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1-06-01 05:44
  •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综合
  • 作者: 黄曼曼 李寒 苗绘明(实习生)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他们是小红军、小八路,或是小游击队员。虽然年龄小,却和大人一样,顽强拼搏,流血牺牲,以不屈不挠、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崇高和美好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光华。

  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与孩子一起重温他们的光辉事迹,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小兵张嘎”原型“瞪眼虎”:一枪结束伪军性命

  “瞪眼虎”本名韩志诚,生于1928年6月,河北省赵县大马村人。“瞪眼虎”十三四岁时,就当上了小侦察员,且屡建奇功。一次,赵县县大队派“瞪眼虎”和另外两个小侦察员去大吕村送信。半路上遇到伪军,伪军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其中一个小侦察员说漏了嘴,伪军判定他们身上有情报,就押着他们三人往炮楼方向走。“瞪眼虎”假装提鞋,落在后面,掏出了藏在身上的手枪,“啪”地一枪结果了伪军的性命。

  谢荣策:宁死不屈的儿童团长

  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出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1948年辽中县解放后,担任茨榆坨村的儿童团长,参加了土地改革斗争。1948年3月11日,在掩护干部和群众转移时,被国民党骑兵团抓走。面对凶恶的敌人,他毫无畏惧,英勇斗争,不幸被敌人杀害,年仅16岁。

  王璞:站岗放哨查路条,送信带路样样行

  王璞,也作王朴(1929—1943),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野场村人。11岁时被推选为村儿童团团长,带领本村儿童进行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等多种活动。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璞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1943年5月,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他始终不肯透露八路军枪支、弹药等物资的隐藏地点,最终被侵略者残忍枪杀,年仅14岁。

  石宝琴:面对威逼利诱 不屈不挠的革命宣传员

  石宝芹,1932年11月出生在江苏省响水县一个农民家,其父亲是被国民党杀害的。看着国民党兵横行霸道,老百姓受尽煎熬,慢慢地她和南河区政府取得了联系,经常为政府收集消息,传递情报。在发放宣传土地改革政策宣传单时,因叛徒告密,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1948年2月16日,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时,年仅16岁。

  王二小:一边放一边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

  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这里是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日本鬼子经常来此“扫荡”。1942年10月25日,鬼子又来“扫荡”,在山口迷失了方向,逼着二小给他们带路。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把鬼子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里。四面八方枪声一响。鬼子才知道上当了。惨无人道的鬼子用刺刀挑向他的胸口。二小不幸牺牲,年仅13岁。

  李爱民:穿过敌人封锁区去送急信的小英雄

  李爱民,1930年生于山西武乡县白家庄。1942年,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一天,八路军钟营长叫他去送一封“火急”信。李爱民把信藏在袜筒里的脚底下,赶上小黑驴出发了。当他快要进入敌人封锁区时,发现两个鬼子暗中盯着他。他迅速抓起一把稀驴粪,抹在衣服上。鬼子把爱民沾满驴粪的臭衣服捏了个遍,什么也没发现,使劲踢了爱民一脚说:“快滚,这儿不准放驴。”爱民最终把信送到了。可惜,他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3岁。

  刘胡兰: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

  刘胡兰,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全国抗战爆发后,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刘胡兰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她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就义那天,她躺在铡刀下,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小萝卜头”宋振中:狱中帮助大人进行秘密工作

  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一岁时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抓进白公馆监狱。由于牢房阴暗潮湿,再加上营养不良,宋振中长得头大身子小,被难友们称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六岁时,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教他念书,小萝卜头每天都在牢房地上用小石头写呀画呀。他还经常帮大人做秘密工作。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他在男牢、女牢间传递的。1949年9月6日,宋振中被杀害于重庆歌乐山下的松林坡,年仅8岁,为我国最小的烈士。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党史频道、党史上的今天、党史百科等)

编辑: 叶广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