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0-07-21 23:15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苏艺 严鹏 王兆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从13岁开始,刘林好就跟着父亲一起,在华阳湖上,在秋浦河边,在长江沿岸,摇橹撒网,出没风浪里,以捕鱼为生。在船上,他生火做饭,昼起夜息,娶妻生子,这条四米多长的小木船就是他的家。能够弃船登岸,住进一间屋子,在一张舒适的床上睡觉,是他晚年的梦想。

  2019年,随着长江禁渔和渔民退捕,刘林好离开了陪伴自己50多年的木船,登上陆地,分到了安置房,第一次住进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我的后代也不会再去捕鱼了”,这位“末代渔民”面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他江上漂浮了半世纪

  刘林好祖籍山东,他的祖辈和父辈曾在微山湖上打鱼,一条木船,一张渔网就是他们的全部。1963年,刘林好来到安徽池州,继续在长江里靠打鱼为生。

  一般人说到打鱼,大多会想到“渔歌唱晚”“江中垂钓”这样充满诗情的画面,但渔民的真实生活,却不光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样一句话能概括的,其中的酸苦,只有渔民自己感同身受。

  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是渔民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一条4米多长,一米五宽的木船,就是他们的“家”,白天刘林好撑船到江上打鱼,晚上再靠岸休息。打鱼结束,刘林好上岸卖鱼,赚来的钱用来买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也会用“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从农民手中直接换来米面,而自己只舍得选几条不值钱的小鱼做给全家吃。

  船上不通水电,他们吃的是江水,晚上靠一只手电勉强照明。夏天江面上闷热难耐,刘林好买来一把蒲扇扇风。“江边蚊子又多又大,一开始只能靠挥动衣服来驱赶蚊子,后来攒了一点钱,就买了一张蚊帐。”更加难熬的是冬天,水上寒风刺骨,全家人只能躲在一床被子里,互相依偎着取暖。

  冬冷夏热,这些还可以克服,江面上捉摸不定的风浪才是令渔民们的“大敌”。50多年多年的打鱼生涯,刘林好见过了太多的大风大浪。

  “1980年有一次江面上大风大雨,一个浪头打起来有一米多高,小船在水里晃来晃去,随时都有可能翻船。”刘林好全家人都吓坏了,只能上岸躲避,但是他们在岸上没有房子,只好披着被单,坐在雨中苦苦支撑。

  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了

  年轻时的刘林好是捕鱼的一把好手,一网下去总能捞上十斤二十斤的鲜鱼。“鲤鱼、草鱼、鲫鱼,这些都太常见了。”刘林好扳着指头,和记者说他当年的经历。有时候还能捞上刀鱼、鮰鱼、黑鱼这样肉质鲜美的鱼类。一天下来,船舱里满满地都是鱼,足足有一两百斤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林好渐渐的发现打上的鱼也越来越少了。经常一网下去捞上来的是各种生活垃圾,其中夹杂着几条小毛鱼,往日肥美的江鱼已很难觅到踪影。野生刀鱼这样珍稀的鱼类,刘林好已经很久没见过了,倒是有时候岸上养殖户的鱼塘被暴雨冲毁,饲养的鱼儿逃进长江,还能捕上来一些。

  在老一辈渔民的观念里,产卵的鱼不能捕,更不能用地笼这样的密眼渔网捕鱼。刘林好不识字,不知道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数罟不入檀池”这样的话,“不能把鱼儿都赶尽杀绝了。”他只能用这种朴素的话语说出老渔民的坚守。

  这些年来,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却不断遭到破坏,地笼,炸鱼,电鱼,甚至毒鱼,很多人为了捕更多的鱼,穷尽各种手段,这样刘林好也感到越来越无奈。

  据池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长吴春年介绍,池州市境内有水生生物保护区5个,分别是秋浦河特有鱼类保护区、黄湓河鰕鯱鱼青虾保护区、长江刀鲚保护区、铜陵淡水豚保护区、安庆市江豚保护区。禁捕以来,池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多个部门,对各种非法捕捞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共查处非法捕捞案1044起,其中8人被移送司法部门。

  弃船上岸,老渔民住进了新家

  在刘林好家中的桌子上,摆放着一瓶“护肝片”,这是治疗因感染血吸虫病而带来的肝肿大。“渔民每天生活在水边,一刻也离不开水,得这个病(血吸虫病)是跑不掉的。”

  弃船上岸,是刘林好的晚年愿望,“能有一间遮风挡雨的屋子,有一张舒服的床睡觉,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据吴春年介绍,在长江池州段和保护区内,共有像刘林好这样的在册专业渔民707户(2787人),渔船2230艘,2019年12月底,全市707户2230艘渔船全部拆解完毕,网具、渔船均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陪伴了刘林好五十多年的小木船也在行动中被拆解,与老人的捕鱼经历一起,埋在了他们的记忆中。

  为了做好渔民上岸后的安置工作,池州市拿出4400余万元直接用于减船退渔。贵池区还对退捕的渔民直接预留了一批安置房,刘林好分到了一套,自己又掏了几万元钱,买了一套小户型的安置房,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在老人家中,记者看到屋内窗明几净,房间宽敞,生活和普通人已经没有两样。在茶几上有一个玻璃箱,里面养着两只乌龟,“这是我以前打鱼时捞上来的,养了七八年,现在就当做个念想。”刘林好说。

  现在老人每天在家里做做家务,接送孙子上学放学,老伴身体还不错,在外面的厂里打工,大儿子和小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工作,不用再和父辈一样,每日在水面上讨生活。

  由于渔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没有其他生活技能等问题,池州市、县两级人力社会资源保障局及时开展了就业培训,组织了招聘会,开展免费就业创业培训4次,共1139人,已实现转产转业376人,劳务输出195人,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31人。东至县还组建了长江护鱼队,安排了7名退捕渔民参与其中,让原先的“捕鱼人”变成“护鱼人”。(记者 苏艺 严鹏 王兆)

编辑: 
推荐阅读
2024政务V影响力大会·安徽论坛召开


发布于2024-04-20 13:52:09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