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1-03-01 05:57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新消费点亮新生活

  购物有什么变化?消费者最清楚。聊起直播购物,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何清清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不一定每次都买,但我隔三差五就会去看看有没有需要的、划算的,这种购物方式真不错!”浏览何清清的购物订单,生鲜、服装、日用百货、美食、美妆等商品五花八门。 “这里一半以上都是从直播间里下单的。 ‘三八’妇女节快到了,最近不少直播间有预售活动,昨晚守到零点,买了一些零食和护肤品。 ”2月25日,何清清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喜欢在直播间购物,是基于更强的购物体验感。“这些货品都是经过主播筛选的,价格比正常买更划算。主播还会在直播时分析它为什么值得买、告知注意事项等,互动感强。时间久了,也让我对常下单的几个直播间产生了信任感。 ”

  从看图下单的传统电商,到以视频为载体的直播电商,新型消费模式的崛起见证消费升级之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88亿,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占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叠加,加快了线上消费的提质升级。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指出,去年以来,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扩容,部分线下消费转移至线上,线上消费黏性增加。线上消费对象范围不断拓展,网购对象从标准化程度较高和易于快递配送的商品向生鲜、医药等非标和低频商品延伸。数字文化娱乐服务受到追捧,视频、游戏等用户迅速加,线上教育、办公等迅速兴起,网络投课、视频会议等成为居家生活新常态。同时,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在中老年人群中迅速普及,中老年人群的线上消费使用频率与深度均明显提升。

  满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消费市场的变化,实质上是人们需求的变化。今年春节,滁州市民杨育民一家过了一个欢快年。 “以前,过年就是吃饱饭、穿新衣,但这些东西早就满足了,现在,咱要吃好,还要玩得开心! ”他告诉记者,在南京上班的儿子从网上买了很多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带回来,过年一道尝了个新鲜。 “今年春节天气好,大年初二,我们一家人去看了电影后,又开车去周边景区转了转。 ”

  新消费已成为引领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力。市场以优质供给做支撑,持续推出更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不断释放着消费潜力。

  市场“小毛病”层出不穷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在新消费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市场乱象也随之滋生。比如,电商直播中,各类退货、刷单等“翻车”事件日益增多,引发质疑。

  日前,长三角消保委联盟通过对2020年沪苏浙皖四地消保委受理投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梳理了五大年度热点:直播带货和网络游戏问题反映集中;长租公寓问题依旧严峻;交通运输、旅游等涉疫纠纷集中;教育培训服务投诉多发;社区团购问题渐露苗头。有关专家指出,直播带货、长租公寓等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等娱乐消费日渐增多,这些线上消费呈现交易参与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相关投诉解决难度大,亟需引起各方重视。

  消费升级趋势下,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再限于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多样性的服务,服务规模扩大,相应的服务类投诉增多了。从2020年长三角四地消保委受理投诉的类别来看,商品类投诉约22.4万件,占投诉总量的49.25%;服务类投诉 23.1万件,占投诉总量的50.75%。服务类投诉占半壁江山。

  淮南市消保委曾受理一起服务类投诉案件:淮南市民李女士孩子近视,看着孩子戴着眼镜,可把李女士愁坏了,一心想着把孩子眼睛治好。一次偶然机会,李女士看到淮南某视力美容馆广告,里面“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30天摘掉眼镜”“高科仪器结合某某医院专家技术”等内容引起李女士的注意,便交钱配合矫正。矫正结束,孩子视力并没有得到宣传中的效果,李女士本想与经营者进行交涉,却发现该店已停止经营,李女士感觉不对,于2020年6月18日,向淮南市消保委投诉。淮南市消保委在调解过程中发现,经营者的宣传材料明显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其承诺的效果达不到,应当及时退还消费者已交付的费用。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经营者退还李女士9000多元。

  “这些夸张的广告明显触犯了《广告法》,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中的规定。”淮南市消保委副秘书长王团超说,在服务类消费投诉中,此类案件较为常见。尤其是老人、儿童及农民由于防范意识较弱,缺乏法律知识的储备和理解,是消费投诉中的主要受害群体。

  着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近年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稳居“三驾马车”之首。推动全面消费,是稳固经济增长、推动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发力点。要扩大消费,就要让消费者有底气,即便面对问题,也不慌乱、敢说“不”。

  2020年,我省各级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咨询90.71万件,比2019年的35.51万翻了2.55倍,办结89.25万件,办结率98.39%。 “一方面,2019年底,原工商 12315、质监12365、食药监12331、物价12358、知识产权12330五条投诉举报热线平台统一整合为新的市场监管12315热线平台,渠道集中了,总量也就上来了。另一方面,如今12315热线严格执行24小时接听制度,且大众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省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副主任陆红说。

  “消除消费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我们采取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信用信息调节资源配置。 ”陆红说,全省16个市的投诉消息查询端口全面上线运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公示,在消费者关注度高、投诉集中的健身、美容美发、摄影、餐饮、装修、汽车销售、供电供水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公示。截至2020年底,共推送被投诉市场主体约10.5万户,投诉约18.1万条。

  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为 “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安全权是消费者的首项法定权利,也是新时期广大消费者的迫切诉求。

  有关专家指出,伴随消费升级,人们对网络购物,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线旅游、健身、培训等服务,长租公寓,餐饮浪费,过量使用塑料包装等带来的个人财产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问题,有了更高安全保障需求。面临新挑战,需要以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作为基本支撑,强化全局观念,以守护消费安全为主线,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畅通为目标,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加强商品服务监督、主动化解消费纠纷等,在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时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让消费者吃得安心、买得放心、用得舒心。(记者 彭园园)

编辑: 杨杨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