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0-12-02 05:37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李浩 李明杰

  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县,被誉为黄山人的“母亲河”。近年来,休宁县众多志愿者依托“新安源”生态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多种活动,守护新安江源头绿水青山。该项目被评为今年8月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新安江畔的“红马甲”

  新安江休宁县段,岸边树木红绿相间,树叶五彩斑斓。

  近日,众多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沿新安江岸边清理垃圾。志愿者们麻利地拿着扫帚、垃圾夹,沿着新安江河岸仔细搜索垃圾和废弃物,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捡满一袋垃圾,志愿者即送到清运车上,拿起新的袋子开始新一轮清运。志愿者的举动也吸引了部分新安江沿岸居民参与。在休宁县横江公园,来自万宁社区的志愿者吴玉英主动加入,用钳子夹景观树上的垃圾,“大家都该用实际行动来守护和美化我们的幸福家园。 ”

  这是休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 “落实河长制,守护新安源”志愿服务活动的现场,也是“新安源”生态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的众多活动之一。当天,休宁县组织发动近万名党员干群和志愿者,集中清理新安江及其支流的河道、沿岸的淤泥、漂浮物等垃圾。

  休宁县是新安江的源头。 2014年,休宁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抓住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这一契机,推出新安江源头生态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围绕“守护青山、守护碧水、守护净土、保卫蓝天、美化城乡、创建文明”六大方面内容,成立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吸纳新安江源头流口、汪村、鹤城三个乡镇17支志愿服务队和生态环保局等县直单位6支志愿服务队,至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800余场次,服务时长40余万小时,共同守护新安江源头绿色美好家园。

  年过八旬的李权生是流口镇的退休教师。2015年以来,休宁县志愿服务联合会积极发挥“五老”志愿者余热作用。李权生组织该镇36名退休教师,成立“夕阳红”环保宣传志愿者队伍,对青少年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教育。他们进行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推进绿色发展”“非法采砂对河床的影响”等主题宣讲,召开座谈会15次,设计宣传墙报64期,发放《生态与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册》2600余份。

  林、河长制是江水保护的重要抓手。为全力保护好新安江源头水质,休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参与林长制和河长制日常工作,在流口、汪村、鹤城3个乡镇和17个行政村均成立河长制、林长制志愿服务小分队,聘请身体健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人员为专职护林员和巡河员,由党员志愿者带领,分片进行上山巡查和河道巡查,宣传生态环保政策,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环保部门数据显示,新安江源头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且逐年向好。

  “生态美”引领乡村美

  “饮料瓶45个、塑料袋150个,换得肥皂2块。 ”日前,在流口镇流口村“生态美”超市,村民李仙海抱着一箱饮料瓶和一袋废弃的塑料袋前来兑换。志愿者迅速地清点垃圾数量,然后在登记册上记下积分,按照相应的积分将2块透明皂递给了李仙海。 “我现在每天出门都要带着一个垃圾袋,看到地上有烟头或者矿泉水瓶等废品,就会捡起来,积攒一个星期后拿到超市来兑换。 ”李仙海说。

  如今,收集、捡拾废旧垃圾已经成了流口镇居民的习惯,而在以前,乱扔垃圾曾是新安江治理的一大难题。流口镇副镇长汪振民告诉记者,过去该镇村民没有垃圾清运的习惯,生活垃圾全往河里丢,垃圾清理全靠河水冲。

  2016年7月,流口镇依托“新安源”生态保护项目,探索建立“生态美超市”,采取“积分换物”模式,村民可将收集的矿泉水瓶、烟蒂、塑料袋等垃圾分类,按数量标准兑换食盐、黄酒、牙刷、肥皂等日用品。

  “‘生态美超市’极大地改变了村民的卫生习惯,促进了乡村环境美化和村民良好风尚养成。 ”流口镇党委书记程伟介绍,通过垃圾兑换物品,让村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初步实现了村民从“要我收集”到“我要收集”的转变、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从“末端清理”到“源头减量”的转变,形成了群众主动参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流口村“生态美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周二“生态美超市”开业时,超市里外人头攒动,村民们拎着大包小包从家中赶来,变垃圾为实惠。几年来,该超市共回收塑料瓶77.8万个,塑料袋近400万只,香烟壳39万个。

  “生态美超市”还在不断增强功能,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现在,“生态美超市”增设扶贫e站和土特产展销柜台,建成垃圾兑换、便民服务、文明宣教的“三合一”窗口,建立超市会员制、积分管理制、生态红包奖励、扶贫济困激励、生态文明教育等工作机制,将垃圾兑换量、门前三包、志愿服务、好人好事、参与环境整治活动等纳入积分范畴,评选季度、年度“生态美之星”或“生态卫士”,给予一定“生态红包”或实物奖励。目前,休宁县共开设了100家“生态美”超市。

  好山水滋养“致富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2011年,每采摘一斤鲜叶只能卖到40元。现在,一斤鲜叶收购价是150元,价格翻了3倍多。 ”在黄山新安源有机茶开发公司董事长方国强看来,茶叶价值的倍增归功于家乡的生态环境变好。

  方国强是鹤城乡渔塘村农民,也是休宁县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者。 1998年,他创办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有机茶开发生产。当时,当地大多数茶农还走着灭虫靠农药、丰产靠化肥的老路子,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成为了新安江污染源之一。因为农残,好茶叶卖不上价,这让方国强感到痛心。

  随着“新安源”生态保护项目的开展,方国强倡议茶农禁用除草剂,并陆续在新安江源头产茶区建立16个服务中心,为茶农免费提供有机茶种植技术,配送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机种植模式带来了茶叶品质的明显改善,茶叶亩均效益从过去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去年的8000多元,直接受益茶农2380户。

  青山种绿茶,甘泉养泉鱼。休宁县有一种特殊的泉水养鱼模式,在纯净水质与清凉气候的共同作用下,养出来的鱼肉质紧实,口感鲜美。休宁县青年志愿者余欣荣原先从事木材生意,随着新安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深入推进,余欣荣决定由木材生意转型发展泉水鱼养殖产业。 2014年,余欣荣在汪村镇岭脚村建立了当地第一个规模化的泉水鱼养殖基地,同时,不忘带动一方乡亲,带头成立了黄山休宁泉水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共有152户,其中贫困户9户。优质的泉水鱼受到市场欢迎,销往上海、杭州、合肥等大城市。去年,合作社销售泉水鱼5000斤,带动社员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青山披翠,碧溪环绕。好生态不仅孕育了好茶、好鱼,也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游客们纷纷前来体验生态游、品味“农家乐”。白际、祖源、木梨硔、石屋坑等地成为网红,新安源村的农家乐发展到10多家。该村党总支书记李发权告诉记者,不少村民因为开办“农家乐”尝到了甜头,常年都留在家中,不再外出务工。村民方元昌在江苏开饭店20多年,见家乡乡村旅游日惭兴旺,于今年5月回乡开了一家“农家乐”。“现在城里人喜欢回归自然。家乡有好山好水,我非常看好这里的旅游前景。 ”方元昌高兴地说。

编辑: 孟一凡
推荐阅读
11293.6亿元!安徽一季度GDP数据公布


发布于2024-04-23 06:44:2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