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1-09-21 06:26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20210917000093a.jpgB001.jpg

9月16日,六安市金安区丰安小学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制作花灯,喜迎中秋佳节。 通讯员 田凯平 摄

“糖轱辘”里忆乡情

  一口平锅一把铲,一个圆圆的面饼在锅中翻动,不一会儿,这道形似圆月的美味便烙成焦黄色,从中间掰开,一股黏稠的白糖芝麻浆汁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古城寿县的中秋,人们首选的美食并不是传统的月饼,而是更接地气的‘糖轱辘’! ”9月16日,住在寿县古城里的顾连贵像往年一样做起了家乡的美味,在“糖轱辘”的香气中,这位75岁老人的思绪蔓延开去……每年中秋,顾连贵都会做“糖轱辘”,一晃眼已有60多个年头了。这是一种用白糖和芝麻做馅的圆形面饼,乍一看像个车轮,当地人称之为“糖轱辘”。

  顾连贵兄弟5人,当年都在淮河上当船工谋生,每逢中秋节,作为兄弟中最小的一位,顾连贵会帮着父母把家里仅剩的面粉和糖拿出来,全部烙制成“糖轱辘”。 “吃‘糖轱辘’是每个寿县人的中秋习惯,也是大家记忆中家的味道! ”当夜幕降临时,兄弟几家的船上都会点燃火把,相互舞动,与圆月一同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

  后来,顾连贵兄弟几人陆续分赴各地工作。但每逢中秋节,大家都会回到古城,像小时候一样围着父母,一起吃着“糖轱辘”,一起赏月,感受浓浓的团圆之情。顾连贵已退休多年,现在每逢中秋仍然会烙上几十个 “糖轱辘”,“现在生活好了,都不缺吃的,但我烙的是一份亲情、一份念想,在中秋节吃着‘糖轱辘’,更能体会到当今生活的‘甜’! ”(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顾海涛)

  老月饼香飘四邻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又到中秋,凉意渐浓,宣城市郎溪县姚村镇的一家糕点老作坊里从清晨开始就热气腾腾,说起中秋的故乡味道,离不开这乡村老作坊里的传统手工月饼。

  走进老作坊,月饼的香味变得更加浓郁,令人垂涎欲滴。老师傅陈浩武娴熟地在案板上和面、揉面,待面醒好,配馅、扯皮、包馅料、按压成型,步骤井然有序、一气呵成。成型的月饼装盘,盖上红章,放进烤炉,大约5分钟后,一盘色泽淡黄、外酥里甜的苏式月饼就出炉了。陈浩武的妻子接过手,将一枚枚月饼用牛皮纸包裹起来,乡味也将随着这些月饼,传递到归家团圆的亲朋或是离家奔波的游子手中。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周边居民和走出去的郎溪人。糕饼一直保持着老味道,希望能把这个味道传承下去。”陈浩武告诉记者,他家从他爷爷一代就开始开糖坊做糕点,到他已是第三代。

  家住姚村街道的何德友从店里买了5筒苏式月饼“小包酥”,他乐呵呵地说:“从小就吃陈家老字号月饼,纯正、地道、口感好。到中秋节,还会再来多买一些,送给家里的亲朋好友,大家都喜欢这个味道。 ”

  每逢中秋,月饼供不应求,陈浩武一家每天要制作3000只左右。 “对传统手工艺的坚持,就是对传统乡味的坚持。大家吃的是老月饼,品尝的是故乡的甜蜜与幸福。 ”陈浩武说。(记者 罗 鑫 通讯员 余克俭 王祖清)

  月圆之夜喜“摸秋”

  中秋之夜,除拜月、赏月之外,阜阳民间还有摸秋的习俗。摸秋活动一般在晚饭之后,年轻人先聚在一起叙话,待到夜深月高之时,结伴走向村外,当来到种有瓜果的田地菜园时,便停止说话,猫着身子,下到地里,边瞄边摸,选择自己喜爱的瓜果。

  摸秋有摸秋的规矩,下田不能带筐,只能用手拿,不能折断藤蔓、踩坏庄稼,不能摘下不要。具体要求是:瓜(冬瓜、南瓜、笋瓜)要大不要小,青菜(茄子、萝卜)要嫩不要老,葫芦要圆不要扁,黄瓜(丝瓜)要硬不要软,豆角(蛇豆、菜豆)要长不要短。对于种瓜果的农家来说,地里的东西八月十五晚上被摸秋了,不但不骂,反而感到高兴。据说摸秋会给主人家带来好运,庄稼会长得更好。

  在阜阳南部沿淮颍上、阜南一带,中秋之夜还有撂火把的习俗。俗称“八月十五悠火把”。年轻人提前用麦秸、稻草等容易燃烧的柴火捆上细绳扎成一尺多长、直径两三寸的火把,火把中间裹上些木炭和锯末,便于燃烧时起花——火星飞散。

  中秋节当天晚上,年轻人带上火把和一些干柴,聚拢在空旷地带。领头的招呼大家把干柴放在一起,点燃柴堆,大家围在火堆旁,把火把点着,离开火堆,选择合适的空地,拿着火把慢慢摇动,待火把燃烧出火苗时,猛地向空中抛出。几乎是同时,几个、十几个火把一起飞向天空。据说谁的火把亮,谁的运气就最好,谁的火把高,谁家的庄稼就长得好。这一刻,欢笑声、喝彩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给宁静的田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记者 安耀武 通讯员 方松高)

编辑: 叶广冬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