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完元宵节,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余小俊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便开足“农机马力”。“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对50余台套农机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和保养,并对即将投入使用的育秧设施大棚、备土车间、智能化播种车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农机服务安全开展。”合作社负责人余小俊表示,针对春耕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合作社推出“订单式+托管式”服务,覆盖旋耕、育秧、插秧等环节,目前已有30余户农户签订托管协议,服务面积超5000亩。
在合作社智能农机调度中心,大屏实时显示农机作业轨迹和进度,合作社为每台农机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既能精准作业,又能分析数据优化调度。“通过统一调配农机资源,作业效率提升近40%。”余小俊说。
据庐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庐江县需稻种约1.09万吨,麦种0.45万吨,全县水稻良种自给率约占40%,除了农民自留种外,每年50%的稻种依赖外调,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南陵县、舒城县,以及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目前县内4家种子生产企业和10多家经营企业已自产和外调了大量的早稻种子,基本能满足全县早稻和中籼杂交稻生产用种需求。小麦用种基本保证自给自足,一般到9—10月份小麦播种季采购使用。
除了供种,庐江县对肥料和化肥的供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当前正是各大肥料批发商采购肥料的备货关键期,县内肥料批发商表示,目前气温偏低,春耕生产尚未大面积启动,从肥料企业购进肥料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目前库存量约为往年同期的50%。在肥料供应方面,现在的采购形式一般为肥料厂直运农户,省去下货、转运等程序,目前肥料等农资运输环节畅通,市场能保证充足供应。当前农业生产用药主要是除草剂和一些杀菌剂,针对春耕农药需求,县内3家农药生产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全县40多家农药批发企业完成了大量的农药产品的冬储工作,保证全县农业生产的农药产品需求。
庐江县的春耕备耕保障工作也是合肥市抢抓农时有序推进春耕春管的一个缩影。为保证春耕备耕生产有序进行,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早部署早行动,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走入农机大户中,指导和协助农机手检修、保养和调试春季生产农机具,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机具健康上阵,高效作业。春耕期间预计投入农机数量2.83万台套,其中深松深耕整地机具数2695台套,高性能播种机(插秧机)2040台套。
同时,有关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经销点、农机服务组织和供油点的沟通协调工作,以及农机具、零配件和油料的储备供应工作持续深入,为春季农机化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规范实施、加力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及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项目资金调度扎实推进,截至目前,上级下达资金购置与报废更新资金1.17亿元,其中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1.09亿元,农机报废更新补贴850万元。
此外,积极动员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模式,尽早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提高机具作业效率,保证作业质量,并组织区域内农机跨区作业,预计发放跨区作业证1080张,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945张、插秧机135张。
“我们组织首席专家团队和基层农技人员等近千名科技人员,聚焦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小规模农业从业人员,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与服务。2025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82期,累计入户指导服务超2000次,培训农民达1.5万人次,为农民提供1000余条实用信息。”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做好春耕春管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分析预警,有效应对低温冻害,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今年已发布农情信息10余期、农业气象灾害专题服务专报2期,喷施叶面肥、追施磷钾肥170万亩次。
另一方面,合肥提前做好农资储备,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供需监测,统筹产销对接和余缺调剂,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目前,全市贮备化肥11万吨,农药1300吨、各类农作物种子3.6万吨;全市1600家农资销售门店已全部开业,其中肥西县农资经营单位已备肥料4万多吨(其中配方肥3.6万吨)、农药(包括除草剂)200吨,能够满足近期的农资需求。同时,县农业执法大队开展冬春季农资市场管理,对县内农资经营主要街头和经营户进行排查,打击销劣售假行为,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对种子经营企业实行进货、销货、种子质量检验报告备案制度,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据悉,合肥市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目标,扎实推进春季田管、春耕备耕等工作,打牢夏季和全年粮油丰收基础。目前全市197万亩小麦、90万亩油菜长势良好,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3%,高于上年同期7个百分点;油菜一、二类苗比例75%,高于上年同期5个百分点。(记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