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媒体 > 中央媒体看安徽 > 新华社

  • 2020-04-26 07:09
  •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 作者:

  长三角新合伙人

  根据不久前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安徽GDP上调了4004亿元,增量全国第一。2019年,安徽以3.7万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1位,省会合肥则以9409亿元经济总量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

  安徽被低估了?合肥是黑马?一连串的数据引起了经济界对安徽的再关注。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安徽,从一个中部内陆省站到了直接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前沿,成为海内外瞩目的长三角新合伙人。

  安徽入“长”,期待已久,蓄势已久。

  历史上,安徽曾与江苏同为“江南省”;地理上,安徽与江浙直接接壤,与上海最近处直线距离116公里;文化上,徽派文化与江浙沪文化相互交融。

  早在1990年,安徽就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带动全省”战略,把目光投向长三角。进入21世纪,长三角也逐渐拥抱这位“近邻”。安徽被纳入长三角区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安徽8市列入长三角城市群。

  新时代的长三角海纳百川。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安徽全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范围。

  安徽入“长”,既在追赶,又谋领跑。

  安徽既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努力追赶、跟跑江浙沪发达地区,又力求领跑科技创新策源、新兴产业聚集和绿色发展示范。

  这是新动能响应者的领跑姿态。安徽连续8年创新力能力位居全国省区第一方阵,量子通信技术全球领先,拥有全球最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在全国首个投产自主研发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和铜陵先进结构材料列入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正在重塑。拥有强劲创新优势、鲜明改革基因和国家战略机遇的安徽,正以追求“徽常皖美”的勇气和韬略,谋定新方位、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夯实新三农、构筑新治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贡献安徽力量。

  新时代、新角色、新目标。安徽既是中国经济在新时代激发创新驱动活力的缩影,更肩负着中西部转型升级探路先锋的重任。(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菁杨玉华徐海涛)

  安徽新方位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杨玉华 徐海涛

  3月 5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合肥市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周牧摄/ 本刊

  ◇从中部内陆省到长三角新合伙人,从“铜墙铁壁”传统制造到“芯屏器合”全新智造,从江淮水患连发到“皖美”生态呈现,安徽在地理版图、经济版图和生态版图上都迈向新方位

  ◇数据显示,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19年,安徽7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7件,高新技术企业以6636家的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十年前的安徽还苦于“东西不靠”的方位之困,如今已是“左右逢源”,拉开了高质量开放、新动能发展的大框架。从中部内陆省到长三角新合伙人,安徽站准新方位,全新发展积厚成势。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说,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考察安徽时,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层面,对安徽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这是为新时代安徽定向导航。

  地理版图:长三角新合伙人

  思全局,方以谋一域。以一域,融入服务全局。

  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宏观版图,安徽看见自己的新方位。促进中部崛起有安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有安徽,《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安徽全域纳入,让安徽从内陆省变为长三角新合伙人。

  《纲要》明确,安徽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为什么是安徽?

  “地理区位使然。”安徽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必定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全国唯有安徽具备双区域身份,向东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向西由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与中西部形成区域一体化。

  新方位源自“皖有所长”。这个“长”,就是强劲的科技创新优势。

  刘青松,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前任主席,2012年回国后选择安徽创业。

  “好多人不理解,因为当时的安徽貌不惊人。”吸引刘青松和他7位哈佛校友的,是安徽的科技雄心。

  下好创新先手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埋下了伏笔。

  1970年,资源并不富庶的合肥张开双臂迎接了南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安徽发展的创新驱动埋下了种子。此后,合肥成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都进一步集聚安徽创新的强劲动能。

  不到十年,刘青松团队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打破国外垄断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细胞库”。

  “成果超出预期,这足以回答为什么选择安徽。”刘青松说。

  数据显示,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19年,安徽7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7件,高新技术企业以6636家的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长三角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安徽‘与强共舞’,自己必须成为创新的强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剑说。

  “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与沪苏浙有差距,但一些新兴技术已走在前列。”程必定说。

  在合肥,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正在承担着颠覆性技术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任。核聚变是人类已知的最强大能量,使用托卡马克装置模拟“人造小太阳”探索可控核聚变,正让人类一步步接近清洁永续能源的梦想。

  创新,是安徽谋定新方位的底气,亦是安徽夯实新方位的罗盘。

  2019年10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主动赴沪苏浙开展多主体多领域开放对接,签署了15项会谈纪要和合作协议,带动市、县、开发区、企业与沪苏浙加快合作,达成118个合作事项,总投资近1200亿元。合肥、杭州拟共建“智慧城市”和产业园区,滁州、马鞍山分别拟与南京共建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铜陵正深化与阿里云智慧工业大数据产学研合作。

  围绕打造创新策源地,安徽积极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建设。安徽建成的长三角科校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了区城内2420家法人单位的3.1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360亿元。

  经济版图:新兴产业聚集地

  江水一碧,航迹万千。长江边的芜湖港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556.07万吨,同比上升45.28%。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芜湖港与上港集团携手打造安徽至上海洋山港的重要喂给港。

  繁忙的港口见证开放活跃的新安徽。

  过去,安徽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角色是“粮煤钢”大省,输出粮食、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物资和农民工劳动力。上世纪80年代后,安徽家电业崛起并独领风骚,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中就有1台是安徽造,四大家电产量占全国1/4。

  今天,安徽已经发展成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重要集聚地。

  正如当年于困难中迎接中科大而有了后来科技创新的王牌军,合肥十年前接纳资金不足的京东方公司,有了今天80多家上下游企业、产值千亿元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2009年,基于对未来产业需求的研判,合肥市决定与当时缺乏资金的京东方合资上马国内首条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那一年,合肥经济总量刚过2100亿元。

  “如果没有风险,也轮不到当时经济排位靠后的合肥。”合肥市发改委介绍,合肥以财政资金30亿元撬动社会投资145亿元投入6代线,投产以来已经实现产值超900亿元。双方目前又合作推出国内首条8.5代线、世界首条10.5代线,吸引80多家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

  从零起步,安徽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基地,贡献了全球20%的智能手机液晶屏、30%的平板电脑显示屏,工业机器人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10。以科大讯飞为代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渗透经济各领域,智慧家居系列成就了安徽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落户安徽,成为安徽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品牌。

  去年以来,安徽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产业工程、产业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智能制造(含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新材料、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产业。

  2019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从2015年的22%提升到35%;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和铜陵先进结构材料列入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计算机、液晶屏、锂电池、集成电路、智能手环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近年年均增长20%以上。

  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得益于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安徽新兴产业表现出较强的“抗压性”“反弹力”。

  124561台!3月27日,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单日产量再次刷新纪录。这一联想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研发基地,自春节以来已接到全球126个国家300万台电脑和服务器的订单。疫情期间,科大讯飞公司针对智能和云端经济的新需求,开发多个应用场景和产品。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六稳”,安徽连续出台《5G发展规划纲要》《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等,布局新基建,强壮新兴产业。

  在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来自全球各地的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中。这是我国第一家自主研发并投入量产的内存芯片设计制造一体化企业。“公司产品已通过部分头部企业的产线验证,今年计划月产4万片12寸晶圆。”长鑫存储执行副总裁刘红雨说。

  总投资超192亿元的以色列高塔芯片工厂项目、超145亿元的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超50亿元的协鑫集成再生晶圆制造项目……2月下旬,疫情下合肥第一场“云签约”让一批新项目落户。高塔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芯片模拟代工厂。高塔项目的落户,使安徽备齐数字、存储、模拟三大类芯片的制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

  疫情以来,安徽已集中开工四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总投资达4102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12个行业领域。

  有着新兴产业集聚优势的安徽,正加快壮大数字新动能,提升新兴产业质量,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

  生态版图:皖美实践者

  春天的新安江,江水清冽,两岸峰峦起伏山花烂漫,白墙黛瓦的徽州民居隐现山林,宛如一幅绵延千里的山水画卷。发源于皖南群山间的新安江,蜿蜒而下,在浙江省汇集成为千岛湖、富春江、钱塘江,奔向东海。

  “为保护一江清水,两岸群众转变生产方式,从养殖业逐步向种植业和旅游业转变。”黄山市徽州区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局长蒋红艳说。

  2012年起,新安江流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如今,新安江水质常年优于地表水Ⅱ类、接近Ⅰ类,每年注入千岛湖优质水量70亿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已在全国推广,涵盖淮河、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湖泊。

  近年来,安徽实施创新型生态强省战略,着力打造生态版图上的绿色发展安徽样板,培育“皖美”生态,筑牢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起,芜湖大力整治“十里江湾”,拆除200多个非法码头、采砂点,清理长江干流岸线近30公里,通过生态修复形成一个展现长江文化的生态长廊。

  通过推进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2019年长江流域安徽段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5%,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为近年最好。

  2019年10月,首个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安徽挂牌。安徽设立五级林长52122名,“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人专管。

  安徽海螺集团作为全球水泥行业领军企业,近年累计投资近7亿元,在33条生产线实施湿式脱硫,29条生产线实施复合脱硫,二氧化硫排放折算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3月底,合肥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启动建设“中国环境谷”,首批18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02亿元。“我们将汇聚大气、水、湖泊、农田土壤等5个国家级环保研发平台,面向全球招募中小型环保科技类企业,培育打造环保全产业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说。

  “皖美”生态实践者的角色,在江淮大地越来越清晰。

  发力智造强省

  “中国声谷”位于安徽合肥,是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2019年12月9日摄)。周牧摄

  去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18%,尤其电子信息产业最亮眼,2017年增长为15.1%,2018年、2019年增速超20%。

  2019年,安徽省推动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全年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1518亿元。

  近年来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安徽经济指标却分外亮眼:去年安徽省生产总值37114亿元,增速7.5%、居全国第7。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18%。尤其电子信息产业最亮眼,2017年增长为15.1%,2018年、2019年增速超20%。

  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加速推进新经济发展,安徽新兴产业“无中生有”,由弱到强,进入全球市场竞争领先行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以先进技术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仅大企业“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也活力迸发,在细分行业中争做“单打冠军”。安徽,正在走出一条智造强省之路,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创新链紧扣产业链可实时监测提示心率异常的无线运动耳机、解决睡眠障碍者烦恼的智能助眠耳塞、5秒即可整机折叠放入沙发底下的智能跑步机、可40天续航不充电的户外智能手表……今年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20)上,来自安徽合肥的智能穿戴企业——华米科技的新品发布会出尽风头。

  “参与国际竞争,要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视野。”华米科技副总裁章晓军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在北京、深圳、南京,以及美国硅谷、加拿大、以色列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和团队,华米科技已经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的智能可穿戴美股上市企业,发布了全球智能可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1号芯片。未来,华米科技将通过芯片、传感器、云服务等一整套布局,力争成为数字大健康领域的头部企业。

  6年、1100个员工、多个国家市场占有率第一、海外出货量同比增速110%以上,华米科技的快速发展,是安徽省新经济跳跃起飞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作为长三角创新策源地,安徽省持续推动创新链紧扣产业链建设,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企业快速成长,崭露头角。

  “连续10多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均保持高增长。”安徽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说,安徽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聚力攻坚关键元器件、基础软件等核心环节。

  “芯”方面,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芯片一期投产,集聚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产业链企业300余家,合肥“中国IC之都”初具规模。

  “屏”方面,合肥新站高新区建设显示产业重点项目超过120个,累计投资超1500亿元,汇聚京东方、维信诺、康宁等一批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器”方面,智能终端产业不断壮大,去年安徽智能手环出货量全球领先,全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100台。生产微型计算机2254万台、彩电1942万台,分别居全国第5、第2位。

  融合方面,“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获批,安徽首个区域二级节点落户铜陵,3个信息消费项目、7个智慧健康养老项目、8个互联网+制造项目、13个制造业“双创”平台项目入围国家试点示范。 去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1.6万辆,占全国总产量9.7%。“中国声谷”营业收入800亿元,增长23%。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0个,传统产业智能化、网络化升级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与新经济发展交相辉映的是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捷报频传。去年安徽省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7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启动“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建设,在动态随机存储芯片、超薄玻璃、柔性显示等领域攻坚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全球率先达到48个量子比特的光与冷原子量子计算与模拟由中国科大实现,全国首块自主研制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在蚌埠下线,全国首次投产的自主研发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在合肥面世……这些标志着安徽省原创性、首创性的科技成果和产品获得重大突破。

  传统产业迈向“新三高” 

  不仅新兴产业势头强劲,技术升级驱动下,部分“高能耗、高成本、高排放”的“老三高”产业正加速向“产品质量高、企业效益高、技术含量高”的“新三高”转型跨越。

  以往,水泥行业因“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备受诟病。如今,通过智能变革和创新驱动,全国水泥龙头企业海螺集团拥有了新的标签:“创新、绿色、国际化”。

  在海螺集团全椒县生产基地的中央控制室,信息化系统每天24小时监控水泥生产全系统运行,实现矿石在线监测、生产自动配矿以及生产线智能巡检等。一旦出现异常,工作人员不用到生产现场,就能远程修正异常参数。

  海螺集团总经济师丁锋说,全椒海螺是全球第一个水泥生产全过程智能化工厂。运行自动化、故障预控化、管理可视化、全要素协同化、决策智慧化,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让传统水泥工厂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90%,样品检测合格率提高50%。

  紧随海螺集团成为安徽省第二家跻身全球500强的铜陵有色,过去只是单一的铜矿企业,如今已成长为以有色金属产业和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大型集团。

  “依靠科技创新,传统产业也同样可以高质量发展。”铜陵有色集团总经理龚华东说,铜产业历史悠久,是典型传统产业。公司在矿山领域采用新模式和现代化开采技术,使金属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建矿山基本做到“废石不出坑、尾矿少入库”。

  以铜陵有色金昌冶炼厂关停后的新建奥炉改造工程为例,新工艺生产过程中硫总捕集率可达99.9%以上,水循环利用率达97.86%以上,年排放二氧化硫总量由过去的3000多吨减少到471吨以下;工业污水排放由过去的允许(达标)排放,降为零排放。成本比改造前降低20%以上,按照20万吨产能规模,将年新增利润1亿元以上。

  传统行业焕发生机,离不开对技术改造的持续投入。2019年,安徽省推动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全年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1518亿元。

  安徽省经信厅技术改造处副处长彭树才介绍,安徽省结合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中期评估升级行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行动,围绕产业链协同发展,省经信厅分别建立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1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库和项目台账,并按月开展项目调度。

  “以传统家电产业为例,在技术驱动下,产业迈向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的全面升级。”安徽省经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副处长张俊说,安徽省以家电的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围绕智能医疗、智慧教育、健康养老等领域,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5G、新材料等与家电产业融合。去年,安徽家电“四大件”产量同比增长3.5%,已连续3年突破亿台,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

  一企一策打造细分行业“小巨人” 

  全面改善营商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铺天盖地,培育细分行业“小巨人”,是安徽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举措。

  记者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看到,该公司研发的新款潜伏顶升AGV移动机器人,可以实现根据地面纹理判断自身所处位置。遇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能够自动避让,重新规划路径继续前进。

  “我们是一家民营中小企业,公司技术团队50多人。同时与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内部攻关和外界智库双轮驱动,推进产品升级,这是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志坚说,相比当前普遍利用地面二维码识别技术的智能物流机器人,新款智能无人导引小车能适应更复杂的工作环境。这是全球第一款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物流无人导引小车。

  类似井松自动化这种在细分行业技术领先的中小企业,在安徽并不少见。铜陵市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是位列全球前三的特种电磁线制造商;宣城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20强排行榜”,流体系统、密封系统、空气悬挂与电机控制系统等技术全球领先;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工艺技术国际领先……

  牛弩韬说,安徽省有2618家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上仅占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14%,但贡献了25%的利润;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9个、占全省总量的一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0%以上,民企占比90%以上。

  巧用智库“把脉”,让中小企业更上层楼。为助力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安徽省公开招标委托专业管理咨询机构,在精益生产、战略规划、营销管理、模式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接企业需求,一企一策帮助企业。以宁国市龙驰电器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经工信部电子五所诊断改进后,某型号电容产品合格率从70%提高到100%;焊编车间搬运距离缩短43%,车间人员精减,生产效率提高20%。截至去年12月底,该活动累计服务企业84家。

  安徽省经信厅企业发展服务处处长李晓帆说,有些中小企业营收进入千万级规模以后,企业老板想提升规模上一个新台阶,但受自身知识水平和眼界所限,事倍功半。当地政府通过引入北上广深一流企业智库,为企业把脉诊断,找出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案,让企业找到了新发力方向。

  同时,安徽省出台“进一步发挥专精特新排头兵作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争创一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

  2017年以来,安徽开展送思想、送政策、送项目、送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四送一服”,通过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线下包保常态化机制,实现政企全领域直通、多部门联动。截至去年底,对接落地企业资金、人才、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6167个,其中资金要素对接3293个,解决融资需求219.98亿元。“全省先后选派5万余名干部深入40多万家企业,让干部走下去、问题收上来、措施落下去、服务跟上来。”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必方说。(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正忠王圣志程士华)

  智能大脑助政府当“巧妇”

  大学生在安徽淮南市大数据展示中心体验城市智能运动(2019年7月9日摄)。陈彬摄

  打破一亩三分地本位主义思想,从企业和群众高频使用、最受益的事项抓起,除痼疾、破藩篱,开放数据,缓解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难题。

  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联动分散在各部门的民生要素,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提高为人民群众办事效率。

  通过“流水声”的细微变化,“智能漏失监测仪”监测地下水管是否泄漏……

  通过“污染指纹库”的自动比对,“监控点矩阵”自动定位偷排污企业……

  通过“桥墩体征”的实时感应,“传感器群”实时报告桥梁承压数据……

  近年来,安徽着眼于向科技要效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社会治理方式创新;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聚焦专注民生小事,为百姓铺就通往美好生活的智慧之路。

  科技破解治理“堵点”“痛点” 

  3月1日,合肥市老城区一酒店附近,燃气管道内可燃气体出现异常,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很危险。

  关键时刻,20公里之外,在市城市安全监测中心的超大电子屏上,一条监测燃气管道的曲线同步快速上升,并自动发出报警。

  “燃气泄漏!”值班分析师研判确认后,立即上报燃气集团排查处置,后发现为管道阀门松动。经过及时除险,成功避免一起燃爆事件。

  “用科技守护城市”曾是科幻电影中描绘的场景,如今依托安全科技、智能感知、云计算等手段,渐渐走入现实生活:一颗高尔夫球大小的智能监测球,可以“听水识音”,精确定位供水管道的泄漏点;为流水提取与固定“指纹”,准确追溯污染排放源等;为桥梁、供水等管道装上数百个传感器,感知这些城市生命线的“身体变化”……

  在安徽,从省会合肥到同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铜陵、宣城、芜湖等城市,历经多年智慧城市建设实践,老百姓在生活中已经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科技便利。

  “您好,‘城市超脑’抓拍到铜峰农贸市场内有未戴口罩现象,请您及时处理。”

  在安徽省铜陵市的8个农贸市场内,只要有人员未佩戴口罩,“城市超脑”便会依托市场内的190路摄像头“眼睛”,进行抓拍并及时推送给农贸市场现场管理人员和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进行劝导处理。

  “疫情期间,‘超脑’利用大数据行程追踪、人脸识别等手段,能自动发送返城人员信息给社区工作者,还能24小时自动巡查防范人员聚集,大大节省了防控人力。”铜陵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方永杰说。

  在宣城,交通系统配上“智慧大脑”,可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智能设置信号灯时长,有效减少拥堵,还能提速交通事故处理效率、自动比对违法车辆报警等等。

  “皖事通办”网聚为民服务力量

  “在网上填表并上传所需材料,证书就能寄回家。一点没耽误。”疫情停工期间,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人事主管朱蕾成功为20余名员工在线完成注册会计师注册。

  让朱蕾和其他会计师受益的“网”,是横向整合各部门分散隔离信息、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安徽政务服务网。

  对于仍必须现场办理的事项,安徽省推行一窗受理,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分类设立主题、通办、专业三类综合窗口,受理窗口减少80%;并大力推进跨部门并联审批,让百姓“进一扇门,办多家事”。

  安徽近年不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以数据开放释放“数字红利”。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8)》,在透明度指数省级政府榜单中,安徽位居第1,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数字开放,最怕‘一亩三分地’本位主义思想。只有真放权、真共享,才能真正实现办事不求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分析说,安徽省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从企业和群众高频使用、最受益的事项抓起,除痼疾、破藩篱,大大缓解了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难题。

  2019年底,为完善升级“移动办”“就近办”等政务服务,安徽提出依托原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新型全省政务服务“皖事通办”平台,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如今,“线上办”已成为安徽企业和群众办事首选。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重任务,更加速了政务服务走向数字化。安徽全省线上办事率提升至95.7%;省级进驻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地市平均达97%,推出64项跨部门热点事项“最多跑一次”。

  绣花功夫串起民生要素

  合肥市民周大姐近来发现,以往常见的窨井盖松动、噪音消失不见了,车行路上几乎感觉不到“轧井盖儿”。

  一个个窨井盖虽小,却反映出大民生。要让遍布全市的100多万个窨井盖都“服服帖帖”并不容易。这些井盖产权分属13个单位,数据信息难以共享。

  合肥专门成立了城市窨井设施监督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成员来自20多家单位,将分属于不同单位的民生要素有效联动。“大家通过琢磨试验,一点点加大尺寸,边窄容易松动、边宽又会翘边。经过一年摸索,找到较为合适的15厘米尺寸。”合肥市市政设施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盛文说。

  以往城市窨井盖管理,靠井盖上写着的字来分辨归属哪个单位,如写着“电”的属于供电公司。一旦丢了井盖,就很难找到归属部门。合肥给窨井安上了“身份证”——在其内壁上安装标识牌,写明产权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有效提升日常投诉处置效率。

  作为城市居民的家园,小区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载体。在宣城市,一些小区乱象曾饱受诟病。“小区内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现象普遍,十分危险。业主群投诉很多,却迟迟难以解决。”宣城市银桥湾小区物业原负责人刘勇说。

  自2019年11月起,宣城市启动市区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由街道办事处联动住建、城管、消防等不同部门,进行联合整治。

  “有的一个小区就集中拆除54户占用高层消防通道的违法建设,一举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宣城市房地产事业发展中心物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保来说。

  2020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00个以上,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7.5万个,城市绿道600公里。

  用“绣花功夫”加强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安徽省各地政府的共识。蚌埠市提出“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开展物业企业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等;淮南市提出“在创造美好生活上再突破”,从老百姓家门口做起,新增城区停车位3560个等。

  “社区治理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王云飞说,一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老百姓百分之百的大事。不断提升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及时纾解“微堵点”“微痛点”,消解矛盾于未然,将带给人们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汪延代群张紫赟)

  三变改革促三农跃升

  3月23日,安徽铜陵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稻虾养殖基地,农户在为稻虾田泼洒肥水。过仕宁摄

  鼓励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农民靠乡,支持以租赁、合作的方式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激活闲置资源,美化乡村环境,丰富城乡生活,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数量双双突破10万,居全国前列,其背后是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重视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可喜变化。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安徽省一串串崭新的数据,标注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里程:

  九成多的农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近五成承包耕地流转规模经营;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双双突破10万个,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5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创近5年新高……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安徽各地采访了解到,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主线,安徽省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释放红利,宅基地改革激活农村资源,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这些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农村改革红利释放

  “今年1月,我家领到5800元分红,这已是连续三年领分红了。”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村民程夕兵对本刊记者说,村里的发展面貌“一天一个样”,村民开上小汽车、住进小洋楼,日子也越过越好。

  时针拨回至42年前,18位小岗村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一举解决了自身温饱问题。

  作为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安徽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方面,持续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凸显。如何让农村“沉睡的资产”醒起来、活起来、动起来,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答题”。

  四年前,在安徽滁州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

  勇当农村改革先锋的安徽,不断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多项管长远、管根本、管大局的改革,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障碍,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

  2016年以来,小岗村探索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户户包田”到实现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通过控股、参股的公司利润分成,小岗品牌使用费等多种经营形式,村集体经济收入连跨新台阶。从2018年起至今,小岗村已连续三年分红。

  “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对本刊记者说,安徽立足省情,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去年入选了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单位。

  截至去年底,安徽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庄占比为93.7%,实现分红的村村均累计分红40.9万元。实施“三变”改革的村达52.8%,参改农户户均增收1100元。

  与此同时,安徽省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正加快实施,全省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48.9%。

  农村宅基地改革也在江淮大地破冰。2015年3月,中央批准金寨县为全国15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

  “我们制定了宅基地自愿退出奖励扶持,宅基地节约集约和有偿使用等政策,在村庄布点规划上注重科学性,退出补偿注重合理性,确保户有所居、有序退出。”金寨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办副主任杨先忠说,截至去年底,全县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有4.4万余户,腾退复垦宅基地4.85万亩,新建居民安置点485个,节约耕地4.2万亩。

  合肥市,近年来也探索实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夏伦平向本刊记者介绍,他们鼓励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农民靠乡,支持以租赁、合作的方式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激活闲置资源,美化乡村环境,丰富城乡生活,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安徽农村改革实践证明,改革要常讲常新、永不停步,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传义说,坚持问题导向,改革要顺应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融合促农业高质量发展

  “我流转2600亩地,前几年效益低,2015~2017年连续亏300多万元。”陈祥胜对本刊记者说,他去年探索稻鸭综合种养,种植绿色优质水稻,“政府帮注册品牌商标,这种优质米卖5元/斤,是普通米价的两倍。养鸭每亩收益3000元。今年准备扩产。”

  首次尝试种养结合,首次注册品牌商标……去年的一系列新探索,让淮南市寿县陶店乡种粮大户陈祥胜尝到了甜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本刊记者了解到,安徽近年来正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农村产业加速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些地方试水点状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做精做细,从传统种植向现代综合种养模式转型。去年,安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新增157万亩,同比增长98.1%,总面积达317万亩,居全国第3位。全年粮食总产居全国第4位,实现“十六连丰”。

  一些地方推动线状发展。在宿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金海说,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截至去年底,宿州市的联合体已发展到298家,覆盖了粮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导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以上。

  在蚌埠市,形成以米老头食品为龙头的年产5万吨的糯稻食品加工业,以争华羊业集团为龙头的养殖业,等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安徽争华羊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从事湖羊种羊繁育与销售。2016年成立食品公司,注册“仲兴”品牌,从传统养殖向养殖加工销售服务转变,不仅带动697户养殖户致富,还带动1700多户贫困户发展养殖,饲养量达3万多只。

  探索面上发展,是一些地方一二三产融合的特色。

  淮北市濉溪县被列入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濉溪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张平说,他们为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124”现代农业发展布局(一带、两园区、四产业)。以其中的一个园区——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示范区建立7.7万亩专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专用小麦优质率稳定在95%以上,并引进多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初加工率达85%。

  在业内专家看来,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完善延伸产业链条,在二产、三产上下功夫,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强劲生产力提升农业经营效率

  中央指出,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安徽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无人种地、不会种地之问。

  “我们突出政策创制,形成发展合力。”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钱东方对本刊记者说。近年来,安徽出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等政策文件,围绕注册登记、融资担保等方面,推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截至去年底,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数量双双突破10万个,入社农户450万户,带动600万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双“10万+”的背后展现出强劲生产力:

  ——绿色生态逐梦者。农业经营主体更加注重绿色种养殖、安全种养殖,是化肥农药减量行动的推动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我们致力于打造生态农业,聘请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进行农技指导。”滁州市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平东林说,以水稻种植为例,他们合作社用的是浙江一家公司的菌剂,使秸秆腐熟还田变成肥料,可以减少一半复合肥用量,同时还用了江苏一家企业的纳米农药,实现低毒高效,降低了农药残留。

  ——订单产销探路者。农业经营主体对市场需求敏感,尝试订单生产销售,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确保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提高了生产效益。“订单生产解决了粮食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问题,也解决了大户的销售难题。”芜湖市南陵县乐农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主徐文正说,他去年首次尝试订单生产,和米业公司签订优质稻订单生产合同,全程采取绿色高效的生产模式,比传统生产模式亩均增收200余元。

  ——高效农事践行者。农业经营主体从事规模化种养殖,普遍用上高效农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我们拥有50台植保无人机、28台插秧机等农机,可提供农业全程机械化服务。”六安市霍邱县宋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金宝说,给小麦除草,无人机一天能作业500多亩,而人工只能作业20亩。

  受益于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带动,农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2019年,安徽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6元,同比增长10.1%,增速为近5年新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安玉发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各地创新施策,强化支持发展保障,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破解“无人种地”困境,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带动农民增收,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先发王圣志姜刚)

编辑: 
推荐阅读
11293.6亿元!安徽一季度GDP数据公布


发布于2024-04-23 06:44:2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