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县区 > 雨山区

马鞍山雨山区:全面建设“优强美富”的新阶段现代化新雨山

时间: 2021-01-08 11:10
摘要

  回望2020年,胜绩骄人并无悔,举目2021年,更有进步在竿头。

  2020年,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历史罕见洪涝灾害“三面夹击”的严峻形势,雨山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为“十三五”胜利收官和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一批历史性、标志性的大事要事、喜事好事在雨山区与全市人民共同见证——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薛家洼生态园考察调研,在芦苇江湾处为全市提出了新发展定位、擘画了宏伟蓝图;长江东岸“生态客厅”跃升为长江大保护的全国样板;“三姑娘”上岸创业成为长江渔民退捕转产的典型代表;全省文明城区实现“三连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居全省第一……

  栉风沐雨,砥砺歌行。“十三五”以来取得的各项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雨山区将锚定新发展定位,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优强美富”的新阶段现代化新雨山,为我市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眸“十三五”——东风浩荡满眼春 万里征程催人急

  “十三五”期间,33万雨山儿女在一系列大战大考中充分发扬雨山精神、汇聚雨山力量、彰显雨山担当,雨山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5年来,创新发展动力澎湃。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超800亿元。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两大新兴主导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3%,创历史新高。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7家,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6支,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十二五”末的5件上升到34件,创新要素考核稳居全市前列。

  5年来,绿色发展善作善成。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雨山样板为目标,彻底打赢了12.7公里长江东岸整治一系列标志性战役,薛家洼、杨树林等地旧貌换新颜,实现了从“临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向山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百年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强力整改各类突出环境问题,累计造林5200亩,PM2.5平均浓度大幅下降,成功跻身省级森林城市行列。长江渔民禁捕退捕,抓得最早做得最好,唱响了新时代长江大保护的“雨山之歌”。

  5年来,开放发展后劲十足。

  将融入南京都市圈作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对接长三角产业和创新资源,招大引强、产业协同、科研合作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29个、总投资329亿元,万石中欧产业园、宝能智能家居、飞马智科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1.75%,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2%。雨山经开区于2018年正式跻身省级开发区行列,“东、西、南、北”四大片区联动发展步伐加快,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

  5年来,深化改革稳扎稳打。

  全面完成区政府机构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街道体制改革,区、街两级机构、职能、编制和运行保障进一步优化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有力有效,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河湖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全面完成。大力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落细落实“税融通”“政银担”举措,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和“标准地”改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5年来,共享发展惠及民生。

  累计实施民生工程165项,投入资金64.35亿元,达到“十二五”时期的1.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一。完成棚改征收项目53个,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9个,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新建改造二级干道、农村道路65条,沿江大道、采石河路等沿线环境焕然一新。累计新增就业5.65万人。养老服务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顺利收官。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教育强区等荣誉。

  展望“十四五”——创新转型处落子 开局发展中谋篇

  坚定不移推动绿色转型。

  到“十四五”末,主要污染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功能明显增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达18.4%以上;突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优做强长江东岸生态文旅产业,生态客厅更加靓丽;纵深推进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样本。

  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升级。到“十四五”末,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引进长三角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超过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5%以上;雨山经开区在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争先进位;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磁性材料)两大新兴主导产业总产值分别达200亿元、100亿元,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到“十四五”末,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0个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0%以上,主城区的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城乡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取得突破,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

  坚定不移推动民生改善。到“十四五”末,社会治理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任务;文明城市成果拓展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民生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在全省领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总结2020——一心一意谋发展 攻坚克难立新功

  2020年,极不平凡。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应对风险挑战,坚持精准施策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仅用9天实现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零增长”,42天实现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清零”。防汛救灾取得胜利。连续作战73天力保长江、采石河33.2公里未破一堤一圩,夺取了众志成城防汛救灾的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向好。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经济指标持续回升,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深入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累计解决问题近800个、减税降费约1.5亿元、兑现政策资金1.56亿元、保障用工3900余人,有力促进实体经济提振信心、加快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动能转换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113.7亿元,成功引进深圳宝能智能家居、宝武集团新型科技材料、南京泉峰汽车高端零配件等3个投资超20亿元的重大项目。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全年8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0亿元,27个项目开工建设,14个项目竣工投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磁性材料)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年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基地集聚企业60家,总产值突破120亿元。长三角磁性材料产业协会联盟正式成立。

  完善优质平台,强化创新驱动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5%。园区拓展加快推进。高起点规划雨山经开区东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向山产业集聚区初具雏形。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现全覆盖,倒逼9家低效企业有序退出,其中5家企业实现兼并重组。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区级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全覆盖。启动“标准地”改革。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及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市场监管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

  践行绿色发展,突出全域统筹

  长江大保护推进有力。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渔民退捕转产的雨山经验多次登上中央主流媒体“头版头条”。强力推进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污染防治成果巩固提升。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在全市率先通过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验收。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规上工业能耗总量和强度降幅全市第一。城市功能品质日益完善。在全市首创“智慧征收”模式,有序推进智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等试点工程。重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城市空间和人居环境实现“双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纵深推进“三大革命”“三大行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6个,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消除。

  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精心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城市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加快推进“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入实施健康雨山行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时代新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巩固提升街道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多网合一”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千案攻坚”积案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区“法律大管家”工作当选2020年度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和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扎实开展,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监督、扫黑除恶等工作成效显著。

  坚守初心使命,加强治理能力

  政治建设更加有力,法治建设更加深化,圆满完成“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2件、政协提案82件,满意率均达100%。政府运行更加高效。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区政府文件、会议均减少15%以上。获批财政部全国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严控“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纪律规矩更加严明。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全力推进省委巡视和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反馈问题整改,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部署2021——步履铿锵谋发展 砥砺前行尽朝晖

  围绕树样板,厚植生态优势,提升绿色转型动力,更高标准保护长江,积极推进全民护渔,加快推动长江东岸“生态颜值”向经济发展“产品价值”有效转化。更大力度治理向山,努力打造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更实举措防治污染,争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

  围绕强产业,加快集群发展,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推动新兴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加码,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推动园区发展提标扩容,科学编制东区暨长三角一体化向山产业集聚区、北区暨三台现代产业集中区以及采石河以南片区规划。推动服务消费提档升级。

  围绕增动能,突出多点支撑,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开拓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规划衔接,加快交通联接,突出产业承接,加速公共服务对接。筑牢招大引强“生命线”,全力引进一批龙头型、科技型、高成长型项目。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精准实施人才“登高”计划,设立更多“研发飞地”。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围绕精品质,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城乡发展魅力,精心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完善路网体系,提升主城区环境品质。精细抓好城市管理,拓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精致打造美丽乡村。加快形成“小而精、微而巨”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培强扶优消薄”工程。

  围绕暖民心,优化服务供给,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织密民生保障网络,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繁荣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抓好常态化精准疫情防控,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依法依规加快推动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化解。

  围绕优服务,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政府行政效力,忠诚为政,坚决维护核心。依法行政,强化履职尽责。高效施政,践行为民宗旨。廉洁从政,筑牢拒腐防线。

  

来源: 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作者: 朱晓莉 张令琪 编辑:贺千舫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