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2-11-16 06:21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张岳

1120221116C_Print-1.jpg

  李宏炼(左一)和工友在车间研究工艺。(资料图片 受访者供图)

  干活,创新,突破,带徒……31年来,李宏炼一直忙碌在生产一线,从一名普通的数控车工,成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新时代军工战线最美职工的奋斗篇章。

  刚下领奖台 又上“起跑线”

  11月8日上午,身披红绶带的安徽军工集团东风机电公司首席技师李宏炼,和其他省劳模一起接受表彰。上午表彰一结束,他就急匆匆赶回厂里,把劳模奖章和证书放到柜子里,一头扎进车间里忙个不停。“师傅,上午还在台上领奖,怎么中午就来车间了?”同事刘晨光说。午休时间,在机器低沉的轰鸣声中,在数控车床闪烁的灯光下,在空中飘散的机油味里,李宏炼忙碌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手上有个急件要加工,等下我们一起去工作室,图纸上有几个地方需要再看看。”李宏炼笑着说。他语速飞快,眼里盯着车床屏幕,手上的活并没有停下。

  面对鲜花和掌声,李宏炼并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裹足不前,而是一次次选择攀登更高的山峰。作为一名车工,李宏炼拥有很多光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和全国技术能手,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及省江淮工匠标兵、省技术能手、省最美职工、省江淮杰出工匠等荣誉称号。

  1991年,李宏炼从技校毕业后,来到了安徽东风机电公司车工岗位工作,成为一名普通车床的车工。“穿上东风厂的工作服那一刻,我心里特别骄傲,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李宏炼回忆说。从青涩的技校学生转变为熟练技能工人,这一过程并不容易。为了提升操作水平,李宏炼几乎天天泡在车间,一直站在车床前磨炼技艺。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早上8点进厂上班,加班到晚上10点是常有的事。虽然当时觉得很苦,但是现在回忆觉得很甜,因为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成长。”

  李宏炼说。有一次,站得太久了,他还没有来得及说“头晕”,就直接倒在机器旁边。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中,李宏炼快速提升机械加工、磨刀、刀具改进等操作技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后来,厂里引进数控机床,他第一批被推荐学习数控机床操作。向师傅学、向书本学、向机器学,李宏炼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新的知识,一层层地揭开数控加工技术“神秘面纱”,短时间内成为了公司技术骨干,掌握了零部件整体工艺编制、加工程序编辑和工装、量具等设计技术,在公司数控加工技术领域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一步步成长为企业的首席技师。

  技术攻关路 练就“真功夫”

  李宏炼胸前的口袋里,总是别着一支画图笔,卡尺也总是不离身。“车工不仅要会看图,还要会画图,唯有掌握先进技术,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稳。”李宏炼说。随着产品不断升级迭代,产品零件加工难度越来越大,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车工光靠出大力、流大汗,并不能成为“玩转”车床的数控能手。他白天加紧练实操,晚上加班学理论,在实践中反复验证,练就技术攻关“真功夫”,解决了一系列生产加工难题。“精密加工”是李宏炼的绝活。多年来,李宏炼先后攻克了40余个型号数百种零件加工难题。在薄壁加工和曲面类零部件高精度加工领域,他更是屈指一数。在一次技术攻关中,他凭借精密制造技艺,完成多个关键零件加工技术瓶颈问题的攻关任务,为公司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

  在同事眼中,李宏炼是一个认准目标就毫不动摇的人。“技术攻关的过程很苦很累,就像是翻越一座座高山,终于到达了山顶就会看到不同的风光。”李宏炼说。有一次,遇到技术难题。李宏炼带领车工班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地验证加工工艺。

  曾经在加工科研某项目零件时,他们吃住在车间,连续工作40多小时,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最终,研发出的新技术不仅解决了加工难题,还把原先加工道序精简成三合一,保证产品加工精度同时,将零件的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9.5%,加工效率提高3倍,在公司和行业内堪称独树一帜。

  在某重大项目中,李宏炼承担产品主要性能零件加工工艺技术保障,攻克多项加工技术难题,同时围绕产品零件结构改进问题,积极向科研研发人员献言献策,为该项目的成功研制作出了贡献。

  在多年技术攻关的道路上,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双模腔哈夫模具的加工难题,深孔加工等技术难题,总结出超薄零件在数控车上的加工技巧,带领所在大师工作室成员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2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1项,获得中国兵器部质量QC小组成果奖9项,获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成果奖13项。

  拧成一股绳 发扬“传帮带”

  李宏炼告诉记者,“劳模”二字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传承已经成为他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师傅有着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钻研精神,带领我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师。”徒弟汪文乐说。李宏炼在努力提升自身的同时,发扬“传帮带”精神,把多年的学习心得、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工。他带出来的徒弟个个身手不凡,在省、市、县等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涌现出一批摘金夺银的高技能人才。汪文乐先后获得安徽省技能大奖和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安徽省技术能手、江淮工匠等荣誉称号。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李宏炼所在的数控车班组,连续6年被评为公司年度优秀先进班组,并被国防科技工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同时,他依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平台,对青年技工进行软件编程、工艺流程设计培训。

  徒弟刘晨光说起师傅,不仅敬佩李宏炼的精湛技能,也非常钦佩他对大家的支持和付出。“无论问师傅什么难题,他都会一点一点掰开揉碎,一直讲到我们懂为止。”刘晨光说。在他的带领下,班组里有想法、有技术、有冲劲的年轻人拧成一股绳,为公司培养了高级技师2名、技师15名、高级工50多名。

  有一次,从来对徒弟不发火的李宏炼,严厉批评了刘晨光。原来,在加工一个零件时,刘晨光为了图省事,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差点割伤手指,造成安全事故。“师傅在工作上对我们要求严格,在生活上又很关心我们。”刘晨光说。有时候他们上晚班,师傅会带着各种宵夜来“探班”,让他们既填垉了肚子,又温暖了心坎。

  有的工厂在了解李宏炼的技术之后,纷纷抛出了橄榄枝,有的甚至开出天价高薪,不过都被他一一拒绝。“我是东风厂培养出来的,以后要为东风厂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人才,让厂子一代比一代好。”李宏炼说。李宏炼的父亲是老一代东风厂工人。李宏炼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接力棒”,未来将用智慧和汗水为东风厂发展“添砖加瓦”。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