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媒体 > 中央媒体看安徽 > 更多媒体

  • 2021-08-26 06:26
  •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 作者:

  亳州市蒙城县双涧镇李寨村邻长和群众在村群众议事小会场进行沟通交流,听取群众对工作的意见建议 (安徽省亳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邻长发挥的作用如同国与家、公与私、干与群、上与下联系的“直通车”,互动的“连接点”,矛盾的“缓冲带”

  ◇10万名邻长将群众的需求“一网打尽”,用“绣花功夫”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如同10万双“眼睛”,邻长是分布在村(社区)中的矛盾“减震器”

  14名社区干部服务3.2万名群众,被动应对,疲于奔命……一年多前,新冠肺炎疫情初起,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党委书记郭侠时常在想,怎么让基层诉求真实传递、快速反馈与妥善处理?如何让信息和政策及时、全面、精准传达到基层?

  曾经这些基层治理的“末梢困境”,随着到位的10万名邻长逐步破解。

  自2020年7月起,亳州探索建立了贯通“乡镇(街道)—村(社区)—片—组—邻”的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选配10万名邻长,充分发挥“服务员”“调解员”“观察员”“宣传员”等职能。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奇认为,邻长发挥的作用如同国与家、公与私、干与群、上与下联系的“直通车”,互动的“连接点”,矛盾的“缓冲带”。

  “1:1000”

  暴露基层治理“末梢困境”

  记者在亳州调研发现,村(社区)尤其是城市社区的邻里关系普遍存在“只闻关门声、不知是何人”的情况,广大村(社区)干部人少、事多、压力大,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基层治理存在三大“末梢困境”。

  干部服务难入微。一名村(社区)干部服务上千名群众,千家万户的需求难以反映到决策层,各项改革创新政策举措也很难精准传递给群众。“过去,一些群众上访多源于小事,社区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郭侠说,14名干部要服务3.2万名群众,还要承担污染防治、脱贫攻坚和督查巡查等任务,往往处在被动管理、疲于奔命的状态。

  群众需求难匹配。随着群众需求不断增加且多样化,基层干部往往难以掌握和匹配相关需求。比如,独居老人腿脚不便,想下楼买油买盐都要考虑再三;有的小区或村口道路的电灯泡坏了影响照明,但长期无人过问,只有打市长热线投诉后才能解决。

  社会动员难有效。村(社区)遭遇突发事件或政策宣讲时层层传导,但效率层层衰减,社会动员有效性不足。例如,疫情初期,有的社区干部难以联系到群众,无法有效开展工作。

  亳州市谯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建影和亳州高新区党建办主任白全等人说,必须化解基层触角“最后一米”的痛点,填补工作空白点,消除治理与服务的盲点。

  “邻长制”

  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向下纵贯到底

  亳州市域面积大,总人口超过600万人。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策。

  为破解城乡基层治理“末梢困境”,需要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向下纵贯到底,为民服务精准治理。

  亳州的改革,不是简单地对原有网格进行再切分,而是探索“一贯到底、上下联通”。

  2020年7月以来,亳州市通过科学划片、依法分组、合理设邻,探索建立了贯通“乡镇(街道)—村(社区)—片—组—邻”的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带动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参与村(社区)街巷治理,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

  按照空间、人员全覆盖的原则,亳州市将每个村(社区)划分为若干片,片长由村(社区)两委干部和村其他工作人员(其他社区专职工作者)等人担任;每个片划分若干组,组长由村民(居民)小组长、村(社区)聘用人员等人担任;在每个组内以居住临近的5户至15户村(居)民为一邻,邻长由居住在本邻内的村民(居民)代表、在职(退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村(社区)志愿者、热心公益村民(居民)等人担任,党员带头。

  目前,亳州市在127个城市社区和1221个村选配片长9222名,组长26812名,邻长107555名。当地还出台了为邻长免费健康体检等激励举措。

  “邻长的职责包括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亳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守雨说。

  为建立健全基层问题“发现、反映、交办、解决、反馈”工作机制,帮助邻长第一时间回应群众问题,亳州市开发了邻长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依托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邻长工作微信群等平台,打造为民服务的“指尖阵地”。

  在亳州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记者看到,屏幕上实时显示群众提交的问题以及邻长处理问题的进展。该中心党委副书记孙明新说,群众可拍照上传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可实时在线查看问题的处理情况。邻长可在线办理问题,也可通过系统上传至分管组长、片长。

  10万双“眼睛”成联系“直通车”

  “有问题找邻长。”“遇事不要慌,邻长来帮忙。”“邻长是我们的大家长,服务群众不断档。”群众的点赞证明,亳州107555名邻长激活了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

  薛阁街道马元社区患有糖尿病且行动不便的一位市民向邻长周杨反映,家里水管漏水。周杨联系社区,并请专业维修工人疏通下水管道,及时解决了居民难题。这位市民说:“多亏邻长出面协调,让我没了后顾之忧。”

  除了担任“服务员”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外,邻长还承担“调解员”职责,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亳州市的信访量和市长热线来电数量大幅下降。

  10万名邻长如同10万双“眼睛”,是分布在村(社区)中的矛盾“减震器”。作为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有效触角,邻长制构建了科学、严密、顺畅、高效的基层组织体系,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小区电动车堵路等小矛盾,如果没有邻长从中调停,有可能酿成大矛盾。”亳州市和谐佳苑社区的一位邻长胡修闻说,邻长就近和大家有商有量,矛盾能及时化解,消除了基层工作“盲点”。

  作为“观察员”,邻长可以了解社情民意,畅通了民意表达的通道。

  邻长还是政策“宣传员”。亳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修薇表示,以前中央发布新政策,层层开会传达,到村(社区)效应相应递减。如今邻长当天就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群众,接地气的方式让群众更能接受。

  “‘邻长制’依托于原有的村(社区)制度设计,进行了组织延伸,打通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刘奇说。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池黄高铁4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池黄高铁4月25日开始售票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