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要闻

万千广厦起 幸福来敲门

——马鞍山市大手笔织密扎牢住房保障网

时间: 2022-06-20 09:11
摘要

  超山花园周边地块(资料图片)

  超山花园周边地块。

  上湖北地块。

  老旧小区增设的智慧健身器材。

  永泰家园小区。

  孙光宝家改造后的新房。

  卫传英家正在建设的新房。

  十二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一件事,是什么体验?

  从2010年到2021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553户,为全市十分之一的农村房屋加固焕新;实施棚户区改造119983户,让30多万居民告别“蜗居”住进“新房”;投入21.85亿元,341个老旧小区得以改造,惠及群众超22.7万户……

  当一座城市,为实现“住有所居”而孜孜不倦奋斗12年后,回眸看去,收获的也必将是一幅百姓“俱欢颜”的幸福画卷!

  如今,时钟拨动一圈,又一次来到新的开始。站在全新的起点,初心不改、梦想不辍,马鞍山市将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棚户区、农村危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快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谱写出“住有所居”“住有优居”的全新篇章!

  出棚进楼 五十年夙愿终实现

  6月12日,一张“项目清单”一经马鞍山发布微信号发布就受到万众瞩目:2022年,马鞍山市计划改造棚户区45个项目4159户。清单之上,项目名称、所属县区、土地性质、改造套数……一一列举,清清楚楚。

  “终于轮到我们,要搬新家了!”清单刚出、搬迁已始,住在雨山五村46栋平房里的叶小平是喜笑颜开。“已经五六十年的老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曾经挤过我们一家三代五口人,条件真的是非常艰苦。”如今,夙愿将了,等待他的将会是一套86平方米左右的新居。

  同一时间,长江之畔,原小陶庄地块居民王建萍经过分配,已将新房钥匙牢牢拿在手中。“没想到,我也能住进这么好的小区。”她说,以前住的城中村,环境脏乱、治安难管;现在选的滨江花园安置房,“房子宽敞阳光好,小区环境也不错,距离滨江公园、采石公园很近,适合养老。”

  这样“住上好房子”的圆梦时刻,正在马鞍山大地不断上演。近年来,马鞍山市始终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着力破解现实矛盾和制约因素,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2020年以来,马鞍山市更是重点围绕提升205国道沿线以及采石风景区城市形象、消除城市危房安全隐患、改善向山地区棚户区居民生活环境等方向,大手笔谋划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100个棚户区、22061户改造。

  抽调人员组建专班,集中办公、分片包保、协调推进;压实载体单位主体责任,将棚改工作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制定改造计划,依法科学修订征迁政策……推进棚户区征迁“千方百计”。搭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高标准编制安置房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安置房容积率;争取国家有关专项补助资金、发行专项债券,鼓励和引导马钢等企业参与棚改……加速安置房建设“火力全开”。

  现如今,超山花园周边ABC地块20栋建筑全部完成封顶,上湖地块16栋住宅楼节节拔高,秀山花园南侧地块、红利来南侧地块建设紧锣密鼓……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在建项目已达21个,越来越多的居民将告别棚户区,搬进现代化的新小区。

  内外兼修 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一座城市品质如何,不只体现在拔节生长的高楼大厦、新城建设,同时也体现在沉淀记忆的成熟社区、老旧小区里。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不仅顺应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期盼,也有助于挖掘内需空间、助力城市更新。

  早在2010年,马鞍山市就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始了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并在2016年省政府将其列入33项民生工程之后全面铺开,在2010年至2019年期间,利用10年时间,投资8.38亿元,改造了190个小区,15.58万户群众居住环境得以改善。

  2020年,“老牌”民生工程升级3.0版,马鞍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始由基础型向完善型、提升型跨越。“什么不行就改什么,缺少什么就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进一步突出尊重群众意愿和强化源头设计,将老旧小区的民情民意一一记录下来,有针对性地精准设计改造“菜单”,努力做到应改尽改。

  在中周家园小区,平坦的路面整洁干净,从里到外粉刷一新的楼体焕然一新,小区脏旧破的犄角旮旯竖起了充电桩,新规划的车位上机动车停放整齐,还有开辟的文体活动广场、集中晾晒区域,以及中西结合的景观小品、点缀围墙的幅幅彩绘,一扫即可查阅责任民警、政务服务等信息的二维码,处处透着心思、新意。“不仅住得舒心,更像住在画里。”居民杜培兰说。

  到了2022年,模式再次创新。马鞍山市采取“集中成片、跨片区组合”模式,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有机更新、城市文明创建有机融合,在坚持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功能、环境整治建设优先的基础上,同步实施加装电梯、空中线缆整治、雨污分流、海绵城市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5项工作,推动小区红线外道路、公共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小区环境变好了,人们的生活舒心了,卫生习惯也跟着改变,但物业服务、业主自治等管理模式也亟待提升。”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党建引领、发动群众、试点推广”,加强党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扩大物业管理覆盖范围,推动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截至2022年5月,全市等级物业服务覆盖率由36%增至82%,累计成立业主委员会376个、党组织覆盖316个。

  不漏一户 农村危房动态清零

  “没想到,我因祸得福,住进了新房!”站在敞亮的新房之前,含山县陶厂镇官塘行政村徐庄自然村脱贫户孙光宝的话里透着踏实和幸福。今年4月,因电路老化,一场大火将他独居的小屋烧毁。就在他急得不知该住何处之时,村党总支书记卫超带着农村危房改造政策“雪中送炭”而来。

  “先开工再说!”结合孙光宝的实际情况,卫超立即找来施工人员,拆除旧屋、原址重建,一座坚实牢固、宽敞明亮的小屋在短短一个月内拔地而起,四处借住的他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现如今,2万元的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将在验收后及时到账,再加上保险赔一点、村集体补一点,他几乎没花一分钱。”卫超说。

  近年来,马鞍山市聚焦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家庭,不断加大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保障力度,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马鞍山市严把审核关、鉴定关,坚持“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工作流程,精准核实危改对象信息,建立“一户一档”台账,及时张榜公示,严格认定程序,实行留痕管理,完善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危改对象不漏一户、不错一户,确保工作程序公平、公开、公正。“自2016年起,农村危房改造就已实现‘动态清零’。”市住建局村镇管理科副科长施玉平说。

  不仅要精准识别“拆”危房,还得建成“放心房”“满意房”。

  在陶厂镇的铜庙村,脱贫户卫传英的新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两室两厅的合理布局,挑高搭建的横梁屋顶,还有牢固的地基、现代的厨卫、漂亮的外墙……“危房改造也是高标准、高质量。”现场建筑工人朱文才表示,建设前他们就被召集起来,进行了政策解读、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等,“建设期间,住建部门、镇上村里也都时时来巡查督导。”

  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和抓好质量监管,坚持“农户最多跑一次”理念,农户到村代办窗口递交申请后,其余的事由村两委安排专人代办,对没有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实行上门服务,并压缩审批时间,确保尽早开工;坚持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县(区)、镇两级定期开展施工质量巡查,工程完工后,县(区)住建局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市级抽调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抽查,全面保障住房质量,实现贫困人口“安居梦”。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邓婷婷 通讯员 唐天辰 高海超 余张伟 编辑:杨雪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