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2-04-25 07:10
  • 来源: 安徽商报
  • 作者: 李萌 周继龙

  又到一年毕业季,由于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和社会经验少的特点,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通过注册网络科技、金融服务等类型的公司,租赁写字楼等办公场所,以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不限经验且报酬丰厚为诱饵,利诱大学毕业生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使得一些人“才出校门就进牢门”。为此安徽警方发布提醒,建议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沦为犯罪“帮凶”。

  拉拢同学“入坑”跑分

  合肥某高校学生杨某某即将毕业,找工作时在一兼职QQ群里发现有人发布工作,于是就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让其准备好银行卡,等杨某某带着银行卡与对方见面,对方让其进行“跑分”操作,也就是帮忙刷流水,杨某某见有利可图欣然答应。

  获利后,杨某某没有“忘记”同学,便组织同学一起前往校外进行“跑分”操作,截至案发,杨某某组织次数20余次,涉及同校学生40余人,“跑分”流水达500万元,目前涉及“跑分”操作的学生银行卡大部分已被依法冻结。2021年淮南警方在侦办系列诈骗案时发现,有6人并未直接参与诈骗,却因转售各自的银行卡给诈骗分子,涉嫌帮信罪而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些人员中有3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自以为赚到了钱,但其实帮了诈骗分子实施犯罪。

  法律意识匮乏

  警方表示,经过梳理发现涉罪的高校毕业生中,只有少部分明确认识到是在参与犯罪活动,大部分人表示对行为性质界定模糊,上述嫌疑人杨某某在接受审讯时就表示“感觉有点违法,但是又不太确定。”

  同时一些毕业生即使认识到工作内容存在违法犯罪的可能,也因求职心切、侥幸心理及高工资、高提成等利益诱惑继续从事相关工作。在实施某些可能涉及违法的行为时,心存侥幸,认为自己不会被查获。还有一些大学生遇事根本想不起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而错误采用了犯罪手段解决。

  警方提醒称,毕业生由于社会经验欠缺、法律教育缺失,对企业是否合法的甄别能力及对自身工作的内容是否涉嫌违法的识别能力较弱。当代大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人文科学知识,但对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犯罪现象没有相应的法律素养。

  诸如在一些诈骗案中,高校毕业生们均未参与诈骗预谋和公司经营管理,且在入职前对公司的犯罪行为完全不知情,入职后按照公司要求及培训的话术向目标客户推销产品,殊不知已沦为诈骗公司的“帮凶”。

  部分高校毕业生没能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中表现出盲从、自负、期望值过高等问题。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社会阅历,对风险识别能力差等,他们往往容易被坏人利用。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就业风险发生概率。

  莫贪蝇头小利

  随着互联网行业兴起,增加了许多新型就业岗位,警方提醒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要充分了解公司的主营业务,尤其需要注意甄别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的合法性,一旦发现违法犯罪问题,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现如今不法分子为了避免暴露其真实身份,往往会借用他人证件开立银行账户或直接借用他人银行账户,进行资金收集和转移。因此毕业生步入社会应谨慎签署合同,保管好个人银行账户,不要贪图蝇头小利随意出借个人证件或银行账户,以免被他人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既是对自己权利的保护,也是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

  金融行业向来是毕业生求职的热门选择,但金融行业专业性强,需要有专业资质。毕业生投简历前应当仔细查看所求职公司是否具有相关金融资质,公司运营资金是否与所宣传的用途一致等,避免落入非法集资、传销等陷阱。警方表示,诈骗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非法拘禁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等,已成为大学毕业生违法犯罪的高危领域。大学生应理智冷静展开求职就业,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特别对一些入职门槛低且工作难度低、业务模式简单却能赚取暴利的公司,务必提高警惕。

  法律培训要紧

  教育界业内人士建议,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各高校要加强对学生法治的教育。要开设法制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性活动,如开展模拟法庭、法治宣讲活动,观摩旁听法院庭审活动,让大学生亲身参与,让其感受法律的庄重,对法律存以敬畏之心。

  高校应结合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尤其是对于离校实习的学生,要注意跟进帮助。要加强学生就业各个阶段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引导毕业生清楚识别并有效规避就业中的法律风险,实现理性就业、规范就业、合法就业。

  司法机关应加强与高校的互动合作,学校及时向司法机关反映学生就业中出现的违法犯罪风险点;司法机关根据实际办案经验,通过法律政策宣讲、“以案说法”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法律培训。

  此外还要强化网络平台监督管理,互联网监管部门应联合人力资源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网络招聘平台审核管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正规的就业信息了解途径,避免高校毕业生盲目择业,误入犯罪“泥潭”。

  对于大学生涉罪,要根据涉案的高校毕业生在犯罪中的作用、主观故意、认罪态度、社会危害性等,对涉案大学生适用相对轻缓的刑罚,将“法律”与“人性”相结合,帮助涉案高校毕业生认识错误、回归社会。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文 周继龙/图

编辑: 汪赛霞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