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媒体 > 中央媒体看安徽 > 光明日报

  • 2019-11-13 06:53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常河 方莉 邱玥

  淮河、长江、新安江,三条“彩带”起舞于安徽的版图,让安徽形成三种内核相通而形态各异的文化。如今,快速高质量的发展,让这三大板块各自以浓墨重彩装点着江淮大地。

  淮河边上的界首市,已经拥有8家院士工作站,另有9个博士后工作站,“院士经济”正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县域经济增长连续3年位居安徽省第一位。

  坐落在长江淮河之间的省会合肥,除已经建成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两个大科学装置外,正在建设第三个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而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等一批“安徽首创”重大成果纷纷亮相,更让这座由县城嬗变的“大湖名城”走向“创新高地”。

  对于安徽来说,曾经的农业大省标签,一度的经济洼地,“不东不西”的地缘尴尬,都让这个中部省份屡屡被遗忘。

  如今,安徽开始了真正的迎风起舞。“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推动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这成了安徽高质量发展最有利的诠释。

   从“一无所有”到“无中生有”

  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落户合肥西郊的“科学岛”、中国科技大学南迁被合肥市敞开胸怀接纳起,科技创新已经在安徽开始生根,科学岛俨然安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安徽从“一无所有”到“无中生有”的事实有力地证明:创新驱动发展,原始创新是源头。

  如今,安徽全省科研机构数已超6000个。“墨子号”、全球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等量子领域的重大成果皆为“安徽首创”;大科学装置已建成3个,在建3个,预研3个,形成以合肥为中心、服务全国的大科学装置集群,源源不断吸引人才、催生原始创新成果。

  合肥市高新区的云飞路,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聚集于此,被誉为“量子大道”。在这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郭国平在实用化量子计算特别是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量子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多个重要成果。郭国平说:“继成功研制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我希望在明年底推出一个包含六个量子芯片的真实量子计算机。”

  和郭国平一样,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青松也在合肥让梦变成了现实。刘青松说,安徽推进“科技+基金”激活资金,推进“拨改投”“资金变基金”,“支持资金根据企业自身需要灵活撤退,这让科研人员对企业有‘发言权’,让科研人员有精力和动力将原创成果应用市场化”。

  刘青松记得,公司申请注册时,由于所做的事情是完全创新的,监管机构不知道如何批资质,“合肥高新区一位领导说,我写个保证书,就让他们先干起来再说”。有了这份“保证书”,再加上成为安徽第一批享受股权激励的企业,中科普瑞昇如日初升。

  正是凭借着对原始创新的鼓励和包容,合肥,才成为科技创新的沃土。也是“无中生有”,当前全球热点产业之一的人工智能,在合肥先后培育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中国声谷也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

   从“不东不西”到“左右逢源”

  仔细分析今年出台的《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可以看出安徽满满的自信和睿智的规划。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谋划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等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安徽一手连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手连接长三角。长三角,就是安徽的“主战场”,而广袤的内陆,则是产业转移的“大后方”。

  “双优势”意味着“左右逢源”,意味着风口。

  宣城市,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一山一桥一河之隔,就是江苏和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派驻到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的干部叶海燕戏称自己是“陪嫁丫鬟”——萧山引以为傲的那根“羽毛”,“嫁”到了宣城。

  2015年初,宣城市和萧山区两地政府合作,由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与新塘街道共建承接羽绒产业转移平台。目前,园区已落户羽绒企业21家,形成原料采集、羽绒毛生产到羽绒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勇说:“我们营商环境对标沪苏浙,上海‘一网通办’,江苏‘不见面审批’,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我们争取一次都不跑。”

  2018年,宣城市来自沪苏浙的投资占比达八成,重大项目占比达六成。在长三角,类似的“联姻”故事不断上演。

  “我们理解,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必须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抓改革,营造‘四最’营商环境。”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说。安徽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模式,开展变相审批专项整治,实现政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至197项,继续保持全国最少。

  近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提议将黄山、蚌埠、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7个城市加入协调会。这意味着,安徽全部地市正式“入长”。

   从“改革基因”到“逻辑内因”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美好安徽”彩车集中呈现了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机器人、脱贫致富金寨大湾村、水清岸绿新安江等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重大成就。

  这些要素,无一不包含着安徽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探索推广以‘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为内容的林长制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跨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模式’入选中央组织部‘攻坚克难案例选编’。”李锦斌如数家珍。

  2018年10月开始运行的国际人才城成为高新区最重要的窗口之一。从曾经的“留不住人才”,蜕变为一个“养人的地方”,合肥高新区探索出一条“留人、用人、养人”的“生态链”。

  合肥高新区去年9月出台的《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提出,以“三大工程”为依托开展创新尖峰攀登计划,其中之一就是“实施高端人才固本工程”。

  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看来,“养人合肥”就是要培养和引进更多优秀人才,让合肥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天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说:“我们一方面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在肥各类院校发展,助力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更多优秀企业家投资兴业。”

  “如果不是在合肥,讯飞可能很难获得这么长时间的关切和包容。”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深有感慨。

  “安徽各级领导到讯飞来,不会问你今年要交多少税,今年能做多大规模,而是说一定要做扎实、要做稳当,要把技术创新做好。”刘庆峰说,合肥表现出的对高科技企业前期基础研发的容忍度和包容性,是独一无二的。

  合肥的创新土壤孕育了科大讯飞,也吸引着京东方、长鑫存储等“业界航母”。当年合肥以独到的眼光和魄力,吸引京东方落户,演绎出城市与企业“互相成就”的佳话。

  “养人”,就要有人才良性发展的政策土壤。具体说,就是从盘活闲置存量编制资源、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入手,探索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按比例向教育、卫生等急需行业定向定量投放空余编制,让闲置的编制资源发挥效益。

  合肥学院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急需引进人才。作为“编制周转池”试点后,合肥学院增加了266个编制。

  李锦斌介绍:“我们盘活存量编制9万名,其中1万编制进高校,6万编制进医院,2万编制进村小、教学点和中小学,有效激活了沉睡的编制资源。目前这项制度已覆盖全省本科高校,推广到省市县200家公立医院和部分中小学、乡镇卫生院。”

  安徽改革的基因,恰是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因”。

  李锦斌总结:“总的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7年,是安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的时期之一。”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3日07版)

编辑: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