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媒体 > 中央媒体看安徽 > 中央电视台

  • 2017-03-08 04:44
  •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 作者: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关于保护、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会上频频成为热门话题,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各地的创新做法,正合力将文化之根留住。

  春节期间,一档主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播出“意外”燃爆微博及微信朋友圈,《中国诗词大会》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亿多人次,其中不乏90后、00后的年轻群体,网上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上亿次。

  从诗词大会脱颖而出的小选手叶飞生活在安徽省安庆市,他的胜出得益于从小就对古诗词感兴趣,还得益于家长的观念和学校的氛围。在安庆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经开展了几年,但是在一开始像古诗词经典诵读这类的活动,在校园开展得并不顺利。

  几年前,安庆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小学老师汪琼把《日有所诵》《小学生古诗词80首》《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导读》等课外读物做成课程给同学们上,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但这些毕竟会挤占抄写十遍生词等最基础训练的时间。结果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下来,在全年级16个班中汪老师带的班排名倒数第二。一时间杂音四起,家长不满、学校压力也很大。

  老师们在应试教育夹缝中遇到的压力和困惑,让同样在教育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也深有感受。他曾4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提案,在2016年就走访了16个省40个县,调研中他发现,有些地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弱化的趋势,于是联名其他政协委员共同形成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委员提案。

  黄德宽说,传统文化越来越淡化。小学一二年级还是比较重视,开展了很多活动,中考之前慢慢地淡化,到了高考它就没有什么位置了。还有就是整个社会环境中间,给我们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这样的一个场所还是很有限,就是博物馆很少,文化宫很有限。

  很快,他们的联名提案得到了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的正式回复。

  去年全国两会上来自代表、委员有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议案提案在得到快速回复的同时,一项项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顶层设计思路正在形成和推广。这一年,传统文化逐步被纳入到课程体系,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增加了从《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作品中选取的篇章;这一年,高考考试大纲重新修订,重中之重就是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这一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将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作为主要项目;而就在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作为这一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

  黄德宽说:“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最高规格的文件。文化是最持久的、最深刻的一种力量,中华文化走出去,你自己都不传承好怎么走出去?光有经济,没有文化,咱们依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 ”

编辑: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打造专业化团队 推进高质高效春耕


发布于2024-03-25 06:34:23

春风送岗位 “职”达家门口


发布于2024-03-25 06:33:2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