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乡镇

“成把的筷子折不断”

——和县乌江镇推进乡村振兴风生水起

时间: 2022-09-16 10:14
摘要

  乌江镇宋桥村山仁自然村。 记者 邵纪明 摄

   9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和县乌江镇宋桥村的马鞍山市绿康餐具清洗消毒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对经过清洗、消毒、烘干后的一次性碗筷进行包装,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厂里的工人都是来自周边的村民。”在公司生产负责人杨权看来,企业落户宋桥村,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地提供的标准化厂房让他们省了不少心。

  同样省心的还有村民张良凤。“现在孩子还小,到外地打工,我放心不下。”张良凤说,公司离家近,上班之余,还能照顾家里,“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目前,和张良凤一样在该公司上班的村民有20多人。

  近年来,乌江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创新采取“村村抱团、联动发展”的模式,引进企业入村,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无”到“有”

  “我们村以前是一个没资源、没基础、没企业的‘三无村’,如今已经大变样,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谈及宋桥村近年来发生的变化,村党总支书记崇昌平感慨万千。昔日宋桥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较差、发展后劲不足,村内的老村部与加工厂一直闲置未用,20多间房屋陆陆续续被周边村民占用堆放杂物,随之而来的是矛盾纠纷不断。

  为了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消除矛盾、化解纠纷、促进发展,2019年,宋桥村决定对闲置房屋资源进行利用,并与新圩村等周边4个村,借助临近工业园的区位优势,共同建设标准化厂房对外出租,为引进来的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企业引进来,发展添活力。宋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不到2000元增长至2021年的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我们的干劲就更足了。”崇昌平对村里的发展早已谋划在前。下一步,宋桥村将突破原始资源租赁发包的单一模式,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实现三产融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含金量”。

  宋桥村的发展只是乌江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镇针对村级资源较为匮乏、发展能力不强的村,按照适度集中、补齐短板、延续扶持的原则,使村与村之间“抱团取暖”,加快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的转变,帮助各村搭上发展的“快车”,从而实现村集体经济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

  串“珠”成“链”

  微风习习,细雨绵绵。在宋桥村曹庄自然村,村民曹训顺正和老伴在家门口择菜,笑声朗朗。

  房前屋后,有花有草,错落有致;家门口有了停车场、健身广场;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环境更好了、村庄更美了、人气更旺了,这让曹训顺感叹“变化实在大”。

  “以前村里养鸡、养鸭的人多,环境差,夏天的时候,蚊虫还特别多。”过往景象,曹训顺记忆犹新。最令曹训顺头疼的事是每到丰收时节,家里的经济作物运输不方便,“那时路不好,车子陷进坑里时,真是全家老小齐上阵。”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2021年,乌江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启动建设长度超过4公里的“江山大道”,使沿线涉及的多个自然村串珠成链,进而打造该镇乡村振兴“江山片区”。

  据了解,乌江镇乡村振兴“江山片区”前期建设内容是建设1.65公里的“江山大道”,并对道路沿线村庄进行提升改造,内容包括景观提升、道路硬化与亮化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资金3880万元,8个村庄的提升改造已全部完工验收。

  “乡村振兴依靠的是农民,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就高了。”乌江镇副镇长毛由超表示,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江山片区”,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全域旅游观光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一根筷子容易断,成把的筷子折不断,只有实现发展“一盘棋”、发力“一股劲”,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程亮 通讯员 余华兵 编辑:杨雪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