别、分层级倾听企业意见建议。

  2024年,博望区共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12期,接待企业23户次,办理解决问题31个。牢固树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常态化开展“区领导+区直部门+载体”三级包保走访活动,处级领导干部带头实现对197户规上工业企业帮扶联系全覆盖。

  同时,博望区纵深推进“企声响应”专项行动,推行企业诉求“挂号制”,持续做好“12345“营商环境监督分线”、省为企服务平台、来信来访等渠道的企业反映问题的收集交办督办工作,定期销号、动态清零。

  2024年,博望区线上线下累计收办各类涉企问题596个,办结率100%。聚焦经营主体高频反映、不满意较为集中及其他难点堵点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固化做法,推动从有效解决“一个问题”向系统解决“一类问题”转变,连续三个季度第三方调查经营主体满意度高于99%。

  节约集约亩均效益跃上新高度

  2栋厂房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汽车坡道已经成型,正在进行装饰……驱车行驶在博望区鸭绿江路,拔地而起的博望高新区高端数控机床智造园项目甚是醒目。

  高端数控机床智造园项目(一标段),是博望区首个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机器上楼 汽车上顶”产业园。和常见的单层厂房不同,该项目建的是两栋各3层的立体式厂房。一层是机械加工企业,二层是精加工企业,三层主要发展仓储、电子产品产业。

  土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发展空间不足成为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对此,2021年以来,博望区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战略,强化规划引领,推进腾笼换鸟、产业重塑,打造“园区—单元—项目”管理新模式,以设置亩均税收门槛等举措激励用地主体自主节地。

  博望区通过“管委会+平台+央企”“管委会+平台+社会资本”等模式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园,既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存量企业入驻,推动其转型发展,又招引一批重点企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首批园区占地约710亩,计容面积约72万平方米,目前已竣工交付7个,入驻企业46家。

  设置亩均税收门槛,成效到底如何?目前,首批十大园区腾退安置企业的总产值由5.5亿元提升至41亿元,亩均产值由66万元提升至511万元,亩均税收由2万元提升至20万元。

  2023年底,博望区进一步谋划第二批十大园区。第二批园区占地约1002亩,计容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2个。“第二批十大园区引入‘机器上楼 汽车上顶’新模式,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预计腾退安置企业亩均税收可由2万元提升至20万元,容积率由0.49提升至1.53。”博望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苏业霖说道。

  2023年8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全国共18个案例入选,博望区产业园“园区—单元—项目”管理模式名列其中。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王永霞 编辑: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