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记者调查

  • 2020-04-24 02:3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吴洋

被洋名“包场”的商场门店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饰品牌进驻大型商圈,给消费者以更多选择。近日,有合肥市民向记者反映称,省城不少商场内的服饰品牌几乎都起了“洋名字”,各店门头更是被清一色的英文名“包场”,“这些起洋名的品牌都是国外品牌吗?”

合肥一家商场内,很难找到一个中文名的门店

  4月19日,记者走访发现,一些消费者熟悉喜爱的“洋牌子”,其实都是披着“洋外衣”的纯国货。对此,业内人士与社会学家认为,国货起“洋名”的初衷是为提升自身身价,加快国际化步伐。但企业扬名立万的根本出路,更离不开产品品质和口碑。国货起“洋名”不应走向歧途——刻意模仿、粗制滥造,甚至为违法行为做嫁衣。

  现状:商场店门头恋上起“洋名”

众多洋名门店中,标有“中国李宁”的服饰店很有辨识度

  4月19日,记者在合肥市蜀山区一家商场逛了一圈,发现店头上的标志绝大多数是外文。以服饰类品牌为例,在该商场1层的18个店铺中,经过记者查证有7个实际上是国产品牌。在包河区一家大型综合体中,记者看到近20家服饰品店头上,仅有一家名为“中国李宁”的品牌使用了中文标志。

  探访中,有部分品牌的销售人员坚信自家卖的就是纯正的进口品牌。当记者提出质疑时,他们则表示品牌确实来自国外,但详细情况就不清楚了。当记者问及销售人员是否有消费者不认识外文,会对选购产生不便时,他们说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不过店员会向顾客进行详细的介绍。

合肥一家商场内,随处可见一家“洋名店”

  在华润万象城,之心城等多家大型商场,商场店门口的服饰品牌被洋名字“包场”的现状已屡见不鲜。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部分品牌导购竟也分不清自家品牌是否是国货。

  随访:市民对国货起“洋名”的观点不一

  “自己平时看到外文标识,就会自然地认为是国外大牌,没有特意查证过。”谈及商场内的“洋气品牌”是否会增强市民认同感,合肥市民朱女士认为,洋气的品牌的确会增加消费者购买时的“高大上”心理,“但一些国产品牌,如果起个花里胡哨的洋名,会增加消费者的反感。”市民韩先生认为,品牌起“洋名”无可厚非,但现在起外文名的国产品牌中,“部分是仿冒高端品牌,质量问题堪忧,我之前就受骗过。”

合肥一家商场内,一名市民走过一家洋名的门店

  随访中,不少合肥市民还认为,只要质量合格、价格适中,她们自身不会太注重选购的品牌来自何地。也部分市民认为,进口商品较之国货质量会更好,自己会优先购买。

  记者留意到,近些年纷纷,不少国货商家把商标换成了外文,如鄂尔多斯也将线下店的招牌纷纷换成ERDOS;太平鸟从去年开始更名为PEACEBIRD。其中一家品牌的客服人员认为,“一个具有辨识度的名牌“洋名”可以借机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提升身价,加快国际化步伐。”

  业内:取“洋名”并非中国特色

  “‘取洋名’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特色,在发达国家也一样很常见。”对于本土品牌爱“取洋名”这个现象,省城行业内一名资深人士举例称,日本的索尼(SONY)商标来自英文单词sonic(音波);耐克(Nike)其实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该人士称,在中国,时尚快消产业是“洋名字”泛滥的典型。

合肥市民走过起了洋名的门店

  “有时起洋名可能并非企业本意,而是消费者的确更喜欢外国名字。”该人士还分析称,不过,一些国货企业一味地借“洋名”立万,刻意崇拜、模仿,舍弃产品创意和设计理念,把自身定位拉低到“低端仿品”,丧失产品真正扬名立万的机会。”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也深有感受。“有部分国产品牌起名的时候一味向‘洋味’靠拢,不解其意而只是生搬硬套,起出了很多‘四不像’的奇怪名称,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王云飞称,有些国产品牌还利用“洋名”来给自己的不法行为打掩护。“前些年曝光的家居类产品就是重灾区之一,出现了诸如原产地造假、产品质量造假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部分品牌和产品,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查处。”

  观点:用品质和口碑让国货扬名立万

  谈及“洋名”鱼龙混杂的服饰圈,王云飞特别赞赏本土服饰体育品牌——李宁做了一回逆流而行的“勇士”,将自己的品牌标志改为了汉字,全新的设计和优质的产品在2018秋冬纽约时装周上大放异彩,获得了一致好评。“李宁将品牌名改成中文名后更好地走向了世界,这对于其他的国产品牌是不是能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企业想扬名立万,根本出路是产品品质和口碑。”王云飞并未否认,品牌名称的中西结合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要用国际化和发展的眼光理性看待。他同时认为,“张裕”、“恒源祥”、“全聚德”等很多百年老字号,每一个品牌的成功背后都是对产品品质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

  “树立一个品牌的正面形象和影响力,国货企业不是通过改名就能够完成的事情,而是先要修炼好这两点内功。”王云飞说,无论土名还是洋名,企业都要认真做好产品品质,赢得好口碑,让消费者用脚投票,这样的品牌发展和市场竞争才是良性和可持续的。(记者 吴洋)

编辑: 
推荐阅读
11293.6亿元!安徽一季度GDP数据公布


发布于2024-04-23 06:44:21

热点图片