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蒲港新区姥桥镇:水利项目补短板 筑牢乡村振兴“水支撑”时间:
2024-12-05 15:35
摘要
今年以来,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姥桥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水利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全力补齐水利短板,夯实水利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在姥长村,抗旱站重建及抗旱渠硬化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目前施工收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据悉,该项目总投资53万元,涵盖了施吴、潘邵站点的重建、抗旱机械的更新以及长达800余米的抗旱渠道硬化作业。项目完工后,在旱季能够满足周边3500余亩农业用田的供水需求,充分发挥抗旱站的灌溉、调蓄功能,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姥桥社区街道沟水系整治二期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建的护坡已正式投入使用,街道沟水系作为姥桥社区街头站的主要水系,此前排涝泄洪压力较大。为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姥桥镇投入60万元,对原有水沟护坡进行扩建。新建后的护坡高达3.5米,总长度达150米,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了2至3米,并兼顾了步道功能。经过整治,区域水体流动性显著增加,水质状况得到改善,防汛抗洪能力有效提升,进一步筑牢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镇里的脱困户李大爷家有几亩农田,过去每逢旱季,只能无奈看着庄稼因缺水而枯黄,收成不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被列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今,新修建的灌溉渠道已延伸至像李大爷家这样离村偏远的农田。望着自家田里的庄稼,李大爷满心欢喜:“以前想都不敢想啊,现在水能够顺利流到地里,庄稼长得好,我们的收入就更有盼头了。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真为咱老百姓办了大实事”。姥长村筛子毛村的王大姐也对此深有感触:“之前干旱时,大家到处找水浇地,费了好大劲,水还不够用。现在水利工程修好后,即便长时间不下雨,也不用担心庄稼缺水了。水就像能听指挥一样,需要的时候就来了。” 据了解,截至目前,姥桥镇2024年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达12个,镇自筹资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4个,总投入431.27万元。这些项目涵盖了渠道修缮、泵站新建与改造以及加固等多方面。项目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农田的灌溉用水,也增强了防洪排涝能力,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姥桥镇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支撑。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姥桥镇水利站站长黄明表示,将持续关注水利项目的运行效果,加强后续管理和维护,确保水利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未来,姥桥镇将继续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周起刚 李文霄
编辑: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