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0-12-02 05:35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殷骁

  当下,不少居民小区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门禁系统,要求“刷脸”进入。这在给小区管理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居民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

  出入小区更方便

  日常管理更精细

  11月17日傍晚,接送孩子和下班的人渐渐多起来,合肥市南七街道丁香社区丁香家园二期门口却没有排起长龙,几位居民依次在小区门禁前站了不足一秒,闸门就自动打开。作为合肥市首个智慧平安小区,丁香家园二期的人脸识别系统已安装3年,居民都非常适应“刷脸”进门。 “买菜回来,不用腾出手来找门禁卡,刷脸就能开门,真方便。 ”51岁的方春琴大妈说。

  “目前已采集超过60%的小区居民面部识别数据,进展比较顺利,居民普遍反映进出小区比原来更方便。 ”合肥市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社区安高城市天地小区物业经理董宇晓说。该小区从今年9月初开始加装门禁人脸识别系统,居民可通过物业公众号上传照片、到物业办现场采集照片等方式,录入个人面部信息。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和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居民,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还提供入户采集服务。

  半年间,合肥市五里墩街道清溪路社区芳香家园小区的居民面部识别数据采集工作进展非常迅速,据小区物业经理王卉兰初步统计,已有90%的居民完成了采集。芳香家园小区是回迁小区,近60%居民为租户,人员构成较复杂,流动性大,小区日常管理压力不小。前几年,电瓶车被盗情况较多。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和车辆识别智能门禁后,外来人员不能再随意进出,小区监控也实时抓拍进入小区人员头像,便于公安机关调查取证。“今年还没有发生一起电瓶车被盗案件。 ”王卉兰告诉记者。

  人脸识别门禁投入使用,对丁香家园二期治安水平带来的提升可谓立竿见影,小区可防范治安案件从2017年的17起降至2018年的0起。人脸识别门禁还帮助物业部门处理多起小区内物品遗失、车辆剐蹭等事件。今年疫情期间,人脸识别门禁实现无接触进出小区,让居民安心不少。丁香社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排查出14名湖北籍登记居住人员,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办理人脸识别门禁能帮助判断传销人员和群租户。如果一户有十几人要求采集人脸识别信息,明显超出正常住户人数,就会引起我们的警觉。 ”南七街道党工委委员、丁香社区党委书记凌睿说。

  联网警方保安全识别技术应提高

  近期,丁香家园一、三、四期小区已启动人脸识别门禁信息采集工作,丁香社区将力争实现智慧平安社区全覆盖。在此过程中,信息安全成为社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合肥市公安局智慧平安社区建设试点项目,丁香家园二期的居民面部信息数据均保存在公安机关,社区和项目负责企业没有权限调取和使用。 ”凌睿告诉记者。

  “去年引进的人脸识别系统暂时无法与公安系统联网,我们主动叫停了信息采集工作,今年重新选择了一家符合资质的企业,实现了人脸识别信息与公安联网。 ”合肥市某社区干部向记者表示,人脸识别系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建设时必须慎重。

  据了解,合肥市不少采用人脸识别门禁的小区,其系统均与公安部门联网,以确保信息安全,且小区不留存居民数据信息。即便警方也无法任意截留、调取和下载相关数据信息。 “参与小区人脸识别系统建设的企业,已经过相关部门正规、严格招投标流程,且需要与小区物业签署数据安全承诺书,以杜绝居民生物信息被盗用。”合肥市公安局稻香村派出所副所长张宇潮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规定,住宅小区安防设施前端设备采集获取的数据一律不得作为商业用途,车牌、门禁记录等物联网数据必须统一实时推送公安机关并共享至市数据中心。

  “为方便辖区快递员进出小区,快递员凭工作证明、身份信息可在物业办理短期人脸识别信息,信息将保存1至3个月,到期可继续申请录入。 ”董宇晓说。为防止外来人员紧跟居民身后“蹭脸”进入小区,安高城市天地小区也要求门卫及时制止此类行为,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登记。

  最近,合肥市民丁先生遇到一件啼笑皆非的事:理发后,小区门禁人脸识别失败,直到社区和物业人员赶到现场核实信息后,他才被门卫“放”进小区。 “人脸识别门禁也太不智能了,一点相貌变化都影响识别效果,女同志要是化个妆、烫个头,那不是更进不了小区了。 ”丁先生打趣道。

  “居民因美容美发、生病等原因造成面貌与录入时有出入,影响系统识别,可以自行通过手机App或前往物业办补拍照片。同时,超过15天没有小区门禁人脸信息,居民原信息自动作废,也需要补录。 ”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脸识别技术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实际投入应用的时间不长、领域不多,稳定性有待提高。有社区干部建议,小区人脸识别系统应及时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识别率,进一步方便居民。

  强制采集引争议隐私保护须重视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小区落地,居民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记者看到,合肥市民祝先生是在一个微信公众号里根据提示自行录入包括身份信息、户主关系、手机号、车牌号、人脸照片等在内的个人信息,该公众号注册主体是某科技公司。 “身份证号、手机号、人脸照片等个人重要信息录入企业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一旦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可想而知。”祝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居民的心声。

  不采集信息,今后就禁止通行,这种变相强制采集人脸识别信息的做法让不少居民十分反感。前段时间,合肥市包河区滨江花月小区张贴出一份由社居委、派出所、物业三方盖章的通知,要求业主在一个月内配合完成人脸识别信息采集,否则将无法正常出入小区。据了解,合肥市近期有多个小区强制采集业主人脸识别信息。 “这些信息必须要采集,过段时间小区要封闭式管理,门禁卡将停用,未采集信息的住户就不能进入小区了。 ”一名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

  对此,相关部门回应称,小区物业没有权力禁止守法公民进入小区,不得强制采集居民数据信息。 “居民担忧个人信息泄露,说明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在不断提升,这是好事。街道、社区应充分理解居民的担忧,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打消大家的顾虑。”凌睿告诉记者。他建议,社区在引进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时,应扎实调研、细致考察,与相关部门认可的企业合作,从而保证门禁系统可靠性。

  一些小区“大干快上”采用人脸识别门禁,弃用其他门禁方式,被居民和业内人士诟病。有居民表示,人脸识别固然是方便、高效的新技术,但不能把“宝”都押在上面,否则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居民进出小区便会受阻。 “现阶段多种进门手段应该并存,相互配合与补充,避免受技术原因影响居民出入。”丁香家园二期智慧平安社区工程负责人赵国伟告诉记者,除人脸识别门禁外,该小区同时提供防复制门禁卡、身份证、指纹、手机App等4种进门方式,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编辑: 孟一凡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打造专业化团队 推进高质高效春耕


发布于2024-03-25 06:34:23

春风送岗位 “职”达家门口


发布于2024-03-25 06:33:2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