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0-12-01 05:34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殷 骁

  今年“双11”,多家电商平台发力直播带货,明星网红争相跻身直播间。但是,有记者调查发现,直播行业数据造假严重,几乎成为业内公开秘密,既蒙骗商家,也坑害消费者。

  某商家找到粉丝超百万的主播帮忙带货,主播推销的商品明明已下架,可统计中的现场销售数据还在不断攀升。某平台参与的直播活动显示观众多达311万,但知情人透露,只有不到11万粉丝是真实存在的。不仅如此,直播数据造假还根据需求“细分”各项环节:花16元便可增加1万名观众,2元增加1万个点赞,30元可显示 “不断购买”的假象;除“刷单”之外,还可以通过标高原价、设置优惠等方式修改带货数据,比如,把每张5元卖出的手机膜,按每张100元“原价”计算销售额。

  作为依附于电商的新兴行业,直播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的。主播身价主要取决于人气和带货业绩,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得到客观评价,商家与消费者也能有明确预期。规范合理地掌握分析数据,能够为判断市场行情、改进商品品质提供重要参考。然而,一些直播从业人员利欲熏心,为赚取更多费用,在数据上动起歪脑筋。流量造假、过度宣传、误导顾客,五花八门的直播造假形成产业链,不仅坑害消费者和商家,也影响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直播平台本有监管责任,但因为有利可图,有的对数据造假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直播火热离不开粉丝的青睐和信任,直播变“假播”,假的真不了,这些伎俩迟早会露馅,到那时,粉丝的热情、信任都不复存在。对直播满怀期待、投入成本的商家,被直播数据造假坑害,影响了效益,造成了损失,也不会再轻易相信。当直播间粉丝是刷出来的“机器托儿”,主播还能眉飞色舞地鼓动大家“买买买”吗?当假买、退货占了一大半,直播带货还有发展前景吗?靠数据注水炮制的虚假畅销,透支的是行业公信力与未来,通过数据造假一时得利的主播和平台,终将自食其果。任何时候,依法诚信经营都是商家安身立命之本,即使生意做到线上、做进直播间,同样需要秉持诚信经营理念。直播带货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有效打击流量作弊、数据注水,理应成为行业治理共识和产业发展必须。让直播带货在健康理性轨道上发展,监管部门必须重拳出击。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挤出直播“水分”,揪出作假团伙;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监督举报渠道,斩断直播作假的灰色产业链。近日,国家网信办就《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不得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期待通过完善法规,将直播带货纳入制度化管理范围,营造不能造假、不敢造假的氛围,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