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要闻

“海之韵”谋定而后动 “门之钥”厚积而薄发

​对标海门,如何以超前谋划的思维抢先机、久久为功的韧性谋发展

时间: 2023-03-31 09:09
摘要

  图为总投资约1000亿元的海门区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资料图)  

  左窗可听海,右窗涌江声。

  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海门,东揽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北连广袤的江海平原。

  且看一组数据——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海门名列“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8位,较前一年晋升7位,同时名列“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29位。

  滔滔长江诉说着历史,浩浩黄海演绎着神奇。是什么让一个在江海的怀抱中孕育成长的地域迸发出如此大的能量?

  是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良好的营商环境?还是厚重的历史积淀?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南通市海门区实地走访,探寻沙泥堆积而成的这片城区,是如何“拔节生长”。

  拨开迷雾,一切的指向,是一次又一次“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的叠加。

  海门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有预谋的”。一切都在印证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城市本身的资源禀赋,更离不开决策者的高瞻远瞩、久久为功。

  海之门(资料图)

  北部新城(资料图)

  海太隧道示意图(资料图)

  海门区政府 记者 唐焱 摄

  海门区政务服务中心 记者 唐焱 摄

  海门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 记者 唐焱 摄

  北京路(资料图)

  府南板块(资料图)


  一条海太隧道

  提速跨江融合发展

  去年9月7日,海太长江隧道正式开工。这是我国2025年前重点建设的公铁复合过江通道,也是世界最长、断面全国最大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被称作“万里长江第一隧”。

  一头连着太仓、一头接着海门,海太长江隧道不仅是南通“八龙过江”格局中的“第五龙”,更是海门境内第一条过江隧道。

  四年前,从南京毕业的佟银子来到了海门,入职了区交通运输局新成立的铁路科。作为一名交通人,她深切地感受到,海门轨道交通稀少,有铁路无高铁,与苏南、上海虽隔江相望,但未能快捷通达,综合交通反而成为区域发展的“拦路虎”。“想去苏南或上海,海门人要么向西从苏通大桥绕行,要么向东从崇启大桥绕行。”

  “未来,从海门出发,10分钟就可以跨过长江,半个小时就可抵达上海市中心,40分钟直达苏南主要城市,完全可以实现沪海两地点对点直达,上下班‘通勤’。”对于海太长江隧道这条交通要道带来的便捷,佟银子充满期待。在她看来,“天堑变通途,快捷通沪苏”,海门人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然而,变“短板”为“样板”,实现梦想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从最初的构想图,到曾经的设计图,再到如今的施工图,一张蓝图绘到底,逐梦的过程前后累计大约十五年,仅海门区交通运输局就历经四任局长。”一位知情者透露,在当初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评审时,省里的设计院专家们曾一度对海门的方案不赞同。“我们第一时间赶赴南京,守在会场外,争取到了再次介绍项目的机会,可谓是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到了支持。”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推进,“时刻准备着”的海门正积极抢抓历史机遇,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

  海太长江隧道步稳蹄疾;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齐头并进;“轨道上的机场”呼啸而来;江苏新出海口全面开港……“外畅”打造同城化交通走廊,加快提升交通服务同城化协同发展能级;“内联”形成全方位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区与高速公路衔接。江北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海门,正率先突破长江“经济分水岭”,跻身苏南板块。

  “随着一批万众瞩目的重大战略性交通工程提速建设,海门将成为同时拥有高速、高铁、高架和江港、海港、空港的新兴枢纽城市,全力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2023年海门城市发展推介会前,在海太长江隧道盾构始发段的施工现场,海门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曹健介绍道。

  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从“靠江靠海靠上海”到“通江通海通上海”,海门的交通区位正在历史性重塑,发展格局迎来系统性变革。

  据不完全统计,落地海门的重大项目70%以上来自苏南和上海,艾郎风电、航天新材料、皓晶玻璃等被列入省、市级重大项目,海门正成为长江以北接受上海、苏南辐射带动的最前沿,上海、苏南企业战略性布局和升级型搬迁等优质资本落子的第一选择。

  一座江上“桃源”

  催生产业“磁吸效应”

  “你看!远处的谷仓艺术馆是以田野谷仓为设计灵感的,艺术馆外玲珑湖面波光潋滟,蓝天碧水交相映衬。像这样颇具特色的景象在临江新区有很多。来到这里,一点也没有传统开发区的感觉。”驱车深入临江新区的路上,海门当地人王钰燕热情地介绍着。

  海,还是从前的那片海;而岸,早已不是过去的岸。

  拥有17.6公里的沿江岸线的临江新区,位于海门东南部,与崇明岛隔江相望,曾是海门经济最薄弱的地方。10多年前,临江新区还有大片化工园区。

  新区充分发挥紧靠上海的区位优势,提出要以国际化视野发展临江,放弃简单的“加工厂+税收”模式,叫停化工,按照“生态景区、科技园区、创业校区、高尚社区”四位一体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建设一座充满诗意与生机的产业生态科技人文小城。并于2012年区划调整成立临江新区。

  “化工园区”果断转身“科学小城”,对于这样的“刹车、急转、改道”,无法用一两个诸如“魄力”“勇气”这样的基础词汇说得完、道得尽。

  土地规划调整难、校地合作太难、初期招商更难……“很多人都觉得天方夜谭,还有人说这是在马桶边上磨咖啡,会有谁来喝呢?”回忆起十年前的步履维艰,海门区政协副主席、临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徐骏仍记忆犹新。

  实现目标的底气在哪?

  “回头审视,当时‘把土地空出来不招商’的行为,真没有想那么多。思考当下与未来,就想着千万不能盲目发展。那么,只要方向把得准,差的就是一个‘干’字。”在徐骏看来,只有用超前的思维谋划才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而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梦想照进现实。经过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如今的临江新区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在国内外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临江新区东布洲科学城,成为长江生态保护、沿江产业转型的样板,成为海门人才集聚度高、生态环境好的园区,成为南通沿江科创带的重要节点。

  “我们创始团队来自于上海,正是看中这里的区位环境和政策优势,才选择来这里发展。”指着生产区域,江苏嘉兆电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周余介绍,自2018年入驻以来,公司的销售额已实现逐年翻番。据投资界2月21日消息,江苏嘉兆电子有限公司已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位于临江新区东布洲科学城的长高院,是该新区实施“名校合作”工程,与顶级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办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产物。截至目前,长高院已累计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逾250名,为科学城内的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药学人才。在一路之隔的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5位长高院输送的人才已进入科研团队,参与疾病基因等方面的项目研究。

  10多年来,一大批高科技人才来到临江新区创新创业,中科基因、澳斯康生物、百奥赛图、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等生物医药高科技项目纷纷入驻。如今,临江新区入驻的科创项目超过200个,创新人才5000多人,一条以生物医药科创为特质的大健康产业链加速形成。

  一片沧海桑田

  见证区域“拔节生长”

  观察一座城市的成长,时间是清晰标尺——

  来到海门,面对江海美景,谁能想到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地域,却是经过几世几劫,历尽沧海桑田,才延续了这片土地的繁荣发展和秀美容颜。

  在海门城区南部、距离长江岸线3公里不到,坐落着全国唯一的以全面展示江海文化起源、传承、发展为主题的江苏省级国有博物馆——江苏省江海博物馆。远观,端庄大气是这幢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黑白灰的色调散发出中国水墨的典雅韵味,周围水系环绕、交相辉映,显出灵动之气。

  步入南门,一个巨大的类似“定海神针”的金色浮雕柱映入眼帘,柱子上的浮雕用“凝固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着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背后,同样充满江海特色的雕塑与之一起传颂着自强不息的精神。

  沿着展厅步道一路前行,或回首江海人民以追江赶海般勤劳、耕江煮海的智慧、通江达海之大气;或一览范仲淹修堤捍海、张士诚揭竿而起、张謇事业救国的壮丽篇章;或了解这片土地几起几浮、坍入江中的波澜壮阔;或窥见江海人民开疆拓土的发展动脉……沧海变桑田、荒原成家园,造就出新时代海门人“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精神。

  在当地派出所执勤了几十年的何学平,退休后来到江海博物馆认领了值守的“新岗位”。“这里平时还有不少游客来参观,大多都是来自上海和苏南的。”看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滴,何学平打开了话匣子,“五年前,刚建馆的时候,外面都还没怎么开发,你看现在,周围的道路,四通八达,就像这座城市的未来一样,越来越好!”

  潮起,海浪翻涌而至。

  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浪涛,都是大海积蓄的能量,它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把海沙推入沙洲。携入的海沙经过日积月累,慢慢地堆积成滩涂。对于拔节生长的海门,亦是如此。

  在海门,有处承载着记忆的地标——青龙港。一百多年前,海门青龙港至上海十六铺码头航线的开通为海门打开新的世界;一百多年后,已成为沿江生态景观带的青龙港,正带着旧时的容光,焕发出新时代的朝气。依旧,江流不息、浪涛奔鸣。

  采访期间,驱车顺着张謇大道一路向南,记者每每疑惑,偌宽的双向八车道,为何最外侧道路与两侧配置的辅道间还另外设有绿化带?细细想来,可能是为城市未来的扩容发展预留了空间,又或许是为城市将来的地铁规划腾足了地方。仿佛每一处细节,都从不同维度呈现出这座城市一直以来超前“半步”的谋划。

  正如,海门“诗家”卞之琳笔下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那么,于马鞍山而言,谁又将是谁的风景?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任德玲 编辑:杨雪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