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太白镇:“三圣傩舞”闹元宵时间:
2025-02-13 10:09
摘要
“咚咚锵、咚咚锵……”2月12日上午,当涂县太白镇新桥小区中心广场上鼓乐齐鸣,经幡招展,人声鼎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圣傩舞”展演活动拉开帷幕,古老的当涂民俗为佳节增添别样的仪式感。 只见三名舞者前簇后拥,身后跟着鼓乐吹打一队人马,“脸子”佩戴着红、绿、黑三色且形象狰狞的面具,挥舞着手里的木槌、铁链、狼牙棒,伴着鼓、锣、钹和唢呐等清脆嘹亮的乐声,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忽而前进,一会又突然转身,奔向各个角落。傩舞者的服装、面具、红宝剑、红锤、绿色狼牙棒、黑铁环、黑铁索等,以及走跳各种寓意的步伐,都展现了当涂傩文化的地域特色。 “特意带孩子来看‘跳脸子’,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太白镇新桥村村民王婷高兴地说。 “到了晚上,就会上演村民们喜闻乐见的跳财神环节。”当地村民方子龙说,届时,舞者会挨家挨户在门口绕圈,摆好架势,听到村民燃放爆竹后立马跳起傩舞。有村民会送来茶叶蛋,据说吃了被“财神”摸过的茶叶蛋能辟邪;还有村民走到舞者身边兜起围裙接元宝,祈福纳财。 流传于当涂县太白镇塔桥古街等沿江地区的民间傩舞“三圣傩舞”,起源于汉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当涂经常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人们寄希望于傩神、圣雄辟邪驱魔,消水厄、病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于是衍生出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三圣傩舞”,因地处天门山脚下,又称“天门傩舞”,当地村民称傩舞为“跳脸子”。2017年,“三圣傩舞”被列为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太白镇中心文化站负责人表示,“三圣傩舞”延续下来的不仅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形式,更是无数匠人在千百次经验捶打后留住的民俗文化结晶,是岁月馈赠后人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太白镇高度重视傩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如今,“三圣傩舞”不仅深受本地人喜爱,还成功走出了当涂县,被邀请到浙江丽水、江苏镇江、安徽黄山等地进行展演。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古玉
编辑:潘轶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