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媒体 > 中央媒体看安徽 > 农民日报

  • 2020-09-24 08:36
  • 来源: 农民日报
  • 作者:

  什么是小康,如何实现小康?可能在1000个人心中,有1000种答案。记者走在安徽乡间的小路,听人们讲述自己的小康故事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产业。“想让年轻人回来得有产业”“我们就是靠发展特色产业让老百姓赚到钱了”……这让人不禁想要探寻产业的魔力,并试图描绘一幅江淮大地农村生气勃勃、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

  世界那么大不如来乡村

  马郢,这个距离合肥市区仅40公里的地方,5年前还是个贫困村,可如今,这里“创客”成群、游人如织,还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这一神奇的变化得益于“马郢计划”,它由马郢社区协调委员会主任钟宇(原马郢社区第一书记)发起,将“助学”“助村”“助农”三部分有机融合。“它旨在架起一座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打通城市与乡村的连接障碍,让两者的资源得到有效互换和互补。”钟宇说,“马郢计划”主推的乡村体验游,因其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在众多的旅游产品中独树一帜,它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又能贴近乡亲们的日常生活,大家都支持。

  钟宇和志愿者在马郢建立的第一个支教点叫“马郢小院”。几年间,一批批城市的孩子来到马郢“小院”学习、游玩,今年80多岁的志愿者孙瑞景教他们认识田里的农作物、扎扫帚,还烤山芋给他们吃。他回忆说,自从有了这个“小院”,他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我的孙子过去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家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决定带全家人返乡创业。”

  据悉,2019年马郢社区共招募志愿者256名,2019年度共接待游客9万人次,带动村民直接增收近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1万元。

  小小一粒果敲开致富门

  顶着骄阳,记者来到滁州市全椒县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山核桃已陆续挂果,长势喜人。“它又叫碧根果,种植四五年就能挂果,七八年可以进入盛果期,盛果期长达七八十年,属于可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县林业局造林绿化股负责人陈发军指着树上的果子说,薄壳山核桃进入盛果期,亩产干果200到300斤,按批发价每斤40多元算,亩均毛利润超万元。地里还可以套种苗木、粮食作物。

  “2016年县林业局和镇里的干部找上门来,为我家制订了精准扶贫计划,开始种植山核桃,每个月林业局干部都带着农业技术专家上门指导两三次。现在我家的11亩核桃树已经陆续挂果,预计今年能收200斤果实。”该县石沛镇白庙村村民计成军的笑容漾在脸上,“目前我们家已经脱贫,今后的生活有了着落,碧根果就是我家的‘摇钱树’。”

  除了散户种植外,该县还着力推进大户带动种植和土地流转。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5.2万亩,2019年产果100吨。全县薄壳山核桃种植企业从369户贫困户手中流转了3850亩土地,实现户均增收5000多元,帮助196户贫困户稳定就业。“这里一个月工资3000块钱,孩子在外面工作,家里盖了20多平方米的新房,我自己够住。”在薄壳山核桃基地忙碌的贫困户吴国才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为了鼓励贫困户积极种植山核桃,据县林业局二郎口林业中心站负责人曹仕波介绍,2018年县里出台了补贴政策:对贫困户成片栽植人均0.8亩以上的,每亩补助2450元;房前屋后零星栽植的,每棵补助50元,鼓励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还组织了技术小分队“一对一”帮扶,定期上门开展技术指导。

  乡村电商热农民网红多

  “真是推荐到我心坎儿上了,茶友们的福音呀”“这个价格和品质真是难得啊,已经控制不住购买的欲望了”……网友们源源不断的留言,在霍山县“2020年扶贫助农网络开茶节”的抖音直播中不停地刷屏。

  不仅“弹幕”目不暇接,下单量也噌噌直涨。3个小时的直播共有11.7万人观看,销售额突破153万元,其中礼品款霍山黄芽更在直播中销售一空。

  如此亮眼的销售成绩,得益于霍山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据县委书记项跃文介绍,作为全国首批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该县打造了省级大别山电商产业园,自2015年开园以来,线上线下累计交易额20余亿元。去年更是突破了10亿元,农产品上行规模达7亿元,并先后培育了霍山优选等5家区域性电商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子商务交易公共服务体系。

  霍山还诞生了一批直播网红,90后“徽姑娘”陈来凤就是其中之一。她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给家乡农产品“带货”,仅去年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不仅网上“粉丝”众多,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农户前来“取经”。

  2012年,陈来凤在外地学习了稻田养虾技术,回家后流转了几百亩地,和村民一起成立了成凤农业合作社,开启了创业之路。“龙虾的排泄物可以做水稻的有机肥料,龙虾又可以把田间的杂草、害虫,包括虫卵都吃掉。收获的虾田米已经申请有机认证。”陈来凤说。

  陈来凤还是个热心肠的姑娘。截至目前,她已举办网络公益性培训13期,累计培训3000多人,无偿把种植养殖技术传授给农民。还通过流转土地和提供工作岗位,帮助那些仍处在贫困状态的乡亲。据统计,她的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已为23名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帮助69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流转了909户农户的土地,通过土地分红和用工薪酬,3000多名群众从中受益。

编辑: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打造专业化团队 推进高质高效春耕


发布于2024-03-25 06:34:23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