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乡:多点发力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时间:
2023-02-06 09:35
摘要
近年来,当涂县江心乡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建优“小网格”、推行“小村规”、深耕“小服务”等基层治理方式,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小网格”守护“大平安” “叔、婶,要是让你们提供银行卡、身份证信息,一定不能相信,要及时报警……”为全力确保村民群众财产安全,守好“钱袋子”,普集村网格员们穿梭在街头巷尾,向路过群众发放防诈骗宣传单,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沟通,把反诈骗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江心乡坚持“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原则,为辖内51个网格配备54名网格员,实现了全覆盖。发挥网格员“活档案”“活地图”的作用,定期实地入户走访,了解第一手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精准摸排提供服务帮助,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人居环境整治、防火防汛、政策宣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网格员。用“微服务”密织了“安全网”,让“小网格”撑起了“大平安”。 “小村规”带来“大改变” 乱倒垃圾、随地吐痰的少了,美化庭院争当文明户的多了;邻里吵架不和的少了,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的多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少了,新办简办的多了……近几年,黄洲村的风气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好,得益于制定并严格执行的村规民约。 “自从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村里每个季度‘红榜’表彰、‘黑榜’通报,村民都自觉行动起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黄洲村党支部书记林宏晨说。 江心乡10个行政村结合各村实际,按照“易记、易懂、易行”的原则,把基层治理、环境卫生、村风民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内容融入村规民约中,让村规民约更“接地气”,在群众中焕发生命力。设“红榜”评先评优,树立正面典型,引导群众“守约”;设“黑榜”纠正“违约”,鞭策后进,促进民风向好向上。此外,通过“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把文明风尚传递到千家万户。 “小服务”传递“大温暖” “我希望用志愿者积分时长兑换一些生活用品。”“下庄组的路边野草长得很高,能不能安排把草打打?骑车遮挡视线。”“能不能帮老年人通过手机认证养老保险?”…… 走进江心乡联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白墙上贴满了村民留言的五彩便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陈云霞,正将便签分类,并把村民需求“订单”派发给各志愿服务队伍。 江心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等阵地资源,完善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立足特色,着力打造江心乡特色课,按照“8+N”模式,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卫生环保、扶危帮困、红基因传承、移风易俗等主题实践活动。2022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500余次,参与志愿者10000余人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80余次、关爱服务20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等共计66人。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通讯员 丁绢
编辑:杨雪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